沾益区新闻「聚力前行筑梦远航」

互联网 2023-03-26 13:40:3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沾益区新闻「聚力前行筑梦远航」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寒冬时节,行走在沾益区的村村寨寨,随处可见的是花海环绕,一排排的栅栏围着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随处可见,房前屋后,花木簇拥,青瓦白墙,原来是垃圾、粪草堆放的墙角,摇身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画轴”的文化长廊,村容整洁,古朴的村落与现代气息的交织,炊烟袅袅,一幅“洁、畅、美”的美丽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弥散着浓浓的“乡韵”,引人入胜。

在珠江源头广袤乡村正实现着这种华丽蝶变,村民们正用爱守护着一方乡土,用力量建设着美丽家园,群众生活安居乐业,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不仅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山村,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三年来,沾益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部署要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协同推进,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发展议题、重大民生问题,围绕“村庄规划布局、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七块内容,以“三改三提升”(改变干部思想,提升治理水平;改变群众习惯,提供文明意识;改造基础环境,提升村容村貌)目标任务,精准聚焦农村脏、乱、差、臭,整合多方资源、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力量,严格对标对表,细化目标任务,狠抓责任落实,举全区之力全面打赢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收官战。

高位推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区级层面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21个区直相关职能部门和11个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的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明确了业务人员的职能职责。村级每个行政村配备2名改厕技术员和1名村庄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区、乡、村三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高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强化工作力量。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农业农村局,并从相关部门抽调17名工作人员充实到区人居办专职负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配齐配强工作力量。三是强化统筹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分7个工作小组,对重点工作任务实行分项负责制、对乡镇(街道)工作任务实行包保负责制。

压实责任。制定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1 7”实施方案。一是实行责任包保制度。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由区级领导承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领导挂包村、村组干部包片、群众“门前三包”,实现管护条块结合、横纵相间,做到环境卫生整治无死角、无盲区。二是建立收费保洁及奖补制度。统一建立全区农村环境保洁收费制度,农户按不低于20元/年/人的标准由各乡镇(街道)收取保洁费,保洁员和保洁制度、收费制度、村规民约991涉农个自然村100%全覆盖。2019年全区收取村庄保洁费538.6万元;2020年区级财政兑付上年度保洁费收取奖补资金269.32万元,2020年度保洁费收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三是完善运营保障制度。乡镇(街道)按每50户有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相应数量的村庄保洁员,优先考虑适合岗位要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区11支保洁队,1548人保洁员,走村串户成为乡村“美容师”让农村道路、河道、生活垃圾得到清理,村庄环境焕然一新。四是推行积分激励制度。以“绿币爱心超市”为依托,以“五星示范户”创评为载体,助推“四堆”清理、“门前三包”保洁、户内“一分五净一规范”等常态化工作,激发村组干部、群众内生动力。五是推进曝光揭丑制度。对各乡镇(街道)、区直相关部门工作推进不力、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等,利用微信工作群、工作简报、曲靖M专栏、督查通报、红黑榜,适时进行曝光揭丑、督促整改。六是建立“两支”队伍制度。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要求,11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乡镇综合管理行政队伍和清扫保洁队伍“两支队伍”,负责垃圾收集清运、村庄保洁、资源回收、宣传监督等工作。七是公开宣传引导制度。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制作“厕所革命”动画宣传片、利用 “网红老村长”录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广播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布《工作简报》24期,区级宣传发布信息268条,国家级媒体采用17条、省级媒体采用22条、市级媒体采用83条。八是严格督查问责制度。依据整治目标任务、时间节点,成立三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组,定期对全区11个乡镇(街道)128个涉农行政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督查,实行“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全区共发布《督查通报》24期,对“厕所革命”推进情况后2位的进行约谈,以责任倒逼行动,以目标倒逼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规划引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坚持全区“一盘棋”思想,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规划,按照“一村一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思路,全面加强村庄规划实施监管,科学谋划村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布局、用地规划、生态保护等,建立健全农村建房规划许可管理。截至目前,完成县域村庄布局规划1个,累计完成1028个村民小组村庄规划编制,全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和村庄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覆盖率达100%。

治脏治乱。一是清“四堆”变“三园”,彻底解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根本痼疾。截至目前,全区共清理粪堆39256堆、草堆23655堆、柴堆41008堆、建筑垃圾堆19254堆,变花园、菜园、果园492990平方米。二是拆“两房”。制定出台《农村危房拆除实施方案》,全面摸排农村危房存量,计划用三年时间拆除辖区内所有危房。截至目前,全区共拆除危险住房7618.5间33.03万平方米,功能丧失的危房(生产用房)6532间17.24万平方米,复垦复绿14.13万平方米。三是治“两污”。健全完善“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截至目前,已建成8个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场、430个生活垃圾收集中心,配置285个勾臂式垃圾箱体、59辆垃圾清运车;围绕牛栏江、南盘江沿岸100米范围内村庄和饮用水源地周边村庄,加快建设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截至目前,已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建成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座、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18个。四是全面启动“十百千造林绿化”工程。持续推进“森林沾益”建设,把通村公路打造为“美丽长廊”,统筹绿化村内道路和公共空间,实现“不仅有盆景,更有风景”的生态宜居新农村,让美丽乡村从“一时美”成为“一直美”。

美化亮化。2019年以来共整合投入2.5亿元用于农村基础建设。改造硬化提升乡村道路337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08件,成功创建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改造四类对象危房1058户、非四类对象危房2141户。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7项,建设通信铁塔128座。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101个,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0.2%。“厕所革命”打造区级示范点2个,并开展现场培训2次,通过“四促进、四带头”模式有序推进全区厕所革命。截止目前改建乡镇镇区公厕52座,完成任务的226%,改建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201座,完成任务的100%,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43620座,完成任务的100%。

示范带动。按照“宣传发动、全面整治、巩固提升、常态保持”4个步骤,高位推动宣天一级公路、320国道沿线人居环境提升专项整治行动,沿线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充分巩固和运用规划引领、清理整治、巩固提升成果,采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净化”的“五化”标准,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社)45个,创建旅游特色、美丽宜居、提升改善、自然山水、基本整洁“五型”示范村庄81个。

亮点纷呈。全面挖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可复制、可推进的经验、亮点做法及先进事迹。1.白水镇潘家洞村委会潘家洞村、中心村委会自路村通过乡贤筹款,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齐发力。2.白水王官坟村挖掘红色文化,打造红色墙体文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3.盘江镇大兴村委会杂木箐村的三种(沼气池改建、新建无害化卫生户厕、旱厕改建)改厕模式。4花山街道的遵花铺的增绿补绿,美化、绿化、亮化村庄道路。5.播乐乡水田村委会大转弯村5个90后乡村巾帼“美容师”的娘子军,将艺术融入到农村生活,以墙绘、书法、编制竹篱笆、利用废旧轮胎这种独特的方式传播文化,传播美,受到村民的连连点赞。6.村民点赞“吵架”书记,在村庄路口、拆危房现场、清四堆现场口、改厕现场、农户家里……做群众工作“吵架”书记蒋荣波。一条条村干道“化身”景观长廊、文化走廊,杂草地“长出”休闲公园、主题广场,一个个卫生清洁厕所落户乡村,一个个村庄开启“美颜模式”,让“水清、地绿、路畅、村美”持续在线。

三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圆满收官,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 ,下一步,沾益区将下大力气、花细功夫,久久为功,由“一时美”变“长久美”,让广大乡村处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让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美丽家园。

通讯员 赵定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