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时代精神「论语传统文化」

互联网 2023-03-26 10:35:2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论语与时代精神「论语传统文化」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11月17日,时值初冬,寒意渐浓,山东省曲阜孔子博物馆前茂密的树叶都转黄了,正门前的两棵翠柏也变成墨绿色。在朦胧的晨雾中,肃穆庄重的孔子博物馆默默矗立,静候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天的孔子博物馆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时刻,“经典传承·榜书《论语》”公益项目捐赠仪式在这里举行。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向孔子博物馆无偿捐赠榜书《论语》(上部)作品原件。

据现场专家介绍,榜书古名署书,又名牓书,是指题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来人们把招牌等上的大型字,通称“榜书”。榜书是书法艺术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用榜书书写长篇著作极为罕见。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榜书作品是在泰山经石峪溪床上,北齐时代刻制的《金刚经》,现存1069字,字幅约35cm×40cm~60cm。康有为称之为“大字鼻祖”。

榜书《论语》的字体选择了浑厚挺拔、开阔雄劲的颜楷,以表达《论语》和儒家文化的正大气象。图为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陈啸宏书写的榜书作品,以及著名篆刻家张国维篆刻的“经典传承公益项目”印章。

相比之下,此次捐赠的榜书《论语》规模则大的多。《论语》全书共有20篇512章近16000字,这次用 70cm*70cm的大字写下来,总面积约8000㎡,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大出一千多平方米。用原国防大学副政委、中国国史学会副会长李殿仁的话说,将这里所有的榜书大字连到一起,就是一座文化的长城。活动现场,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认为,用榜书形式书写一部完整的《论语》,形式上呈现承古开今的冲击力,体量上具备巨大磅礴的震撼力,有益于在群众中进一步增强儒学思想的感染力,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原国防大学副政委、中国国史学会副会长

李殿仁接受采访

在今年5月召开的“榜书《论语》”项目专家座谈会上,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张飙曾经指出,对于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不具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就无法完成。

这份硕果是“榜书《论语》”公益项目组委会与国学文史书画篆刻等相关领域多位专家的集体结晶,多家社会爱心企业也给予了关注和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榜书《论语》的书写工作,全部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啸宏独立创作完成。49枚印章的创作也由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员、著名篆刻家张国维一人担纲。榜书《论语》的字体选择了浑厚挺拔、开阔雄劲的颜楷,以表达《论语》和儒家文化的正大气象。正如张飙顾问所说,正是有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才构成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陈啸宏会长、张国维研究员及整个团队不遗余力地创作完成这部作品(目前捐赠的是《论语》上部,榜书《论语》下部将继续创作完成)。

图为在孔子博物馆举办的“经典传承·榜书《论语》”公益项目捐赠仪式现场。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冯远指出,像榜书《论语》一样走进博物馆的藏品,不能仅以体量和数量取胜,还需要使藏品以不同方式和样式走进广大人民群众,让更多人认识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冯远接受采访

为了充分发挥榜书《论语》的社会效益,开发其在文化传播中的生命力,项目组委会和专家组还对榜书《论语》的展示形式进行了多项设计,如结合无人机数字化航拍新技术的一次铺地平面展示,或选择部分内容形成立体展示墙,或利用全媒体传播新形式,或与祖国大好河山相交融的快闪形式等。

参加活动代表入场签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用鸿篇巨制呼唤时代文化精神,以书法艺术的形式重温经典只是陈啸宏会长及其团队研究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众多实践之一。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在贺词中表示,近年来,陈啸宏会长从大健康的视角精心研究《论语》,系统解读其中关于生命健康的智慧,其中既有关于健康战略和文化追求的深刻阐释,又有关于文化与医学精神的细节提炼。他还到健康报社、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种场合与青年朋友分享心得。陈啸宏会长及其团队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努力推动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卫生健康文化创新发展做出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