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创新「美育与 融合」

互联网 2023-03-24 19:13:0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艺术与科技创新「美育与 融合」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面向新时代,美术教育如何与科技相融合,赋能城市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日前举办的“2021创享未来——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学术节”给出了精彩的回答。

本次学术节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市宝山区文旅局、民进宝山区委、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学术节以“创享未来”为主题,由“2021创享未来——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TED思想论坛和“AI艺术与城市进化”、“数字交互与创意生活”、“美育行动与城市营造”、“艺术走进未来”五大板块论坛组成。嘉宾们围绕科技、文化、艺术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建立城市发展新格局、塑造城市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青年创意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讨论。

“上海作为全球创意城市‘设计之都’,正致力于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并将‘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城市五大定位目标之一。上海宝山作为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正奋力推进区域产教深度融合、深化产城联动机制与优化新兴产业结构,来推动区域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与高品质发展。”本次学术节总策划、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表示,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学术节的举办正是缘于这个背景。

参加论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理事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金亚秋回忆,1960年,中国科技工作者在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在上海外滩的滩涂上实验建造中国的第一架火箭,筚路蓝缕,记录了上海这座城市所拥有的科创内核。今天的上海,2021年有200多项重点项目在建设,还不包括各个研究院所、各个单位自己的重点项目研究,其中包括了科学、艺术、科学普及、娱乐等方面的工作,科学和艺术的融合并进形成全社会环境和高层次平台的提高。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的主任张颐武先生谈及“关于后疫情与当代文学”时指出,最近有很多对世界未来、人类未来的文章,各种各样的思想家思考、各种演绎表演、艺术创造都有失语和迷惑,但另一方面也交织着对世界的新看法,一种新希望与可能性。突发的状况消解了旧的关系体系,松开了过去全球想象力所具有的不可动摇的观念,“再连接”的新可能开始出现了,这个时候艺术有很大的用处。“回到社区、深植传统、走入网络、召唤低碳”四方面可以展开未来再连接的可能性,对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交通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洁表示,一般人都认为人工智能是科技范畴,但它的前三个字母“ART”是艺术,人工智能从骨子里就带着艺术范儿。事实上,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艺术、设计领域。比如,借助人工智能,用2分钟的时间可以生成出上千种未来交通工具的形态。“人和人工智能到底怎么样和谐相处?我认为人应该是确定设计需求,人工智能确定结果及可选的方案,人从中挑选最终方案,人和人工智能协同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晓琳表示,人工智能和艺术相融合后,让我们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情景,同样的命题,我们的艺术家、设计师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去构思创意,可是人工智能可能几十秒钟就可以呈现出成百上千个创意方案。人工智能之后我们的价值核心还是人,无论是数字时代的建模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背后都是有温度的人在控制。所以美育在当下如何行动,去推动上海这样以科学创新为定义的城市发展,如何去温润人的心灵,启迪更多创造性思维,这也是我们美育的价值所在。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教授表示,上海美术学院“立足为人民、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努力打造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宝山区是上海大学主校区的所在地,未来上海美术学院新校区的选址地,在宝钢的型钢厂。上海大学全面参与到宝山区科创中心主阵地,以及城市软实力全面提升的建设过程中,正在共同打造环上大科技园的基础上,围绕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城市建设、社会美育等方面,为区校合作共赢发展打开新局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说:“面对一个充满挑战的未来,技术以令人惊诧的速度和前所未有的力量介入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希望以本次学术节作为契机,让艺术与科技、城市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与智慧。”

■参加本次学术节的部分嘉宾合影

来源:周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