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艺术展「台湾地景艺术节」

互联网 2023-03-23 13:40:3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地景艺术展「台湾地景艺术节」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4日,记者来到位于世界花卉大观园和南四环路边的第二届北京地景艺术节赛场。忙碌的大赛选手,如火如荼的制作现场,形态各异的地景艺术作品,艺术节的筹备已经进入冲刺阶段。

▲侯雅芹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会主席、北京市园林绿化企业工会联合会主席侯雅芹当天也来大赛现场,对地景艺术节的赛程进展和作品制作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说,园林绿化是广义的概念,而插花艺术、枝材应用是园林的延伸,循环利用,呈现美景,是一个时尚感十足的领域。侯雅芹表示,让首都绿起来、美起来、活起来,园林绿化行业居功至伟,本次地景艺术节将成为公众对园林绿化行业提高认识的一扇窗口,更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在寒冷的冬季,这80多个优选出来的参赛艺术品将为美丽北京增添新的景观效果。

▲王茂春

北京花乡花木集团创始人、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会长、北京地景艺术节开创者王茂春介绍说,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参赛团队来自20多个城市,远超去年;作品寓意更有内涵、用材更加丰富、制作更加精细;参赛选手吃苦耐劳、技艺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情怀深远。他表示,地景艺术节的举办旨在弘扬生态环保,循环利用的理念。他殷切希望每个园林绿化人不仅要关注城市建设和发展,节能减排,更要传承节约、勤俭的美德,这是作为园艺工匠必须具备的品格和信仰。

在地景艺术节的赛场,通过和设计师们的交流,记者除了享受到艺术的美感之外,还体会到了地景艺术赛事所带来的的诸多内涵。

1.生态环保的弘扬

地景艺术节以“生态环保、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为理念,赛场作品的用材基本以园林废弃物枯枝落叶为主素材,杨树枝、柳树枝、海棠枝、竹枝、桃枝、杏枝、玉米穗轴等,辅以麻绳等用品,在设计师的手中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品。大赛作品“痛苦的时尚”是一位酷爱艺术在校生的作品,他设计了一组皮包、高跟鞋和跪着的鹿的形象,寓意提倡:“没有使用就没有杀害”,以此告诉大众:保护动物,节约环保,尽量少用真皮用品。而作品“大好山河”,则用竹子弯曲和枯叶黏贴成山丘的形状,造型感和立体感十足,环保生态的内涵让地景艺术的美有了更进一步的延伸。

2.文化底蕴的提升

本届艺术节的作品的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的提升,位于南四环公益桥外环东侧绿地的作品“五蕴”构思独特,用大量的桃枝做成五个陀螺形象的造型,巧妙采用了构图的黄金比例,以“大地万物,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相互尊重,平衡延续,生存法则”为设计理念。作品“时代列车”位于大红门东桥外环,寓意中国复兴号飞驰而来,展现了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速度,让中国速度更快的开到一带一路上的各个角落。

拥有一轮红日造型的作品“朝阳”,灵感来源于上班族每天早上看到初升的太阳,万物复苏,一日之计在于晨,努力工作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品中的天鹅清晨振翅向阳而飞,白龙柳做成的白云,高粱穗做的金边,柳枝象征着太阳的光芒万丈。

一本体积庞大的“书”横卧在草坪上,这个名为“生态之路”的作品宽4.5米,纵深3.5米,寓意“绿水青山,生态之路”,这本大“书”上绿色的道路尤为突出,设计师介绍说,这是公司近年的新产品“植材仝”,植材仝由粉碎后的枯枝和水泥混合而成,透水性和弹性要优于全水泥铺装,并且提高了美观度。

“生长的盒子”由木盒子、水盒子、水泥盒子,空气盒子⋯⋯等一组盒子组成,带着空气、水、阳光等寓意符号,告诉人们要保护生态环境,才能有干净的水源,清洁的空气⋯⋯,构筑健康的生活环境要依靠社会大众共同的努力。

3.力学技巧的展示

地景艺术节除了环保和美学,更是一场力学的竞赛。许多作品,都涉及到力学,如何弯曲最有造型效果?如何连接能最坚固?每一位设计师都是力学专家,深谙力学技巧。魔幻感十足的作品“树根”,创意来源于梵高的画——“树根和星空的接触,是大地的渴望,”

作品设计者巧妙地选择在一棵大树的周围开展设计,他告诉记者,这个树根的形象需要看起来都是往同一个方向扭曲,才能凸显力量的感觉,这里面有很多小窍门。他让记者近前观看,发现是把弯曲后的树枝的接口被巧妙的藏在里面,看着是同一根树枝,实际上是多根暗暗的连接在一起。本组作品树根的总量定位为19个,寓意长治久安。

4.软萌趣味的体现

小鹿、海豚、鲸鱼、鸟儿、飞龙、棒棒糖⋯⋯这些萌趣的元素都是小朋友们的最爱,有的抽象,有的具象;有的憨态可掬,有的姿态萌奇。大赛作品不仅提升了内涵,还兼顾了趣味。倒立在大海里的鲸鱼,柳树枝编制的蜗牛,杉木切片的龙鳞,还有大大的彩色棒棒糖,木条做的小蚂蚁⋯⋯作品“遇见美好时光”的设计师说,他们在设计的时候,除了注重最重要的“安全性”,还专门为小孩子设置了能进来玩耍的空间,用竹枝做了穹幕的设计,并且利用光影的的原理,投射到地上,可以看到星星的感觉。

“生命之巢”的设计者们是一群90后,用枝条做了一个圆形小房屋的结构,充分考虑了游客的体验感,她邀请记者进到作品内部空间,从作品的每个窗口欣赏不同窗景,圆形的露天窗景能看到高处的柳枝,一串串松果和木棍的垂吊装饰,被风一吹,摆动生姿。他们还别出心裁的加了太阳能灯线,白天太阳能板吸收光能后,晚上会显示出作品的灯光夜景。

5.坚强意志的锻炼

地景艺术节的举办期在12月,正是北方的冬季,在花木凋零、寒风凛冽的季节,对参赛选手的意志和品格也是一种锻炼。一位参赛选手说,前几天刚下了一场雪,地上结冰,在外面施工很冷,但是大家热火朝天,因为大家都有着对地景艺术的热爱,更有对地景艺术节大赛创始人王茂春的认同。作品“龙的传人”的设计者,不小心伤到了手,包扎之后,他还是乐呵呵继续做着,他说:心中有热情,任何困难都挡不住。

根据地景艺术节组委会安排,大赛将于近期进行专业评审和大众评比,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面向市民、游客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