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logo到底是什么姿势 「清华美院算不算清华大学」

互联网 2023-03-23 13:03:1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清华美院logo到底是什么姿势 「清华美院算不算清华大学」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最近,人民教育出版社“从娃娃抓起”的“毒图”教材,搅动了大家的神经。可能由于画画的吴勇先生毕业于清华美院装潢系,或者也许是清华美院本就招风,总之客观上,清华美院的院徽,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有人提出一个问题:

其实,认定清华美院院徽是“叉人一跪拜西方”的“网友”,有的可不是简单人物。

比方前一阵子曾炮轰某想的张捷教授。就对清华美院非常气愤。

西餐用的叉子

针对这个事件,网络上当然也有交锋。有人指出清华美院这个院徽的设计参照了西汉长信宫灯的造型。

但很多人并不买账,理由是长信宫灯又不是叉子。

这个其实就是只有“沟”而没有“通”,参照并不一定是全盘照搬。可以允许局部改动和更加写意。不过,到底是不是参照这个西汉长信宫灯,我们姑且存疑。因为,如果只此跪姿美一条,无法解释为什么很多文物,非要参照长信宫灯。还有,为什么把个灯换成叉子。

为什么就不能举一把伞呢?

或者举一个鼓也行啊。

要不举把刀?

清华美院院徽这个人的姿势,如果要从文物中找灵感,那可太多了。

能不能试试这个镇墓兽呢?

还有这个汉代独角神兽,体型不妖娆吗?

还有这个羽人,跪姿难道不是更适合大写意?

当然,也有人对于清华美院院徽,这个姿势到底是跪姿还是蹲姿,进行分析争论。

这个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像下边这个羽人,我倒是肯定其是蹲着的。毕竟其脚底平行于地。

我们要考虑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清华美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院的校徽也是继承了该校的校徽。此校徽概念,区别于通常所说的佩戴文字徽章,更具文化标识的属性。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于1956年,1999年并入清华大学,与清华的营建系组成为清华的二级学院——美术学院。

也就是说,清华美术学院这个院徽,并不是最近的产物。此前,也从未有人将其视作拿着洋叉子跪拜西方文化。

1990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大门上的校徽

40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作品展化身为“0”的校徽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2届毕业设计展海报上的校徽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9届设计作品集上的校徽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台上的学校标志

有时候越是复杂的东西,其实越是简单。

大不了是外行看起来复杂,搞不懂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内行看起来就很简单,一点也不用啰嗦。

就比方说,5月24日,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他说道:“我们奉劝美方,听一听中国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歌中唱到: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个歌词美国人听了比较惶惑,连台湾人听了也一头雾水。当年龙应台在香港大学演讲《一首歌 一个时代》,说到启蒙歌曲,激发了全场演唱《我的祖国》,搞得她就很惊讶。

不了解,就大概率会惊讶。而我们则耳熟能详。

其实,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个校徽,对于工美人来讲,就如同刻章子更容易选择纂书而不是楷书一样,其只不过是个既可以叫作“返老”,也可以视作“还童”的文字而已,其实就是“艺”字。

为什么要“艺”字呢?因为这所学校的美术强调“工艺”。

尽管不是所有的美术学院,都选择“美”进入校徽,但毕竟还是有学校优先这样选择。

中国美术学院也是这样选择的。其它有的优先选择字母“M"。

总之,你是搞美术的。文字也好,字母也罢。总要有点艺术气息。

不论如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突出了”艺“字。

那”返老还童“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艺“字的造型,选择了中国已知的最古老文字——甲骨文,或者也可以说,使用了中国汉字的童年字体。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徽

”艺“字形演变过程

《说文解字》书影

“艺”字甲骨文拓片

”艺“字甲骨文

”艺“字的甲骨文书法创作

含有”艺“字的今人书法创作

清华美术学院院徽与古今”艺“的甲骨文作品比较

考虑到”甲骨文“本身具有的写法弹性,我们说清华美院的这个”艺“字Logo,除了笔法强调了平直之外,怎么说也是非常标准的。

为什么曲线尽量改成直线呢?我觉得吧,把弯的改成直的,把直的改成弯的,这就是艺术创作嘛。

那么这个”叉子“本身是什么呢?其实是个”禾“字。

中国有着古老而又悠久的农业文明。其明显区别于游牧文明以及海洋文明。

故而,其将种植的技术尊贵为”艺“,也就没什么值得奇怪的了。所以这个符号很东方,一点也不西方。更没有叉子什么事情。

加之,中国古老的叉子也不是吃东西的,而还是对付土地的。这是耕地、挖的”耒“,或者叫耒耜。

种粮能手就是技艺大师,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基本认识。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现,用不到什么西汉长信灯的灵感,一样可以直接利用甲骨文,设计出这个Logo来。

那么这个标志的设计者是谁呢?根据考证,其是由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设计的张光宇和张仃设计的。前者提出设想蓝本,后者进行了修饰美化。

关于这个字形上的人,到底是蹲着还是跪着呢?我觉得这在种植的过程中,都无伤大雅。只要你不要将其理解成吃三分熟的牛排就行。

我们可以看看甲骨文的”奴“字,其肯定是描绘捆绑的跪状的。大家可以比较一下腰部以下的构型。

其实,因为古代奴隶可能跪着以头顶灯,连”光“字,也是人跪着的形象。

我们再来看看与”艺“字有点类似的殷墟甲骨文字。

这是一个人打喷嚏的形象,是个”次“字。

打喷嚏到底是蹲着还是跪着?还是半蹲半跪着?

总之,我们不要无端吐口水。更不要抹黑老祖宗和前人的智慧。

如果你硬要说那个”次“字,是举着叉子往嘴里扔牛肉粒,我们只能一边哭笑不得,一边尽量劝解那些被忽悠出情绪的大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