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抢走的文物「英国博物馆被盗的全是中国文物」

互联网 2023-03-22 14:17:1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英国抢走的文物「英国博物馆被盗的全是中国文物」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大英博物馆的馆长说:“对那些被掠夺来的文物来说,英国的博物馆就是最好的归宿”。他们认为,欧洲才是艺术的唯一守护神。这种观点听起来非常傲慢,但是在西方至今仍很有市场。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出统计,称在战争期间中国总共遗失了一百六十四万件文物(数据与我国的统计有极大出入),这些文物分别陈列在四十多个国家的国家博物馆中。

在所有馆藏的中国文物中,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最多,足有两万三千件。除了长期陈列在外的两千多件展品之外,还有两万一千件中国文物被收藏在仓库中。大英博物馆的馆藏中国文物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各个类别,号称跨越了五千年中国历史。

五年前,曾有美媒发布一篇消息,称想要寻找中国的文物,最好的地方并不是中国,而是在美国。

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现实是,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作为经济大国,在收购中国不法分子倒卖的文物时,美国商人往往会开出天价,使那些承受不住诱惑的不法分子将文物卖给美国人。

除了美、英两国之外,日本也有不少中国文物。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十四年抗战的过程中,被日军夺走的文化财产多达一千八百箱,注意量词是“箱”而不是“件”。至于文物,我国相关机构已无法统计。不过,据日本方面统计出来的数据来看,在抗战中遗失的文物足有三百六十万件。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博物馆的丰富展品,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这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

中国遗失十大无价之宝:

1、十二生肖兽首(还有蛇、鸡、狗、羊4个铜首下落不明)

十二生肖兽首是于我国清朝1759年乾隆时期说制作,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云圆明园之后将圆明园中的珍贵文物抢夺一空,而十二生肖兽首便是其中之一,截止到目前牛、猴、虎、猪、兔、鼠、马7只兽首已经回归中国,龙首现在被收藏与我国台湾地区的博物馆中,而还有蛇、鸡、狗、羊四个兽首至今是下落不明!

2、乾隆九龙宝剑(被军阀孙殿英盗出后至今下落不明)

九龙宝剑是乾隆皇帝陪葬宝剑。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古董玩家兼藏家莫过于清朝的乾隆皇帝。他在位60年,又当了4年太上皇,64年间广收名画古帖、珍异古玩。死后这些奇珍异宝与之同埋裕陵的地下宫殿中。这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放在他身边的一柄九龙宝剑。

1928年7月,孙殿英以开展军事演习的名义,率军包围了清东陵,在驱逐了所有守陵人后,先后用炸药炸开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并将里面的宝物洗劫一空。此后九龙宝剑颠沛流离,下落不明,成为历史之谜。

3、双羊尊

“双羊尊”出土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湖南宁乡一带。此青铜器在商代用作盛酒器物,是商代独特的动物造型。两只背对背的羊头各朝向一方,羊背有一个隆起的圆柱形器口,四条羊腿作为支撑。

“双羊尊”铸造精美,羊脚、羊眼、嘴巴甚至羊须都铸造的惟妙惟肖。“双羊尊”通体有装饰的鱼鳞纹,还有弦纹和饕餮纹,从饕餮纹铸造细节看,眼睛与角都看得很清晰。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后,咸丰皇帝早吓得跑到承德了。于是英法联军在北京城进行了大肆掠夺。“双羊尊”就被英国侵略军盗走。从此这件国宝便流失到英国,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4、北京人头盖骨(1940年丢失至今下落不明)

1929年冬天,考古学家开始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挖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头盖骨,后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科学上常称之为“北京直立人”,属旧石器时代。

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给即将离开北京撤回美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同年12月5日,该部队所乘火车驶往秦皇岛,但由于随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军队俘虏了北京、天津等处的美国兵,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2012年3月,“北京人头盖骨遗失之谜”出现新线索,可能埋在秦皇岛的某处土地下。

5、慈禧夜明珠

慈禧夜明珠被慈禧太后死后葬于清东陵定东陵,随葬有大量的珍宝,包括闻名中外的夜明珠在内。慈禧死后,夜明珠含于其口中,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寝陵被军阀孙殿英指挥的军队所盗。

后辗转流落到宋美龄手中,被当做鞋饰,随即不知去向。

6、女史箴图

中国遗失的国宝《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失,现存为唐代摹本。唐代摹本于1900年被英军士兵盗往英国,原有12段,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已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为镇馆之宝。另外在我国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一份宋人摹本,虽然水平稍逊,但内容上多出了樊姬、卫女两段,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7、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建宁府建安县(今建瓯市)东部,今属南平市建阳区),是宋人斗茶用的。日本人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

曜变天目茶碗乃南宋的传世孤品,后流传到了日本,如今被收藏在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中。

《古陶瓷识鉴讲义》一书记载:“闽中建窑有今人所谓曜变盏一式,冠绝等论,其结晶状为褐色圆点,外圈围以银蓝光晕,如日食月食之曜环。日本或称‘稻叶天目’,以为其状似稻叶菌斑故命之。” 值得一提的是,曜变天目茶碗在日本也被称为“稻叶天目”。

8、昭陵六骏石刻

昭陵六骏是指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

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guā)"、"什(shí)伐赤"、"白蹄乌"、"特勒骠(biāo)"、"青骓(zhuī)"、"飒(sà)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于1914年被当时我国的古董商卢芹斋以12.5万美元盗卖到国外,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石现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9、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有“万书之书”之称。由于朝代更迭、内忧外患、存世数量稀少,正本逐渐被偷盗、抢掠、焚烧,就连副本也只剩下几百册(共22877卷,分装成11095册),现今散落于世界,是中国遗失的国宝级文物。

10、邢侯簋

邢侯簋是中国丢失的国宝级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1921年被盗于邢台邢侯墓地,当年军阀混战中国处在混乱之中,盗墓贼辗转到洛阳古玩市场,被英国人尤乔治得到并带回英国,后捐赠于大英博物馆,现亦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该簋为四垂耳,侈口鼓腹,腹身象纹,足部饰,是具有西周早期特征的器物,并有铭文6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