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第九届主席副主席理事会」

互联网 2023-03-22 08:44:2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第九届主席副主席理事会」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近日,中国美协理事、青海美协主席王筱丽陷入抄袭风波,被指自2014年起就涉嫌抄袭画家马寒松作品。

3月30日,中国美协发布消息暂停王筱丽会员会籍,青海省文联也对其作出停职检查处理。画家马寒松随后发出声明,“非常相信青海文联以及美协组织能够正确、更好地解决此事”,“希望生活不被打扰,尽快恢复平静”。目前,青海文联方面尚未公布上述涉嫌抄袭事件调查结果。

素有临摹传习艺术传统的书画圈,正被泛滥不已的抄袭所侵蚀。2016年,画家周尊圣著名作品系列“天山红”被他人抄袭,并公开举办展览,模仿程度几乎可以假乱真。2019年4月,“福娃之父”韩美林公开披露由某出版社发行出版的《雅廉居收藏》收录署名为其本人的书法、绘画、雕塑、陶艺及印染作品,均为赝品。

中国美协理事、职业道德委员会副秘书长、行风建设与维权处原负责人朱凡过去10年专事画家著作权维权工作。4月2日他在接受南都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美协展览作品被举报抄袭有上升趋势,书画市场造假历史长数量大如今积弊难除,著作权保护立法方面也仍有完善空间。

面对当下复杂的创作和市场环境,朱凡认为画家应增强著作权维权意识,呼吁行业成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社会合力抵制抄袭造假不良风气。

中国美协理事、职业道德委员会副秘书长、行风建设与维权处原负责人朱凡。受访者供图

谈抄袭:创作展览中抄袭较多,抄袭问题有上升趋势

南都:中国美协行风建设与维权处什么时候成立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朱凡:2010年成立,以前叫著作权维权办公室,针对侵害著作权的不良行为,维权办公室会同美协法律顾问,帮助著作权人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如果需要律师代理,我们也可以帮他介绍有经验的律师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南都:据你工作中的观察,美术界著作权被侵害的形态有哪些?

朱凡:比较常见的是作品抄袭,比如在创作参加展览过程中,直接抄袭使用别人了作品。还有画家的作品未经同意被商业利用,比如他的作品被人用在一个包装盒上,局部使用或全部使用,产生侵权。还有一些关于艺术品市场类的,包括拍卖市场、画廊市场、经纪人市场,还有一些私下的零散的市场,这其中交易的作品,可能就有侵权作品。

南都:这些侵权类型中,有没有是哪些占比较大、问题更突出的情况?

朱凡:从我们工作上来讲,创作展览中的抄袭比较多。中国美协办过很多展览,都是国家级的展览,展览评选出来的作品会被举报著作权侵权,抄袭的问题有上升趋势。

南都:中国美协官网消息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美协在本会各类展览共计查处102件侵权、违规作品;2019年会员申报中有11名申报者存在冒充、抄袭、代笔等违规行为。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吗?

朱凡:有原因。中国美协是一个国家级的人民团体,我们的会员在社会上会被称为“国家级”的艺术家。这种待遇或者这种认可有很大的含金量,社会在评估画家能力和水平时,可能会参考中国美协会员的标准;评职称或者在一些艺术品市场,也会参考会员身份评估。

根据我们的会员入会细则,申报人业绩条件采用积分制,参加与入会相关的展览可以计分。所以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就可能有资格申请中国美协会员。

对一些想要参展,但是创作水平不够的爱好者,他可能就会急功近利地用一些手段,直接把别人的作品照搬过来,或通过技术手段把别人作品颜色改了、方向翻转了,增加一些特殊效果,这些行为可能会涉嫌抄袭。

中国美协在展览通知上也要求要保证作品的原创性,并采用图像识别比对系统判断申请参展作品是否侵权,对那些侵权作品我们展览肯定是不承认的。

谈维权:造假水深打假难除根,艺术家应增强维权意识

南都:刚刚提到的艺术品市场的交易会不会比较隐蔽?

朱凡:我们在工作当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也比较纠结。比如你要到北京琉璃厂,有很多人在马路上问要不要名家字画,把你领到一个胡同里头很背的地方,进他屋里去。然后再看要什么人的画,都是按照拼音检索能够查到的,还配有证书、照片、出版物,全部一套东西也很便宜,几百块钱能卖给你。

我们也配合过北京市文化执法部门在书画市场打假,工商、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都出面了,对违规经营侵权作品进行查处。但是这种假画量太大,造假历史比较长了,可能每一张画的造假背景都很复杂,再往下很难找到是谁在做这个事情。

书画造假产业链已经形成了,有一些人研究复制生产假画;有一些人研究给这些假画贴标签,通过不正常的鉴定、出版手段让它变“真画”;还有一些人负责市场推销变现。但是这个链条上的环节都是隐藏的、分开的,要想去抄底查处就非常难。

甚至还有美术专业人员也参与,从他手里出的假画水平更高。另外,投影打印等数码技术也为造假提供了方便,有的时候以假乱真了。

南都:造假历史长、数量大,假画是不是本身也有市场?

朱凡: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目的的去生产假画。有些人买不起真画,可能买低价的假画,甚至当“真画”去送礼或进入二手市场卖。你买一张假画,可能感觉不是伤筋动骨的大事,但是给美术界、艺术家造成的伤害非常大。

南都:马寒松先生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打假30年没成效,现在已经麻木了,他有这样的感慨。

朱凡:我们也发现有些画家对于著作权有点模糊,对于侵权问题如何处理也比较模糊。所以中国美协成立著作权维权办公室,是希望能够给画家维权打开渠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南都: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朱凡:画家应该与时俱进。我们国家的著作权法也经过多次修订,画家应该提升维权意识、了解维权渠道。不去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权态度不坚持,侵权者可能就认为没什么大事,侵权行为就逐渐加重。

南都:行业内可能还有一些心存侥幸涉嫌抄袭的人,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朱凡:侵权行为也许不都是恶意的,有可能是一种法盲状态,当然也有恶意的。大家都要在法治社会前提下,提高法律意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早地找到正常渠道解决,别等到最后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状态。

谈保护: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呼吁著作权集体管理

南都:马寒松先生也提到自己专心创作,维权打官司太占用时间。

朱凡: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我们配合北京市文化执法部门进行打假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这个问题了。就是你打出去是一个组合拳,各种部门都参与了,但是你打回来那个结果,有时候就哭笑不得。查出十几张假画,然后按照销售价格来处罚,不疼不痒罚不了多少钱。

还有拍卖中画家发现自己的假画,要求撤拍出现纠纷,画家起诉拍卖公司,阻止拍卖这张画。最后可能拍卖公司撤拍,但有的拍卖公司会说,你凭啥说这不是你的画?画家很纠结了,我自己的画我都没有权利说真假了。

就类似一个现象:要证明“我爸是我爸,我是我爸儿”。

南都:有没有什么技术或其他手段来证明作品的真实性、唯一性?

朱凡:绘画艺术作品是个性化的产品,作品不能像商品那样有行业生产规范标准,一个画家自己也不能产出全部一样的质量的作品,特别是对当代的作品的真伪、价位更是不好定位,混乱的市场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惑。

在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上,国家有版权登记制度,提交身份证件和作品数据登记版权。但是出现法律纠纷后,在法庭上版权登记只是参考,可以证明作品有没有版权登记,但是对画的真假较起劲儿来,法官也很麻烦。

南都:我们国家有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电影、音乐、文字、摄影甚至瓷器行业,都有注册成立著作权协会,美术界好像还没有类似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朱凡:这个非常有必要。在中国美协著作权维权办还没成立时,我们就探讨过成立“美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著作权人授权可以由组织代理行使有关权利维权,一旦出现侵权问题,就由组织出面去维权,包括诉讼、仲裁等。画家肯定要支付一些费用,作为工作经费投入给组织继续开展维权。画家很愿意,因为他省了很多事。这也是国际化的做法,社会文明程度发展到某个阶段了,就需要有这样一个服务组织。

南都:去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通过,今年6月施行。最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对于美术界著作权维权有什么影响?

朱凡:我感觉完善了原来的一些条款,对著作权的定位更清晰,推进了权益保护工作。但是关于追续权的建议最终没有被采用,有些遗憾,事实上这也是画家的权利。

追续权是指艺术品进入市场后会升值,升值后的每次交易中,要从交易额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收益给艺术家本人。这个比例不算高,欧洲也就定在3%左右。

但是对追续权好像大家反应不一致,特别是艺术品市场、拍卖市场都很反对,可能从他们的角度考虑,是不是担心拍卖成本会提高,或执行过程不好实施。

南都:对于未来美术界著作权保护工作,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朱凡:希望著作权法能够日臻完善,画家们能够增强维权意识,全社会文明素质提升共同抵制造假行为,净化我们的生活。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