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芳的戏剧艺术生涯是什么「艺术家生涯」

互联网 2023-03-21 17:59:1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李金芳的戏剧艺术生涯是什么「艺术家生涯」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物简介:

李金芳,曾任原孝感市楚剧团团长,以表演舞台剧、样板戏、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郭建光,《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杜鹃山》中的雷刚等成名,代表作楚剧传统戏《三抢爹》中的父亲形象深入人心,该剧宣扬尊老爱幼,善良仁慈等思想品质。

李金芳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作出了贡献,任团长期间,在培养后辈、发展壮大剧团方面取得了成绩。

图 ▏楚剧舞台 来源网络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是由湖南流行的哦呵腔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及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的一个独立的汉族地方声腔剧种,于1926年定名“楚剧”,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对于楚剧在孝感的兴起和演变,艺人们众说纷纭。

清同治、光绪年间,地方戏曲迅速发展,孝感地区的花鼓戏也随之蓬勃兴起,艺人们依据活动区域把这些花鼓戏划分为三个路子:界河两岸称之为黄孝花鼓戏(又称西路花鼓戏),府河一带称为府河路子花鼓戏,澴河上游的称为北路子花鼓戏。

这些民间戏班子,起初只是在田间地头或草台上演唱,并没有乐器伴奏,只有人声接唱和伴唱,演出团也只是几个人组合的小戏班子,活跃于农村,后来逐步发展到有乐队伴奏,演出队伍扩大,才进入到城镇。

孝感楚剧团,始建于1950年。在其七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演员,其中就有李金芳。

孝感曾有一个著名的戏班子——陡岗静施庵戏班子,50年代后期,其名气在当时的孝感县排名第三,仅次于孝感城区和花园镇。

静施庵戏班子里面的李海水就是李金芳的父亲(民间艺人李海水在孝感县志有记载)。

李金芳出生于1947年,从小在戏班子里耳濡目染,接受戏曲文化熏陶。他天赋好,悟性高,不到十岁就在戏班子里跑龙套。

可那时父亲对他说,在旧社会伶人地位低,没有出路,还是应该多读书,学文化。李金芳遵循父亲的教导,1966年高中毕业之后在学校教书。

但幼时戏剧的种子已在心田深深种下,随时等待破土萌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艺活动繁荣起来,文艺宣传队遍地开花,各大队都组建了文艺宣传队。蓬勃兴起的文艺宣传队如阳光照进李金芳的心田,他终于按捺不住压抑了太久的喉咙,亮开了他的嗓门,原来唱戏是那么令他兴奋,令他激动,他还是那么喜欢,于是他和幺湾大队几个回乡知识青年自发组织幺湾大队文艺宣传队。

李金芳在宣传队中担任主演,他演过现代京剧《沙家浜》和《烽火桥头》中的重要角色,演过《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剧中英雄人物感召着他,一登上舞台,他心中激情便喷薄而出,有了剧中人物的英雄气概。

他真挚感人的表演深得观众的喜欢。澴河两岸的观众追随着他,他到哪里演出,粉丝就追到哪里观看,他一出场,全场观众就激动欢呼。

1969年冬天,他们宣传队在澴河东岸的河边郑(肖港镇的一个村子)演出,演完《沙家浜》已到半夜,又演《智取威虎山》。李金芳演的是其中的杨子荣,当时下着雪,不仅现场观众没有退场,反而有更多观众如潮水般涌进河边郑观看,台上唱腔激荡,台下掌声雷动,满场沸腾。

图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照 图源网络

1970年上半年,孝感县各地宣传队到孝感肖港汇演,幺湾大队文艺宣传队演出《红灯记》,李金芳饰演的李玉和惊艳了在场的专家,专家建议招他进大剧团,但当时他已婚,年龄偏大,一时没有招进宣传站,后经剧团领导和专家强烈建议,地委县委两级领导同意特招他进孝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站。

图 ▏现代京剧《红灯记》剧照 图源网络

1970年,李金芳成为了文化站管辖的剧团的一名正式演员,开启了他作为专业戏剧演员的人生。

在专业剧团,他认真工作,勤奋好学,向老演员学习,提升业务素质。

此时的剧团,主要演出现代京剧。虽然他以前也演过其中一些剧目,但他丝毫不马虎,向专业师傅学习,唱念做打样样严要求。

其京剧唱腔被当时的孝感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并多次播放,李玉和、郭建光、杨子荣等英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这一时期,他所演剧目,多是歌颂英雄,赞美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革命先辈,颂扬党的领导,发挥了文艺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图 ▏李金芳在《双还账》中饰演书记剧照

剧团经常下乡演出,孝感县剧团到他的家乡陡岗戏楼演出《红灯记》,他饰演李玉和,虽是B角,但是他演得非常投入,台下观众感动得泪流满面,就这样,他的名字传遍了陡岗的大街小巷。在陡岗,提到现代京剧,无人不晓李金芳。

观众喜欢看他的戏,感动之下,他决心塑造更多的艺术形象来回馈喜爱他的观众。

他在专业剧团参演的第一部现代楚戏是全本连台楚戏《枫树湾》,他在剧中饰演赵海山,该剧反映的是革命题材,演出时将道具炮台搬上了舞台,炮声一响,把他的耳朵震麻了,但他没有退却,连演十多场,始终坚守舞台,大有为戏剧表演献身的气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传统戏解禁,古装传统戏繁荣兴盛起来。

这一时期,楚剧团排演了许多古装戏,因为幼时在戏班子的熏陶,他很快适应了传统楚剧唱腔。

图 ▏李金芳在《石桥惊驾》中扮演皇帝剧照

他演的古装戏,最有影响的是《三抢爹》中的父亲。之前,他饰演的角色大多是小生,对他来说,“父亲”这一角色经历跨度大,是一次挑战。

图 ▏李金芳在《三抢爹》中扮演父亲剧照

该戏的剧情是:起初,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后来老了、病了,遭到两个儿子和两个媳妇的嫌弃,被逼过着乞讨的生活,但“父亲”内心是善良的,苦难时遇见一个青年男子,拜他为养父,男子以孝心奉养着他,他以仁慈温暖着养子,两人相依为命。

李金芳此时不到四十岁,如何演好遭遗弃的老父?为此他下了一番功夫,每天从街上经过时,仔细观察揣摩老人们的步态和表情。舞台上,他弯着腰,一手拄拐,一手拿着破碗,长途跋涉沿门乞讨,冰天雪地鞋底磨破,脚板上皴裂着滴血的口子。

这个戏连演几周,他天天演出,脚底真磨出了血口子,和戏里的要求一样。他凄楚吟唱,悲悲切切字字血,声声泪,观众随之悲泣。“父亲”经历曲折,起起落落,峰回路转。他对人物的塑造形象逼真,深深打动了观众。

笔者当年看这部戏时不禁落泪,现场听见了观众的悲泣,30多年了,他的舞台形象、敬业精神、对艺术表演精益求精的态度仍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这部戏宣扬尊老爱幼,宣传孝道。该剧在孝感剧院演出时,场场观众爆满。下乡演出时,这个戏通常被当作“打头炮”的戏,每次都排在首场。因此《三抢爹》成了他的代表作,是他演艺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1986年下半年,组织任命他出任楚剧团团长。

此时,各地剧团已经没有了80年代初期的红火,经济状况十分困难。

在经济艰难的情况下,他走马上任,进行大力改革,一方面加紧排练剧目,另一方面开拓演出市场。

他将剧团分成两个团队,一个团队下乡演出,另一个团队在城里留守排练,然后轮换下乡演出。招收学员后,又特别编了一个学员团队,剧团新生力量得以扩大,有了三个演出小队。

下乡演出十分艰苦,作为一团之长,他既要演戏,又要处理装载和拆卸舞台设置,甚至买菜做饭等杂务,经费紧张时他把家里的钱贴进去做路费。就这样,他带领演出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日夜奔走在乡野农村。

任职第一年,剧团在仙桃等地连续演出几个月,创收四万元,一举扭转了剧团经济困难的局面,后续年年下乡演出,年年创收,经过几年的打拼,剧团经济状况终于有了改观。

抓经济的同时,他也注重戏剧的编排和剧目的创新。

为了排演大型古装戏《紫梨记》,他从省里请来编剧编排创作剧目,请来导演辅导青年演员,大胆启用青年演员饰演七位仙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91年湖北省第一届艺术节上,《紫梨记》获表演奖、创作奖等十几个奖项。

在任期间,李金芳还特别注重培养新生力量。他主持招收了两届学员班共60多人,以本剧团的师资培养新人,学员学业有成后,将他们编成学员表演团队参加演出。后来他又亲自招录20多名学员,送到湖北省戏校学习。

剧团先后招收的学员和戏校的毕业生,多数在孝感地区各县市剧团工作,是各地剧团的骨干演员,也有学员走进大都市,成为演艺界的翘楚。

其中,汤艺军成为孝感楚剧团的主要小生,任剧团领导多年;鲁文是楚剧团二胡主奏,也是剧团主要负责人之一;夏芬在湖北省楚剧团,是国家一级演员;王勇是湖北省楚剧团的主要司鼓,国家二级演奏员,担任省楚剧团的副团长;丁昌亮在省京剧团任武功演员;张福民在武汉市楚剧团任须生演员。

在李金芳的带领下,楚剧团多次被省文化厅评为“上山下乡演出先进单位”,1988年楚剧团被孝感地区文化局评为“改革先进单位”。李金芳本人1988年被选为原孝感市第二届人大代表,1989年被省文化厅评为文化先进工作者。

1998年,因工作需要,他调离楚剧团另赴它任,直至退休。

李金芳退休之后,孝感楚剧团排演《孝子情》需要演员,鉴于李金芳以前在楚剧团的表演成绩,楚剧团又将已离开剧团十年的老团长返聘,此时他已六十多岁。

重回剧团,让他仿佛回到青壮年时期,回到那段为追求至善至美之艺术而艰苦奋斗的青春岁月。

他重拾初心,更倍加珍惜眼前的时光。虽是老团长,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新人,虚心向团里的业务骨干学习。

在《孝子情》中,他扮演董父一角。他把对戏剧事业的爱,对剧团的刻骨铭心的情,全部倾注在这部戏中,全身心塑造这一角色。

最终,在2009年湖北省“福星杯”第四届艺术节汇演中,《孝子情》收获一致好评,夺得十多个奖项。

图 ▏《孝子情》剧照

如今,李金芳74岁了,但他对戏剧事业仍然寄予厚望,希望楚剧传统文化能够传扬下去甚至发扬光大,并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年轻艺术人才。

图 ▏李金芳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