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剪纸艺术「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互联网 2023-03-20 16:08:0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如何传承剪纸艺术「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搞艺术首先就是要让自己快乐。”这句话出自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杨艺,她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工艺美术大师。5岁开始学习剪纸的她将传统剪纸和现代唯美结合在一起,在传承剪纸中追寻快乐。

杨艺的剪贴画

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艺的设计风格多变,时而传统,时而抽象,在她手中诞生的每一张剪纸都美轮美奂。剪纸于她,不是闲暇时消磨时光的业余爱好,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杨艺在九龙坡区文化馆办公室

在九龙坡区文化馆见到杨艺时,她穿着一件黑色长毛衣,围着彩色的丝巾,笑容拂面,“剪纸是我快乐的源泉。”

杨艺办公的地点在文化馆二楼一间很大的展厅内,里边陈列着她的剪纸作品和一些其他的非遗展品。

杨艺的办公桌上,放着她的四幅剪纸作品。办公桌的后上方也挂着许多作品,有她的,也有学生的,大大小小约有20件。“很多学生剪得都挺好。”

尝试——传统和创新融合会有奇迹发生

杨艺五岁就开始跟着奶奶学剪纸,从第一次用剪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2年。“那时候就是觉得好耍,剪着玩儿的。”杨艺说。

接触剪纸很早的杨艺,但是直到2005年,才把剪纸作为一生的事业。初中时,杨艺的审美观念开始改变,觉得传统的剪纸比较老土,曾一度想要放弃剪纸。“就觉得传统的剪纸老土,就想放弃。”

高中时,杨艺开始尝试剪贴画,剪贴画也是剪纸的一种。采访现场,杨艺展示了她的剪贴画,都是用衣服吊牌等很简单的材料剪成的,即便如此,她的剪贴画也能给人一种艺术感。在杨艺看来,剪贴画特别简单,让人觉得舒心、幸福。

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艺开始尝试用刻的手法来制作剪纸。“第一次尝试就成功了。”杨艺说。这次成功的尝试,让杨艺找到了通过设计剪纸来表达美的途径,她开始将剪纸创作和剪贴画的创作结合起来。在剪纸手法上,杨艺开始借用剪贴画的手法,多了一些尝试。

杨艺在土耳其和当地市长合影

2005年起,杨艺开始将剪纸作为一生的事业,今年是杨艺专心做剪纸的第十二年。这些年,杨艺还带着她的剪纸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她的足迹踏遍了美国、墨西哥、马来西亚、德国、法国、西班牙……

创造——首先要让自己快乐

杨艺的父亲喜欢画画,在父亲的熏陶下,她也喜欢上了画画。中专毕业后,杨艺开始到工艺厂做美术设计。1987至1990年,她专程去了四川美术学院进修国画。

杨艺剪纸作品《紫气凝居》

学习国画的经历让杨艺对剪纸有了新的认识。剪纸创作中,杨艺会借用一些国画的创作思维和手法,《紫气凝居》就是她借用国画的创作手法剪出来的。

杨艺的剪纸作品 《国粹》

在杨艺看来,学画的人都是触类旁通的。“比如学国画,我会把版画的一些东西吸收进来。”杨艺说。在作品《津巴布韦》中,她就用了一些版画的做法,通过撞色和拼接产生一种抽象美。

“但是我还是不太想完全把剪纸和国画结合,剪纸有很多它独特的东西,我喜欢剪纸中原汁原味的东西。”杨艺说,剪纸所特有的一些技术手法和纹路是剪纸最吸引人的地方。

杨艺剪纸作品 《吊脚楼》

在杨艺的设计中,很少写实,她喜欢融入自己的思想,不太喜欢中规中矩的东西。2012年,杨艺创作了《吊脚楼》。“《吊脚楼》是一幅开拓性的设计,我喜欢那种有棱角的感觉。”

2011年,杨艺受邀参加了西安园博会展出。在展览现场,杨艺的剪纸作品引起了张景林的注意。张景林是中国中青年书画家百杰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被称为“中国五谷画第一人”。展览现场,张景林还邀请杨艺一同合影留念。

杨艺的剪纸作品《迈克尔》

2010年,杨艺作为代表参加上海世博会展演。展演现场,她的作品被哄抢一空。“我们不允许卖,有个人看到我的作品喜欢得不得了,他扔给我几百块钱,抓着剪纸就跑了。”回忆起上海世博会的场景时,杨艺开心地说道,脸上满是笑容。

学习——应该形成自己的风格

“他们应该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能什么都是我教给他们。”杨艺说,“这是学国画的时候老师教的,艺术都是相通的。”

杨艺是九龙坡区文化馆剪纸课程的负责人,剪纸课程是文化馆开办的面向社会免费招生的众多课程之一,每周有一节课。除了文化馆,杨艺还在肖家沟小学和龙门浩上浩社区教授剪纸。

杨艺给学生上课用的剪纸模型

每次上课时,杨艺都会告诉学生们要剪什么东西,让学生自己设计。有次在肖家沟小学上课时,杨艺让学生设计一只猴子。最后全班人交上来的作品都不一样,画得也不好,但杨艺还是很开心。“我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他们应该形成自己的风格。”杨艺解释说。

课堂上,杨艺会要求学生先学会用剪刀,等剪刀用熟练了,才可以用刻刀。“刻太简单了,一旦学会了(学生)就不想剪啦。”在杨艺看来,用好剪刀是学剪纸最基本的基本功。

杨艺在上桥中学展示剪纸技艺

杨艺现场展示了她给学生们上课时的工具,一把剪刀和若干张颜色各异的小纸片。为了方便学生观察和学习,上课的时候,杨艺会把一张树叶剪得很大,让学生们看清楚。“教学生的时候会考虑很多东西,第一步要到什么程度,第二步该到什么程度,我都会演示。”

传承——剪纸技艺和人品同等重要

杨艺说,能够把剪纸技艺传承下去才是目的,但是,在剪纸传承中,剪纸技艺和人品同等重要。今年是杨艺在文化馆教授剪纸的第三年,三年期间,她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更是爆满,有48个人报了她的剪纸班。

杨艺在汉渝路小学展示剪纸技艺

在这一期剪纸秋季班中,有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奶奶,老奶奶回家后把自己在课堂上学的教给了孙女,还让孙女剪了一幅作品。上周上课时,这位老奶奶把孙女的作品带给了杨艺。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她们来我这儿学,再去教其他人,就不愁这门技艺传不下去啦!” 杨艺有些激动的说。老奶奶的孙女今年刚好五岁,和杨艺第一次接触剪纸时同岁。

杨艺学生的作品《团花》

目前,杨艺在杨家坪步行街买了一个门面,准备成立一个剪纸工作室。“我准备用这个工作室来作为教学场地,顺带展出和售卖一些自己的作品。”现在有五个孩子在杨艺那里学习剪纸,但是苦于没有场地,杨艺只能让他们到文化馆上课。“文化馆对我很关照,我很感激。”

杨艺暂时还没有确定自己的接班人,在她看来,剪纸技法是确定接班人的一部分因素。“更重要是看人品,考察有无独自创作的能力,考察有没有超越老师的潜力。”杨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