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的非遗「非遗月饼」

互联网 2023-03-20 13:40:21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滁州的非遗「非遗月饼」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白曲始于清朝末年,发源于滁州市来安县大英镇和文山乡一带,流行于苏皖两省的来安、六合、江浦、南京等地,因为有百种曲调,也被称为“百曲”。

白曲的唱词结构都是“七字句”“十字句”,是中国古代诗词歌赋的格律。白曲的说白是韵白体,唱的是民间小调。表演者表白白曲时,往往是一段说白后,博得满堂喝彩。白曲的说白押韵,诙谐幽默,方言俚语,插科打诨,趣味性强,人称“白曲无正可,热闹以为珍”。

徐秀山,白曲省级传承人

李奋勤,白曲省级传承人

来安县最早的白曲班社又大英高家班社,文山的杜家班社,半塔的盛家班社。20世纪30年代,来安县又成立了大英白曲班社。白曲的表演形式也由单人独唱、坐唱、表演唱发展到与歌舞、船灯、高跷结合在一起表演,形成“两朵花儿一起开文唱舞玩两相宜”的表演形式。

白曲的伴奏起初使用磁碟、简板等打击乐器,后又增加管弦乐器。它的基本调式有《鲜花调》《虞美人》《剪剪花》《淮调》《川心子调》等,后经过历代艺人的创作改编,有“大曲二十四,小曲七十六”的说法,十分丰富。

2008年,白曲被确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作者:来安文旅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运维:滁州学院蔚然新媒体中心

小编:谢申娇

联系:chzu@qq.com(如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