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书画界名人「滕州一墨书法学校」

互联网 2023-03-20 13:03:00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滕州市书画界名人「滕州一墨书法学校」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本文关键词:地方书法史、山东书法史、滕州当代书法史本文作者:蒋纪纲(字一笑),号汉风雅堂,坐标山东济南本文的上一篇请见:滕州当代书法史思考1:滕州近现代书法研究难点及研究现状

(接上一篇)

6.滕书协和青书协对比分析

目前看来,滕州书协和青书协是滕州有实力、有影响的政府书法机构组织。滕州青年书法家协会简称“青书协”,成立于1996年,好像是2007年召开二届二次主席团会议做出决定:王志林为主席,名誉主席是寻汉东。王志林(1970—),别署晋缘堂主,北兰亭书友会会员,枣庄青书协副主席,枣庄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书协会员,网上有此人的一些宣传,其善于行草书,隶书也不错。

早于“青书协”的是滕州市书法家协会,简称“滕书协”,孔庆恕是较早的书协主席,其后是马建均。现任主席是丁修洁,马建均为名誉主席,杨雯接替秘书长职务。需要说明这是2006年书协会议突然决定的。

这一年开始,“龙泉塔奖”是滕州书法最高荣誉奖,枣庄的是“榴花奖”。2004年滕书协主办“龙泉塔杯书法大赛”,评出特别有分量的“终身成就奖”有5人,分别为孔庆恕、刘静文、龙厚昙、刘繁昌、袁少松。对这5位试作简要叙述:

孔庆恕(1940—2008),字心如,号老如,生于曲阜,孔子73代孙,1963年毕业于山师大中文系,省著名书法家,一中教师,原滕书协主席,长期担任枣庄书协副主席,行草书颇有现代风味,《滕州日报》做过他的数次专访。

刘静文(1933—),生于滕县,在枣庄度过他33年的黄金岁。1981年为省书协会员,枣庄书协理事。四体都写的很好,学过颜体,隶书学《张迁碑》,惜以楷法写隶,故难以高古。

龙厚昙,生年不详,字布云,号如庵,亦号半禅室主人,宿学名门,赋性聪颖,过目成诵,博学强闻,广览经史。幼习于私塾,就读弘道院中学,辗转求学,编入华东军政大学,后回故里执教。1990—2010年任滕州老年大学书法教师,省书协会员、枣庄市第一届书协理事、滕州市书协顾问。大草很好,隶书不错,但入帖不深,笔法似乎有些随意。

刘繁昌(1934—),字世海,生于滕县姜屯十里岗村,走了一条先教育后文艺之路,1985年创建鲁南画院,诗文选入《华夏吟友》,1989年合编《王学仲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员、省书协会员、滕州文联顾问、滕州诗词协会顾问,文化部市场发展中心专职画家。出版《刘繁昌画集》及诗文集《镏园墨痕》。国画、诗词与书法都很好,书法擅长行草书,有自我风格。

袁少松(1928—),生于滕县,省书协会员,工书法,诸体皆能,擅长魏碑,对欧、颜二楷都下过功夫,有《袁少松书法集》(2009年中国书画版社)。袁氏一家子袁春、孙袁东祖孙三代擅书。

在当时结集出版的《滕州书法龙泉塔奖作品集》中(署名是滕州市书法家协会编),看到了杨智基、闵荫南、袁玉森等人书法也在被邀请“祝贺作品”之列。

7.对滕州两个著名文化艺术组织的关注

先说王学忠艺术馆。其位于市滕州城东,左依城河,右连干道,前有龙泉塔,后望龙谷山。1987年奠基建馆,第二年落成,是一座粉墙青瓦,清幽典雅的南方民居建筑。大门朝西,门楼高悬匾额,上刻著名画家关山月题写的“王学仲艺术馆”6个大字。好像曲阜还有一个王学仲画馆。1994年10月王学仲为其艺术馆捐赠文物,并专程来滕州,将自己收藏多年的珍贵文物绢质10米宋画长卷和12个保存完好的唐墓俑捐赠。

再说墨子国际研究中心。王学仲艺术馆前面就是墨子国际研究中心。1992年由山东大学、滕州市联合举办的首届墨学国际研讨会在滕州隆重召开。大会经过民主协商,通过了学会章程,成立中国墨子学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推举费孝通副委员长为中国墨子学会首席名誉会长。研究中心建于1994年,是一座集办公、收藏、展览、会议、旅游于一体的研究场所。目前,历史学界对墨子的出生地尚无定论,而滕州据说是墨子故里争议最少的地方。研究中心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研究墨学和纪念墨子的机构。

这两个组织为什么说是著名的文化艺术组织?王学仲是滕州人,书画与其理论研究带动了滕州书画艺术的展,是扭转风向的关键人之一。墨子国际研究中心更是闻名遐迩,对于书法的研究、鉴赏与收藏也是十分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甚至说,这两个组织有时风头“盖过”了滕书协和青书协。虽然听了让人不舒服,但这是事实。二者对滕州当代书法史的发展贡献良多。

另外,还要滕州汉画像馆等,就不在涉及了。

王学仲艺术馆

墨子纪念馆

四、滕州当代书家群体类型之研究

说到书法家,滕州书法家这个庞大群体估计有五六百人之多,而中书协和省书协会员有几百人之众。借鉴一些书法史研究模式,综合分析,应该有5个存在类型。例如,李一与刘宗超编著的《共和国书法大系·书史卷》(2009年江西美术出版社)中就是画家书、学者书、书家书等说法。简要分析如下:

1.祖籍或原籍在滕县者

祖籍或原籍在滕县,但人不在滕县。例如闵荫南、陈锡山、蒋开征、谭以文和陈久夙等人就属于这种类型。

新疆的闵荫南(1939—),生于山东滕县,谱名繁榕,字荫南,以字行,室名芦花别馆,书画幼承家学,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学院(现曲阜师范大学),师从孔端浦先生,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书画之外,兼涉文史研究、诗词写作与书画评论,出版有《闵荫南书画作品集》。现为新疆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新疆书画研究院院长,中书协会员,新疆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等。

东营的陈锡山(1945—),生于山东滕县,196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现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著名书家,现任中书协会员,省书协顾问,中国黄河口书画艺术研究会主席,中国石油大学书法兼职教授,颜楷和行草很好。有《陈锡山〈孙子兵法〉书法艺术》3卷,《陈锡山书法集萃》,《书法艺术的心灵与感悟》等;另有《醉墨茁茁斋》、《茁茁斋畅想》、《书法有法》、《佳作贵佳》、《书美三味》、《书境依境》、《赏书三识》等多篇书学论述。1998年出版的《颜真卿志》中,54幅颜真卿代表作就是陈先生设计选录的。

济宁的蒋开征(1935—),字公棹,生于滕县,现为曲阜书画学会会长,曲阜书协名誉主席,济宁书协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高级顾问,省书协理事,中书协会员等。自幼爱好书画,执着追求40余年。20世纪70年代初,师承蒋维崧教授。研习过魏碑、石鼓文、汉简及二王、张旭,米芾、王铎等众家墨迹碑帖。由唐楷入魏碑,由魏碑入篆籀,转而入唐宋明清,博涉众采,转益多师。并从绘画、文学等姊妹艺术中汲取精华,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艺术风格。

苏州的谭以文(1956—),生于滕县,别署颖闻,号稼穑草堂、心耕簃主人,1982年为中书协会员,1986年当选为江苏青书协主席,1995年当选为苏州书协副主席。幼承庭训,随父学书,后为费新我入室弟子。书法豪放洒脱,浑厚劲健,风格独特。所作写意花卉,清新典雅,意味隽永。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大奖,多次被国内外一些有影响的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出版《谭以文书画作品选》、《谭以文书画集》、《谭以文硬笔书法字帖》等。

北京的陈久夙(1975—),原名陈彦丰,字琢峰,斋号一翁逸堂,生于滕县,毕业山科大,现为中书协会员,中国煤矿书协理事,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出版《当代名家大家临·丧乱帖》、《当代书法家陈彦丰书法作品集》、《当代篆刻家陈彦丰篆刻作品集》,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王镛工作室历届学员作品集》编委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百名将军书画展作品集》执行编辑。个人专题片在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网及中国黄河电视台播出。书法力学二王,国画古雅出众,篆刻干净利落。

当然,王学仲与马世晓也是这种类型的书家。坦率地说,这样的分类有一定的交叉性,例如画家书,王学仲也属于这个书家群体,刘繁昌也是。如果在进入实际地撰写中会再深入一些,力争解决这些二栖、三栖书家群体的交叉问题。这一类书家群为什么会放在第一个位置来阐释,因为他们长年不在滕州,但心系滕州,故靠前阐述。

2.领导滕州书法发展风向者——兼谈篆刻和硬笔书法

这类书家群体,既有在滕州,也有不在滕州,较为突出的就是王学仲、马世晓、李华亭、马建军和刘繁昌等人,前3人都不在滕州,后2人均在滕州。

王学仲(1925—),生于滕县鲍沟镇,原名王黾,字黾子,笔名夜泊,号滕固词人,晚号黾翁,室名泼墨斋。1942年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功底深厚,诸体皆善,尤长于行草书,豪放雄健,跌宕多姿,绘画则以山水为主,精于书画理论,著述甚丰,1953年任教于天津大学。出版有《书法举要》、《中国画学谱》、《王学仲美术论》、《王学仲书法论》、《王学仲书画诗文集》、《夜泊画集》等。现任中国书协副主席、天津书协主席、天津大学研究生院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中国炎黄画院副院长、天津画院特聘画师等职。曾提出著名的写经派书论,祈求与碑派、帖学三足鼎立。(参阅《王学仲谈艺录》,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李华亭书法

马世晓(1934—),生于滕县,高中在徐州一中就读,1960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10余年后才补发毕业证。现居杭州,所作大草势如行云流水,洒脱舒放,秀逸多姿,别具风貌,在中国当代书法史上应有其位置。先后任浙江书协副主席,中书协会员,浙江高校书协名誉主席,浙江书协顾问,兼任国美教授。出版专集《马世晓行草二种》、《马世晓草书咏菊绝句22首》等,发表学术论文《张芝草书系列研究》等多篇,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副主编为张其凤)。(参阅李延华的《草之韵——马世晓传论》,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

李华亭(1941—2006),生于滕县,逝世邹城,字荆如,号文宠子,别署凫阳居士,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南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协会员、曲师大书画院院士。原在邹县任职于文化部门,其擅长行草书,颇具特色。擅长作诗,如《舟泊微湖》曰:“又向微湖泊小舟,桃花坞畔作重游。情钟近日无人到,小犬沿堤吠不休。”著作有《凫阳草堂诗集》《凫阳草堂诗存》《凫阳草堂文存》《凫阳词曲》《凫阳联帖》《凫阳尺牍》等。由于邹城据滕州仅有半小时的车程,距离较近,方便往还,所以他对滕州书法的影响也很大。

在滕州现居住者中书法功力深厚而全面者要数马建均(1964—)了。其生于滕州,字横轩,马世晓之侄,研究生学历,中书协会员,中华诗词会员,省印社理事,滕州文联主席,滕州书协名誉主席。曾在山大人教过书,经常去香港等地去办书法篆刻展览。编著《悟首斋吟草》、《马建钧书法篆刻集》(我有此书)、《漱六诗词》等。曾被山东评为“山东十大中青年书法家”。四体书法都很精到,又精于篆刻,不敢说在滕州,除了王学仲和马世晓二先生外,就是他书法最好,但可以说他是滕州篆刻最好的,应该没有异议。近期喜用淡墨书写金文大篆作品,格调很高,草书修炼的线条果敢有力,结构变化自然,实属不易。

在国美进修书法回滕州的七零后杨雯(1976—),在自我修习几年后,在高人指点下拜马建均为师后,始混得风生水起,风头正劲,擅长草书,在全国崭露头角,斩获颇丰。起家于在滕州办书法高考培训班。观其早期书法视频,硬笔书法属于庞中华风格,对怀素《自叙帖》下过功夫。现为中书协会员,中国硬笔书协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书法兄弟团首批成员等。

对于刘繁昌先生集中放在画家书中予以阐述,这里不予展开。

另外,篆刻自身的独立性越来越强,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现在,南艺黄惇教授在招收书法博士的基础上又开始招收篆刻博士,已经毕业一届。马建均出色的篆刻水平,只能在论述他书法时兼及谈及。

对于硬笔书法是不是书法艺术?理论界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但这30多年中国硬笔书法的飞速发展,确是有目共睹的,2000年以后伴随着电脑逐步普及,硬笔实际上的整体书写水平确实堪忧。这股不良风气已经吹入了校园,学生书写水平也不容乐观。所以,中石先生第一位书法博士后王元军教授提出学生能横平竖直的写字都是一种奢望的时候,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可以说,近几十年来,滕州当代硬笔书法发展史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集中性,暂不作为重点,有所简述即可。

3.官员与军旅书家群体

这部分书家大部分不在滕州居住,例如王玉玺、李景、林兆义等人。

王玉玺书法

王玉玺(1939—),生于滕县姜屯,原副省长,任现代中国墨子学会名誉会长、中书协理事、省书协名誉主席等职,参与墨子研究较多,为滕州墨子研究会与其机构的建设出过不少力,著有《墨子六体书法》(此书曾得启功高估评价)。楷书奠基于欧体,真、草、隶、篆、行各体都写得很好。

李景(1930—),生于滕县,大专,上将军衔,喜爱书法,为书法爱好者。建议凡是属于书法爱好者或业余水平,建议可放在最后附录部分——“滕州当代书法名人录”为宜。

记得10余年前的原滕州市长林兆义(1939—)也是一位书家,醉心于书画艺术,楷书很好,腾城小滕国还有其所撰楷书联。其好像学过毛体书法,滕州汽车西站“商品批发市场”据说是他十几年前模仿的毛体,旁边还有他的落款,现在还在。林先生原籍山东汶上县,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现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师、山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市委书记、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省政协常委等职。

4.画家书群体

这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又可分为三类,一是书画兼修者,书法和国画都很好,一类是书法很好,国画一般者,一类是书法和国画都是一般者。如刘繁昌就是书画兼修者,但书法出众者,第三类就不用展开说明了,所占比例更高。

先说刘繁昌、蔡可刚、丁凡夫这3位画家书。

刘繁昌在前“终身成就奖”里有所叙述,这里结合画家书有所展开。刘先生不但擅长书法和国画,还擅长诗词(创作近千首)。书法擅长行草,滕州很多店面与公司招牌在过去近20年里几乎被他和王学仲、马世晓一块书写了个遍。

蔡可刚(1940—),山东微山人,毕业于曲师大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副主任、中日韩新书画家友好联谊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以花鸟画盛名。自幼受其外祖父严熏陶走上书画之路,后投师陈玉圃门下,从事于花鸟鱼虫中国画的创作。书法行楷也很好。

丁凡夫(1934—),生于滕县,字友增,笔名凡夫,20世纪60年代学画,初临《界子园画谱》,后受画家岳样书指教,擅写意花鸟,尤精画梅,画风清丽,雅俗共赏,曾受到于希宁教授,或王学仲好评,有“鲁南一技梅”之誉。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美协会员,滕王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理事,香港国际书画家交流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委员、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名誉顾问,滕州墨子故里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后说书画都不好,懂得皮毛者,这样的人简直多了去了,要么是挂羊肉卖狗肉,要么浅入浅出的样子,严格地说这是书法票友。大部分是要么限于学识,要么限于智慧,所以一直原路徘徊,进步甚微,建议这类书法爱好者可适时转行,也许换一下领域会有另一翻天地。

5.无名书家群体

这个群体我又称“卧龙书法群体”或“隐士书法群体”,这类书家群不同于元朝末年的“隐士派书法”群。关于这类书家群体也很多,则要介绍几位,例如吴永勋、张玉润、苏世全等人。

我的恩师吴永勋(我一直叫吴爷),生卒年不详,应该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我从1993年就被吴爷认作第17个弟子(即关门弟子),一直到离开滕州到济南求学。随后吴爷于2000年到青岛大女儿家颐养天年,2004年在青岛去世。吴爷擅长颜楷,奠基《多宝塔》,文革中他被打断右手,之后就练左手书,也是严谨的楷书。其篆刻属汉白文一路风格,严谨清晰,朱白分明。吴爷擅长中医,可惜我不懂中医,据他说,他攻克中医治疗癌症难关,他的中医学著作我见过,全是用参蝇头小楷写就,自己又蓝布古式装裱。

张玉润,大约50多岁,号张散人,滕州级索镇人,隶草很棒。是我高中读书时认识的。据他说滕州书协刚组建之时叫他去,他没有去。其书临颜志卿、王羲之、孙过庭、文徵明、怀素等大家,以隶书为根基,融合篆隶及楷行草书为一体,自成一家,可谓一绝,难于划入何种书体。犹如舒同书法,各体齐备,只能称为“书体”,不能划分书体之归属。书法以真、行草、隶书为擅长,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书写五种字的体实力派书法家。

苏世全,生卒年不详,滕州十一中老师,中书协会员,前几年去世,早年毕业于枣庄师专(现枣庄学院),隶书和魏碑很好,惜其中融入现代书家气息太多,临帖又不能深入。但其书整体公正入理,极适于初学。有时候也偶尔写写毛体。苏老师喜欢香功,坚持在龙山之上吐纳运行。

当然,滕州当代书家群体类型研究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假若增多一二个类型就基本上避免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叉问题。但画家书就确实不好解决,画得好和写得好的人很多。再者,国画好、书法好、篆刻好、诗词好的“四绝”式人物也不是没有,“诗、书、画、印”四绝式的艺术家和“真、草、隶、篆”四绝式的书法家还是有的。如马建均就是全能型书家。这就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了。

另外,还有枣庄师专(现枣庄学院)的岳石(1940—),因他老家在滕州,所以也一块谈谈。岳石,原名王先仁,原就职于枣庄师专副教授,现为中国现代书画家协会理事,省高校书法研究会副会长,1993年应邀到日本讲学授课。书作被日本著名书家今井凌雪(1922—)、本田耕堂等收藏。他创造出一个崭新画派——哲理画,是一位把生活、人生与画融为一体,有很高精神境界的画家。他毕生学习毕加索、研究毕加索,其国画画风奔放,色彩艳丽,日本人并给了崇高的称谓——“东方毕加索”!

岳石书法

本来,岳石应属第二类书家群——可领导滕州书法风向者;他又是画家,也可列入画家书行列。毕竟滕州这个地级市属于枣庄地区,两地之间距离很近,所以他对滕州书法发展的辐射作用不容小觑。这也是这五类书家群有交叉的又一个有力证据。

岳石又是“学院书家”的代表,陈振濂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提倡的“学院派书法”,是我说岳石是学院书家的主要依据之一,但这里“学院书家”的含义有所伸缩。岳石书法也对日本书法产生影响,日本《东京报纸》全版推出岳石作品,其与王学仲一样是“墙内开花墙外红”。他从颜体中走出,具有自己的特色与风格,横折笔画的断开就是其标志风格的明显体现,后来又有意识地简化字体结构,加粗颜体笔画,具有厚重的意味。

撰写时间:本文撰写于2011年,于2020年修改

(全文共计2.1万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