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电视剧多是东北的「农村出来的讨厌农村」

互联网 2023-03-19 21:04:0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为什么农村电视剧多是东北的「农村出来的讨厌农村」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从2000年后开始,如果说国产电视剧有哪一部作品最长寿,那么由赵本山等人拍摄的农村戏剧《乡村爱情》可以说当之无愧,从2006年开机到现在,《乡村爱情》已经连续拍摄了14季,这种时间跨度甚至超越了很多经典美剧,而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乡村爱情》凭借精彩的剧情和演员,一度收获了全网观众的美誉

与普通的国产电视剧不同,《乡村爱情》的爆火几乎是无法复制的,他没有太过知名的演员、没有宏大的场景、也没有震撼人心的特效,镜头中只有真实的农村生活,老少爷们、家长里短,甚至说它是一部生活类电视剧也未尝不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部剧中充满了烟火气,才让它走入了观众的内心中

《乡村爱情》播出的十几年里,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喜欢这部作品,就连明星李荣浩也多次发文,甚至到最后看到谢广坤就气不打一处来,而《乡村爱情》系列作品,也让全国观众都了解到,什么才是东北农村人民日常的生活状态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网友提出了质疑,此前就有一位南方的观众表示,为什么看了那么多国产农村电视剧,基本上所有的背景都是在东北,最典型的如《乡村爱情》、《刘老根》、《女人当官》等,拍摄地点和人物设定全都在东北,难道南方就不适合拍农村剧么?原因又是为什么?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东北艺术家的功劳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不论是潘长江还是赵本山,出生其实都是东北人,而这一批人又用出色的创作能力将小品带到了春晚舞台上,尤其是赵本山未退出春晚以前,不知道多少人守在电视机前就为了看他的节目,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东北艺术家的奉献,小品也被普及到了全国,而《乡村爱情》这部剧,本质上来说也是编剧按照小品的形式创作的,其中的很多梗和场景布置,都是衍生于小品

2.农村剧的主要演员是东北艺人

作为上世纪农村戏剧最发达的地区,东北自古以来就盛行二人转文化,这种传统表演项目在当地更受到了大量民众欢迎,由此也培养了一批专注农村戏剧形式表演的艺人,比如王小利、小沈阳、潘长江等人,此前都是专业的二人转演员,他们有长时间的农村生活经历,演起农村剧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不会有表演痕迹

3.东北的建筑和天气

与南方的建筑风格不同,东北大部分房屋建筑都更注重采光和舒适,农村的大部分家庭里更是会自带一处院落,这让房子看起来更加宽敞,有利于剧组进行场外拍摄,而且处在北方的城市四季气候变化不大,日照充足,相比较于南方时不时的变脸天气,更加适合长期拍摄

4.东北话的普及范围

最近这段时间,影院上映了一部国产电影名叫《东北转校生》,讲述的是一位东北学生到台湾上学的故事,虽然一个是北方一个是南方,双方的环境、习俗相差很多,但男主角一口的东北话跟台湾学生交流起来竟然没有一点障碍,由此也能够看出东北话的语言艺术有多么强大

事实也证明,在全国范围内,最有喜剧感、普及范围最广的地域语言,就是东北话,而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让东北的农村喜剧成了一大特色,这一点是南方很多农村无法做得到,都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言”,南方的城市有很多语言种类,比如潮汕话、闽南话、广东话,有些即便是常年生活在南方的观众,也很难听懂这些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作者个人来看,东北农村剧之所以在全国盛行,主要还是东北本身的天然优势,不仅有向赵本山、潘长江等一众的喜剧大师,还有热衷于民间艺术的演员,更重要的是,东北人民对于喜剧领域的深挖和发展,这才是独占鳌头最主要的原因

不知在座各位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