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葫芦纳\\「葫芦和福禄」

互联网 2023-03-18 21:04:2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艺术葫芦纳\\「葫芦和福禄」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来源:廊坊云报

廊坊日报讯今年秋天的2020大城葫芦文化创意产业交易会上,很多人的目光被乡村葫芦艺术深深吸引。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臧屯镇九间房村开始大规模种植葫芦,辐射带动周边十余个村街形成葫芦种植加工产业群,一个集葫芦种植观光、文旅研发、交易交流为一体的葫芦艺术小镇呼之欲出。千百年来种地为生的农民,以自己的智慧与艺术充分发扬着中华“吉祥福禄”葫芦文化之美。

艺术葫芦催生文旅新业态

11月18日,走在冬意渐浓的九间房村,街边的葫芦招牌、农家院落里悬挂的各类葫芦、穿梭往来的各地客商,使笔者被一股艺术的暖流包围。九间房于明永乐年间建村,繁衍至今已有486户1894名村民。54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刘向政告诉笔者,他从一记事儿就有各家种葫芦的印象,院子里种几棵,可以吃、可做瓢,还有香油坊里必不可少的“撴香”神器——油葫芦。

村人可能不知道,早在明清时期,以葫芦为载体的工艺品就十分盛行了,清同治年间由民间传进宫城,供皇室赏玩。1995年,村民袁振江在县里古玩市场看见造型各异的艺术葫芦,作为能人巧匠的他想:“这样的葫芦我也能种、能做。”他开始琢磨,八字扣、范制、绾结,并且开始在自家耕地里大面积种植。葫芦可以长成各种形状,还能卖个好价钱,在袁振江带动下,本村乃至三乡五里的群众也开始了艺术葫芦种植。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城县形成了九间房、大流河、韩村三大葫芦种植片区,种植面积3600余亩,葫芦种类30余种,2019年葫芦产业可统计收入达4000多万元。2020年,大城县委、县政府把培育葫芦新兴文旅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大工作举措,重点培育民间协会组织、种植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百位葫芦工匠、千家葫芦电商队伍、万人文化节会,初步规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建设完成集葫芦种植观光、文旅研发、交易交流为一体的葫芦艺术小镇,催生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农民也要懂科技、讲艺术

九间房村葫芦种植领头人袁振江十几年前已经去世,笔者来到同样首批种植葫芦的刘显珍老人家。72岁的他精神矍铄,虽然小学没毕业,但也是个爱琢磨的能人儿,“编筐、织席、修农具,连女人做的织毛衣、纳鞋底,我都干得来。”

刘显珍种着15亩地的葫芦,雇着两个人,儿媳也帮着他,已成为葫芦种植的行家里手。下种、浇水、打药、领秧,多年来的辛苦付出,他把葫芦的性子都摸透了:首先是底肥,不能图便宜,要用有机肥,好肥能保障土壤的PH值达标,不酸不碱。“农民也要懂科技”,别人种葫芦两三年就得倒茬,他做到了十几年不换地。葫芦刚结出来时瓜子、花生大小,长到一定大小时就要勒扎造型了。他有很多奇思妙想,往往脑筋一转就想出一个新造型。

刘显珍家的庭院时不时有批发商光顾,他种植、加工的葫芦最贵能卖到万元。老人表示,大城县的葫芦产业已具规模,但仍需加强品牌打造、包装、推介等方面工作,应该更多地亮相各类展会和公益活动。

离刘显珍家不远是缴艳霞家,她从事葫芦烙画十几年了。她初中毕业,喜爱美术,如今仍为当年没有继续深造而遗憾。九间房是个葫芦种植专业村,她嫁到这里后,艺术热情被激活了,选画绘画、找到合适器型的葫芦烙烫,不但凭此养家,还带着十几个家庭妇女闯出一条致富路。她不仅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还获评河北省民间工艺大师。她告诉记者:“艺无止境,坚持艺术兴趣与追求,沉浸在水墨意境里,真的很好。”

(通讯员 庞永力 刘亮 记者 刘玉静 编辑 李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