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红色文化「汉口艺术馆」

互联网 2023-03-18 12:25:5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东湖红色文化「汉口艺术馆」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山与水的组合,总会引来文人雅士的驻足,他们用诗篇、画作描绘出所见的壮丽,美景与佳作相辅相成,让这些秀美的风景享誉世界。

东湖就是这样一处人杰地灵的宝地,无数名家在此留下了他们关于东湖的记忆,也让东湖的文艺气质更加突显。

如同西湖边的西冷印社聚集众多名家大作一样,东湖边也有这样一处艺术馆,藏着中国传统书画之美,记录着珍贵的红色记忆。

走进去,走进东湖的艺术故事里。

封都山脚下,东湖艺术馆安静地藏在东湖边。一湖之隔,与珞珈山相望,这样一处依山傍水的幽静地,为艺术馆增添了几分神秘的优雅气质。

进入馆内,一幅10米长的画卷占据所有目光。

这幅由画家严家宽所作的《长江三峡》,将三峡流域的蜿蜒曲折一一展现,气势磅礴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于长江之上,直面汹涌波涛。

将《长江三峡》作为入馆第一幅作品,是馆长张然的精心安排。「入馆即见三峡」,他希望把自己对湖北这片土地的深厚热爱展现在参观者面前,引发共鸣。

现任武汉市美术家协会特聘画家、湖北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张然,在2015年寻找到了东湖边的这方净土,让文化的种子在东湖生根发芽。

/ 张然与他的自画像 /

我们在张然的引领下,参观了艺术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名家字画作品,生动的油画、山水画、水彩画和奇石雕塑穿插出现,不断丰富着我们的参观体验。

中国著名人物画家梁岩的代表作《古老的黄河》就被收藏在这里。

这幅画将朴实的农民形象还原到画布之上,精致的面部细节以及色彩搭配,让人贴近感受到黄土地上的风情,回想起最本源的记忆。

厅里挂着湖北著名山水画家萧采洲画的《泸定桥》,描绘出了泸定桥两岸的险峻,将曾经发生的英雄故事中的豪迈与无畏尽情展现。

展品中也有不少与东湖紧密联系的作品。

比如这幅周小燕女士(「东湖之父」周苍柏之女)的画像,栩栩如生地再现这位东湖之女的容貌,这也是纪念周小燕诞辰100周年书画展的展出作品之一。

展馆后院一片小小的花园正对东湖,飞鸟偶尔降落其中,让整个艺术馆又多了一分灵动。

在东湖的山清水秀之中,张然终于为自己几十年的艺术经历找到了最佳归处,将自己的收藏与同好者共赏。平时,张然也会在这里进行创作,与好友交流艺术心得。

聊到兴起,张然现场创作了一幅《紫气东来》图,挥笔泼墨之间,一株兰花跃然纸上,也寓意着这座艺术馆正在为东湖带来更多艺术的生机。

在众多的展品中,张然最珍爱的还是一系列红色文化展品。许多上世纪的珍贵资料,都在馆内完好保存,安静地躺着展示柜中,无声地讲述着那个属于奋斗的岁月。

一本本杂志、一张张宣传版画,将那段先辈们艰苦奋斗的日子生动地展现在每一位参观者眼前。它们在当时,鼓舞了一批批年轻人投身革命事业,如今回看,依旧让人激动不已。

/ 上世纪人民日报合订本 /

展品上的色彩依旧鲜艳,印刷出的语句依旧铿锵,细细品味展品之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时至今日依旧不过时。

/ 各时期宣传版画 /

/ 人民日报合订本 /

展馆最显眼的地方挂着几幅毛主席的画像,展现了各个时期毛主席的风貌,如此近距离的瞻仰,让人肃然起敬。

/ 左:《毛主席万岁》,红海

右:《橘子洲头》,红海 /

收集如此大量的资料并不简单,张然在几十年的收藏过程中不断积攒,才让藏品有了现在的规模。60年代出生的他,切身经历过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让他对这些展品有了别样的感情。

/ 《青年运动的方向,1939年,毛泽东》 /

反复琢磨这些展品,发现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承载,也是对于当时艺术风格的展示。

作品的色彩、风格这些元素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各种因素的碰撞才有了这些生动的历史资料。

/ 《东方红》,1975年 /

这些展品所代表的,不仅是不能忘却的历史,更是专属于中国人的红色浪漫。它诞生于人民之中,又回归到人民之中,被记住,被传承,被永久珍藏。

~

百年东湖,风云变幻。我们无法经历它的每一个瞬间,但还好有这些艺术作品,为我们保留住了当时的记忆。在这东湖边的艺术馆中,感受东湖浓浓的文化气息。

走进东湖艺术馆,走进峥嵘岁月,走进人文东湖。

东湖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