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博物馆日免费开放「大兴区的博物馆」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上海国际博物馆日免费开放「大兴区的博物馆」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每年的5月18日
是国际博物馆日
这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
发起并创立的
每年的这一天
世界各地博物馆都会举行
各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
和方方一起来看看
房山的博物馆吧~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
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让广大观众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鼓励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博物馆文化体验,房山区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门票常年免费,请预约参观!
博物馆日的由来
约在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的特尔费·奥林帕斯神殿里,有一座收藏各种雕塑和战利品的宝库,它被博物馆界视为博物馆的开端。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博物馆只是供皇室或少数富人观赏奇珍异物的收藏室。1880年,英国博物馆学者鲁金斯发表了《博物馆之功能》的论文,强调博物馆应成为一般公众受教育的场所。美国学者顾迪在《将来的博物馆》和《博物馆行政管理的原则》两篇专论中,进一步强调博物馆必须致力于革新教育,开展积极的活动,使之不仅成为专家学者从事研究的场所,而且要成为教育机构的补充设施,校外教学园地。
博物馆日的发展概况
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
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召开大会,针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探讨了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与人类未来的关系。
1974年6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于哥本哈根召开第11届会议,将博物馆定义为“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房山是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十多亿年的自然造化、千百万年的地质变迁,气势恢宏、波澜壮阔,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观;70万年的人类史、5000年的文明史跌宕起伏、绵延不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
房山,集地质文化、历史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一体,宛如一座天然博物馆。
房山区域内
都有哪些
主要博物馆呢?
您这就和方方一起
去参观一下吧~
1.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六甲房村,是地质公园的标志性建筑。馆内设有开篇厅、地史演化厅、地质景观厅、国内外世界地质公园展厅、实物标本厅以及4D电影院和报告厅。馆外设有科普广场、大型标本和地学名人雕塑。博物馆占地面积6.11公顷,建筑面积10000m²,展示面积5800m²。整个建筑顺应自然地势、演绎造山运动、隐喻人类起源、应用地域材料,寓意为“石破天惊”的设计理念。这里是了解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普及地球科普的重要场所。
2.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位于周口店遗址南侧约500米,是展示遗址深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8000余平方米,粗粝、刚毅的建筑外观源于“北京人”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工具——石器。馆藏文物7000多件,展出文物1000多件。博物馆设有临时展览、基本陈列和4D影院,涵盖了科普互动展项、模拟场景、纪念品销售、公共服务等内容。
3.云居寺石经博物馆
云居寺石经博物馆位于北京西南70公里处的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南,始建于隋末唐初,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了五大院落六进殿宇,其特点是“因经而寺,寺以经贵”,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0月对外开放。云居寺石经博物馆共设有历史、佛教、文物、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多个专题陈列。此外,还珍藏有石经、纸经、木版经、佛祖舍利、唐代塔群以及众多文物古迹。其中,馆藏的14278块房山石刻佛教大藏经,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
4.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是一座古文化遗址与文物陈列相结合的历史文化类博物馆,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1990年开始筹建,1995年8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东,坐落在西周燕都遗址的东城墙外,馆区占地18000平方米,展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展出文物数百件,有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漆木器和甲骨等,尤以四座原址保留的墓葬和车马坑为特色。
方方在此特别提示广大游客朋友: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升级改造,暂未开放。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常年门票免费,周口店遗址博物馆5月18日当天免费开放,云居寺石经博物馆正常开放、门票40元/人,欢迎游客朋友预约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