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值得去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预约了不去可以吗」

互联网 2023-03-16 20:27:0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中国值得去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预约了不去可以吗」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要说住在城里的好处,吸引我的重要方面就是文化资源丰富,在这里可以就近享用各种博物馆里的“营养大餐”,如果住在城外,就只能是偶尔吃上一次,谁能经常有心情花上两三个小时的奔波路途,只为到这来“吃一顿饭”呢?实际上,享受文化乐趣和读书一样,经典的读物往往是百读不厌,甚至可以一辈子反复阅览,博物馆、艺术馆、故居等这类地方,就是如此。今天在这里分享一下逛美术馆的一点个人体验。

中国美术馆

美术馆,当然是看画的地方,这里总是有各种名家画作的展览。我最早来这儿,是带孩子来,那时候孩子小,借着熏陶孩子的理由跟着来看画。结果来了之后发现,大人好像比孩子还喜欢这里,不要说这里的画展作品,建筑本身就够看上一看的。

中国美术馆是和“建国十大建筑”前后差不多的时间开始建造的,历时五年才完成。作为国家文化建筑标志,馆额是毛主席题写的,它是中国唯一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这个有琉璃瓦屋顶的楼阁样子的大楼,周边有廊榭围绕,花草树丛疏密相当,雕塑作品近处还布置了休闲长椅,进到院子里面,极为舒适。

中国美术馆院内

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文化公园,不要说进入馆内观赏,院子里的雕塑看一天也看不够,在这里,艺术、文化和历史浑然一体,带孩子上这里来,就犹如到大师家里作客一般,大师的手稿书画,跨越古今,雕塑展出,随意欣赏。

同行参观的书画朋友说,古时候的大户之家,往往少不了书画点缀,并且随季节、节日或者主人特别的纪念日、甚至是主人的心情变化,往往会展挂不同的绘画作品。中国画的好处就是画轴样式,方便收放。并且家里如有贵客好友到访,主人会把珍藏的画作取出,共同欣赏。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公开展览,所以名作大画往往是百姓难以见到的。

《台上》叶浅予

听了这话,我瞬间觉得自己占了好大的便宜,不花钱可以随便看画,看大师名家的书画作品,这不是“免费的午餐”吗?平日大家各种的忙碌,忙孩子,忙工作,起早贪晚,除了一身疲倦的歪在沙发上刷手机休闲消遣,还有什么精神享受呢?中国美术馆是国家唯一的造型艺术博物馆,是国家美术的最高殿堂,为什么不来这看看呢?

一朋友是资深IT工程师,整日在电脑前面编码干活,收入当然不低,住的吃的用的各种的好东西,旅游也去了好些地方,一直以自己优越的新中产样式而窃喜。在这两年的YQ打击下,“完美地”退守二线闲了下来,她开始关注起自己的文化生活,幡然醒悟,北京如此多的好东西,压根不搭理,却非要舍近求远,千里跋涉去旅游,真不知自己为什么。她说美术馆她几次经过这里,都没进去,也不认为这里和自己有关系。可惜吧?

《日出东方》 杨明义在此举办画展作品

我想这位朋友的情况是诸多“文化人”的小遗憾吧?各位新中产,并非是看上去的那样光鲜,996太正常不过了,哪有什么时间精力来这里慢生活呢?如果是喜欢工作还好,但即使再喜欢,如果整日高压紧张,又如何坚持呢?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的话: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其实现实中还有一种,就是他压根不知道自己是在忙着生还是忙着死,只是忙而已。多少人不知不觉中被卷入社会逐流的浪潮中,像一个水珠一样,滚卷其中,成为了这个庞大组织中的一个流水线劳工,不停地忙碌,不停地生产,不觉中自己已经成为了自己加工的一个部件,就这样把活生生的自己物化为了工具,物化为了产品,没有了人之精神。

《 街巷 》 杨明义在此举办画展作品

最近,受YQ影响,一些IT大厂开始裁员,“十年的努力工作,失业只用了十分钟”,这种活脱脱的现实,恐怕是失业者所不及想到的。身边朋友说,要提前二十年想象一下自己失业后能做什么。听着是不是毛骨悚然?事实上,这不是耸人听闻。我身边确实有年薪百万的高管失业,四十几岁的男士,不知道他之前是否想过,可能会出现这一步,问题是,整日忙碌的他们,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他有时间想吗?

走近艺术,不仅可以让生活节奏慢下来,想想自己的前后过往,而且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被艺术所提示刺激人有之其精神,从而不会丢掉自己。并且,艺术还能够疗愈情绪烦恼,再烦再恼,走近作品,就放下了自己,也就无所谓情绪。无论工作是否忙碌,都来美术馆看看吧,就如我的这位朋友,每周一次美术馆,到这里喝杯咖啡,是标配。

《骆驼》 吴作人

如果来中国美术馆,推荐附近的一个餐馆,叫秦川面味道,就在美术馆东街,是那种地道的西北面馆,带子面、凉皮、拉面、炒面等等,还有一些小吃拌菜,好吃实惠。逛累了吃个面,或者先吃了面再逛美术馆,饱眼福饱口福,“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这里还有其它的各种小吃

我的这种随笔,全凭业余兴趣,感谢阅览!如果您喜欢,可以点赞关注,发表评论或私信。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