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哪些海洋文化节庆活动 「海洋节」

互联网 2023-03-13 22:55:40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我国有哪些海洋文化节庆活动 「海洋节」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海洋文化休闲业是基于海洋文化基础上的休闲业态,是海洋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也是滨水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休闲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海洋文化主题公园、海洋馆(水族馆)、海事博物馆(航海博物馆)、海底文化遗产游览、海底酒店(海底餐厅)、各类海洋主题休闲节庆活动以及国家海洋公园的部分内容。海洋文化节庆活动既是海洋文化休闲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海洋城市特色旅游的重点内容。本文将介绍我国部分沿海城市的海洋文化节庆活动。

一、浙江象山中国开渔节

中国开渔节创办于1998年,每年一届,至今已举办了十五届。中国开渔节是以感恩海洋、保护海洋为主题,渔文化为主线的海洋民俗文化类节庆,它以浓厚的渔文化为底蕴,在承袭传统习俗的基础上,通过节庆活动推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广大渔民热爱海洋、感恩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开渔节已经成为宁波市三大主要节庆之一,并跻身国家旅游局十大民俗节庆活动行列。中国开渔节已经成为一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具有浓厚渔文化底蕴的一个海洋文化和海洋旅游节庆活动,也是象山县对外宣传和展示形象的一个平台。

中国开渔节的主题就是"保护海洋,感恩海洋",一直秉承的口号是"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海洋资源是人类生命延续的物质保证,保护海洋是全人类共同要面对和行动的一件大事,开渔节提出保护海洋体现了象山人的一个理念,感恩海洋则是象山53万人民的一个情怀。象山渔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海洋环保志愿者队伍,率先提出了东海夏季休渔的倡议,又提出了延长休渔期的倡议,得到国家海洋管理部门的认同,东海夏季休渔期的时间延长了半个月。

浙江象山开渔节

经过十五年的"精雕细琢",中国开渔节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规模和格局,内容主要包括仪式、论坛、文体、经贸和旅游五大板块,以不同的形式予以生动的演绎和展示。仪式主要有祭海仪式、开船仪式、蓝色海洋保护志愿者行动、妈祖巡安仪式。论坛主要是以中国海洋论坛(象山成为中国海洋论坛的永久性地址)为主。经过七年的打造,中国海洋论坛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界讨论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发展的一个专业性论坛。文体活动以传统文化、民俗特色和时尚元素综合演绎,充分挖掘、整理传统的渔文化和富有民俗特色的文艺精品,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引进举办时尚活动。经贸类主要是借助开渔节这个平台进行招商引资,每年的经贸招商工作都令人振奋,第十届开渔节上共有8个项目签约,8个项目开工,12家企业注册,总投资外资3800万美元,内资9.5亿元。同时,海鲜餐饮在开渔节期间也得到了极大地推动,依助海鲜旅游节,以"美食、美景、美女"为主题积极对外宣传和推广象山海鲜餐饮,打出了"十六碗"等海鲜餐饮品牌。在上海等地举行了海鲜节,着重推广象山海鲜特色产品和海鲜餐饮业。象山海鲜名扬沪杭甬。

开渔节期间,旅游是一个重要方面和内容。每年都设置"开渔之旅"、"海鲜之旅"等相关旅游活动,也专门设置了如百名女记者看象山、百名海外游客看象山等活动,同时,与各旅行社合作,组织游客参加开渔节活动,结合象山港大桥的建造,第十三届开渔节活动期间,在上海世博园内举办了"开渔之旅"启动仪式,影响面很广。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0余万人次。

浙江象山开渔节

东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将渔民的自发仪式上升为一个海洋文化的盛大典礼,集文化、旅游、经贸活动于一体,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渔乡特色。传统的祭海仪式表达了渔民出海平安的祝愿;"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人们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而锣鼓齐鸣、千帆竞发的开渔盛况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数十万游客。同时举办的中国-石浦渔业博览会已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渔业博览会,东海渔场的丰富资源吸引来海内外的众多客商。"中国渔村"使内地旅游者获得海洋文化的直接体验。在"渔乡狂欢节"的热闹气氛中,象山人开展积极的经贸活动,"开渔节"已成为一棵招商引资的"梧桐树"。

宁波的象山半岛拥有800公里的海岸线,象山县是全国渔业大县,捕捞业在当地海洋渔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唤起渔民对海洋资源日趋衰减的忧患意识,教育渔民自觉保护海洋资源,自1998年始,象山县委、县府首创中国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开渔节的活动内容,在改革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赋予体现当代渔民精神风貌和社会文化特色的积极成份。以祭海、放海(放鱼苗和海)、开船等仪式表达政府和社会各界欢送渔民出海,祝愿他们出海平安,满载而归,引导广大渔民热爱海洋,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开渔节以"开渔"为号召,请来四方客人,举行带有"海"字文化特色的文艺活动,利用开渔节这一文艺舞台,演奏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经贸洽谈、滨海旅游、学术交流等推动发展经济的交响曲。

浙江象山开渔节

二、浙江岱山中国海洋文化节

中国海洋文化节是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报社、浙江海洋学院共同主办,岱山县人民政府承办,历时近一个月,活动从岱山海岛的实际出发,按照学术研究和文化娱乐两大主线,面向长三角的游客和专家、学者、大学生,挖掘海洋文化,打造新品牌。

中国海洋文化节分开幕式、谢洋休渔仪式、海洋主题系列学术研讨会、海洋主题特色博物馆开馆(奠基)仪式、海洋文化主题文体比赛娱乐活动及中国海洋文化节闭幕式五大块。文化节开幕式于每年6月16日(东海区休渔第一天)举行,以东海区休渔为背景,以民间谢洋仪式为特色,主要有千帆渔船归港、海龙飞舞踩街大巡游、祭海谢洋、休渔养海等活动。

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节举办于2005年。在首届海洋文化节上举行了中国岱山(国际)海洋生物高新技术论坛、"东亚岛屿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全国政府与海洋管理学术研讨会、中国亚热带海洋旅游--潜力功能和前景学术研讨会、浙江省海洋战略研究会成立仪式暨第一届海洋战略学术研讨会、中国海洋报记者站站长会议、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会议、中国社科院岱山十一五规划论证会等8个研讨会。 文化节的另一大主线文化娱乐则安排了舟山市渔民画艺术活动、全国渔歌邀请赛、全国海鲜烹饪大奖赛和"我为泥狂"--秀山泥浆活动。泥浆活动将在秀山泥主题公园内进行,在此将有别具特色的泥人彩绘,新奇刺激的弹涂船比赛、泥上拔河、背泥郎等泥上赛事及有趣的泥上迷宫游戏,充分注重游客的参与性。

浙江岱山中国海洋文化节

承载千年海洋文化的海洋主题特色博物馆之中国灯塔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二期将在文化节期间举行开馆仪式,中国岛礁博物馆将奠基。为扩大影响,营造节日气氛,还将在开幕式前开展全省风筝大赛、"百名旅行社老总看岱山"活动及大型旅游促销活动,节中还将举办"翡翠岱山"--海洋主题灯会展、海岛风光摄影展等活动,整个海洋文化节历时近一个月。

第二届海洋文化节于2006年6月16日开始,持续到9月23日结束,为期100天。海洋文化节凝聚人们对海洋的共同情感,唤起人们投身爱心护海行动,充分体现保护海洋、休渔养海这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尚举措。期间还有沿海地区海洋贝壳博览会、海洋文化民间民俗踩街表演、全省沙滩风筝邀请赛、秀山泥浆节、中国东海海鲜美食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三届中国海洋文化节于2007年6月16日至7月16日在岱山县举行。以"弘扬海洋文化,实现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分五大块:开幕式休渔祭海大典、沿港踩街巡游活动、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论坛暨长江三角洲海洋文化研究交流合作会、海洋文化广场系列文艺晚会、闭幕式第三届"我为泥狂"秀山泥浆节。

第四届中国海洋文化节于2009年6月16日举办,以感恩海洋、休渔谢洋、祈福平安、人与大海和谐相处为主题,主要由祭海谢洋和歌舞谢洋两大版块组成。祭海谢洋版块分点燃祭火、恭请龙王、敬献供品、恭读祭文、谢洋放生等13个程序,整个祭祀活动,庄重大气,方式原始结合现代,场面宏伟气派,给人以心灵震撼。

浙江岱山中国海洋文化节

三、中国嵊泗贻贝文化节

中国嵊泗贻贝文化节由中国海洋报社和浙江省旅游协会主办,嵊泗县人民政府承办,历时两个月。其间还将举办全国海岛县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研讨会、国际贻贝大菜演示及品尝、海乡风情摄影展、贻贝之乡与渔民画之乡游、墙体渔民画邀请赛等充满海岛特色的活动。

2006年7月18日,第三届中国嵊泗贻贝文化节开幕式暨全国海岛渔乡风情汇演在嵊泗基湖沙滩举行。贻贝文化节的举行,既是嵊泗繁荣海洋经济、弘扬海洋文化的一大盛事,也是全国海岛县展示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风采、共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嵊泗县委、县政府本着为渔民办节、为旅游办节、为环保办节的宗旨,先后举办两届贻贝文化节,为推进渔民双转、丰富旅游内涵、提高人们海洋生态环保意识、繁荣海洋经济、弘扬海洋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给全国海岛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嵊泗贻贝文化节

四、中国青岛海洋节

1999首届青岛海洋节是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旅游局、市科委、市科协、市体委、青岛港务局、市海洋与水产局、市财委、市广播电视局、市政府调查研究室、青岛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市南区政府、崂山区政府等部门和单位承办。首届青岛海洋节主要活动设计为八大板块二十三个重点项目:开幕式、海洋文化娱乐、海洋科技、海洋体育、海洋餐饮、海洋旅游、海港与城市、闭幕式。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节养节"的办节思想,海洋节重大活动的策划及承办方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企业参与。

中国青岛海洋节作为青岛市的重要节庆品牌,是以海洋为主题的节庆活动,举办时间定在每年的7月份。中国青岛海洋节依托海洋风景带,发挥青岛"中国海洋科技城" 的优势,活动内容涵盖了开幕式、海洋科技、海洋体育、海洋文化、海洋旅游、海洋美食、闭幕式等几大板块数十项活动。

青岛海洋节创办伊始,就以"拥抱海洋世纪,共铸蓝色辉煌"为主题,以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实现人类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倡导科技创新、发展海洋经济和国际间友好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积极不懈的努力。

中国青岛国际海洋节

第二届中国青岛海洋节于2000年7月12〜31日举行。此次海洋节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洋城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品位,全面展示青岛海洋资源、海洋科技、海洋产业的雄厚实力和地区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突出国际性、群众性、增强全社会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现代科技应用意识,加快海洋科技向海洋产业转化,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青岛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促进青岛旅游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主题口号是“拥抱海洋世纪,共铸蓝色辉煌”;吉祥物为斑海豹“洋洋”。设开幕式、海洋科技与产业、海洋文化、海洋体育、海洋美食与购物、海之情旅游节与海滨旅游、闭幕式七大板块,设中山公园中心会场和中苑海上广场、电视观光塔及田横岛度假村3个分会场,主要活动50多项,具体项目120多个。海洋科技与产业系列活动是本届海洋节的重点与亮点,其中首次举办的“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系本届海洋节的灵魂。期间,共接待参节市民及海内外游客总数达200万人次,其中来自国内游客近100万人次,海外游客3万多人次。

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学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室等单位承办。论坛是本届海洋节的灵魂,主题是近海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工程院27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官员,美国、韩国等国家的海洋专家,中国各沿海城市海洋科研单位及香港等地的代表共250多人参加了论坛。

中国青岛国际海洋节

五、青岛田横祭海节

祭海节是一个因自然崇拜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最著名的祭海节是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村的传统祭海活动,通称"田横祭海节",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祭海节。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打鱼了。

2006年,田横镇将祭海活动正式定名为"田横祭海节",第一届田横祭海节提出"人海相谐,兴我家邦"的节庆主题,并调整了新的办节思路:"一年一祭、三年一节,官办示范、民办主体,高点定位、持续发展",旨在"还节于民",由渔民自己办节,将节庆适时沉淀,避免人为痕迹和现代商业成分损伤节庆的本身价值。

2009年,第四届田横祭海节由即墨市政府主办,田横镇政府承办,通过进一步突出"人海相谐、兴我家邦"的节庆主题,让田横老百姓当主角,着力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祭海活动。2010年,第五届田横祭海节将由民间自办,分别于3月13日日和18日在青岛市田横镇黄龙庄和周戈庄村举行,真正做到"还节于民"。

青岛田横祭海节

2019田横祭海节迎来十年节点,通过深挖文化内涵、注入蓝色基因,精彩活动全面提档升级。活动期间,“文旅融合”“经旅融合”“时尚娱乐”三大板块协同发力,除了原汁原味的原始祭海民俗,还有“鲜美田横”旅游特色产品展、“文化即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璀璨星空”田横祭海广场灯展山东省美丽月滩海洋风筝邀请赛等中外游客喜闻乐见的20项精彩活动,别具一格的六大祭海亮点正式开启“田横”时间。

特色地标产品品牌化,“田乡物美”乡村振兴田横特色产品展示区上,田横海参、田横糈糕、田横祭海大馒头、田横赤贝等“田横名吃”悉数登场,即墨老酒、蓝村大米、鳌福绿茶等即供产品也借助节庆品牌影响力进行推广;节会形象实物化,吉祥物海娃贝贝,领衔卡通化的螃蟹、鱼、虾、海参等五福吉祥物现场吸引不少年轻人了拍照留念。同时,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海洋文化民俗博物馆开馆,“田横记忆”老物件征集仪式正式启动、“山海风情,大美田横”摄影大赛开拍、即墨旅游产品发布、2019中国田横祭海纪念邮票首发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给市民奉上精彩文化盛宴;参与主体多元化,社会各届借助旅游节庆品牌的影响力,推广产品,展示风采,招商引资,为奉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典而倾情奉献。

近年来,田横度假区拉长节庆产业链,打造节庆旅游新亮点,深入推进乡村旅游,与“三农”深度融合,以田横祭海民俗、十里月滩、宝湖马术小镇为依托,打造了“茶马果道”“海鲜乐途” “祈福养生”三条旅游线路,“大义田横”文旅品牌已全面打响。花溪谷、馨海果岭等田园综合体发展,“能图·田横民宿” “东海客栈”等民宿经济发展,培育颐晟泰等“共享农庄”新业态,沙滩文化节、马术比赛、帆船比赛等节庆赛事,丰富了田横度假区节庆旅游的新业态,构筑起“北纬36度”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

青岛田横祭海节

六、三亚国际海洋文化节

三亚国际海洋文化节主要包括海洋文化、海洋经济、美丽经济三大板块。其中,海洋文化板块将在海洋文化论坛、诗书画作品展等文化活动中得到体现;海洋经济板块则通过举行海洋产品博览、国际游艇展、海洋旅游推介等活动来演绎;美丽经济则包含有"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小姐形象大赛、文艺晚会等。

三亚国际海洋文化节由三亚市政府主办,"首届三亚(国际)海洋文化节"于2010年12月17日至21日在三亚举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小姐形象大赛是本届海洋文化节一大亮点。主办方在北京、大连、青岛、成都、海口设立分赛区海选。活动举办期间,组团乘游艇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由三亚始发赴广州、厦门、泉州、扬州等地,再返回三亚。此次文化节,主办方除举行一系列精彩活动之外,还将推出海洋节的主题歌《海洋之歌》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小姐形象大赛主题歌《美丽之路》。

三亚国际海洋文化节

七、福建(闽南)海洋文化旅游节

“福建(闽南)海洋文化旅游节” 在厦门、泉州、漳州三地举办,主题口号为:海峡西岸,欢乐海洋。届时,闽南厦、泉、漳三地市推出最具特色的海洋旅游项目,以三市共有的闽南风情、乡音乡韵、海洋、海峡、海岛、沙滩等人文和自然资源等,整合成海洋文化旅游盛宴。闽南从东山湾到惠安崇武一带,拥有南中国海岸最美丽的沙滩,可与海南岛相媲美。闽南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内涵。

福建(闽南)海洋文化旅游节以向游客和市民推介闽南特色的海洋资源为主旨,让游客享受闽南的阳光、沙滩、海浪。海洋文化节还是一次极好的旅游产品推介活动,融合大手笔、大开发的旅游理念,让厦、泉、漳三市的旅游业者整合资源、融汇市场。海洋文化旅游节定于每年十一黄金周举办,活动内容分为厦门篇、泉州篇、漳州篇。共有“蓝色畅想”、“温馨鹭岛”、“激情鹭岛”、“海鲜美食”、“欢乐闽南行”、“泉州惠安女情”、“刺桐风情”、“温陵女子南艺坊”、“激情漂流”、“定向越野”、“皮划艇赛”等10多个系列。另有厦金两岸焰火晚会,游艇会及航海文化交流,滨海火山地质奇观研讨会,旅游商品博览会,海上田园体验,国际海上独木舟邀请赛,顽石航海俱乐部游艇码头竣工,泉州“海丝”文化展,海岛定向越野赛,海洋生态观鸟活动,帆船、皮筏艇大赛,海岛生存挑战赛,沙雕赛等。活动地点主要分布在厦门环岛路、刘五店、大嶝岛,泉州崇武古城、石狮黄金海岸,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长泰漂流基地等活动。海洋文化旅游节采取三地市轮流坐庄的方式进行。  

福建(闽南)海洋文化旅游节

八、福建平潭沙滩文化节 

福建平潭沙滩文化节在平潭岛龙凤头海滨沙滩举办,沙滩文化节以海洋沙滩为主题,展示海洋渔耕文化。沙滩文化节最具特色的是沙雕园,在沙雕园区入口处有以“麒麟”为吉祥物的彩色沙雕,30多座组合沙雕与单体沙雕涵盖闽台历史、平潭文化、两岸风景名胜及标志性建筑物,五座大型组合以恢弘气势呈现在广大游客面前。观赏沙雕,在海边嬉戏,自己堆沙雕,拍照留念,游客以自己的方式在这浪漫的沙滩上狂欢着,尤其在以美人鱼、麒麟、妈祖等为题材的沙雕作品上,一些游客迫不及待的驻足参观、拍照留念。

福建平潭沙滩文化节

沙雕艺术活动划分为主题沙雕区、企业沙雕吧和文艺活动区, 沙雕总用沙量1.5万立方,主展区约100亩;沙雕主体作品采用组合沙雕与单体沙雕相结合的布局规划,分三大主题园区,分别为《和谐海峡》《海西风云》《共同家园》三部曲。在隆重的开幕仪式之后,当晚还举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来源于明代戚继光军事演练阵势的平潭藤牌操、平潭民乐十番伬等具有平潭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格外引人注目。

沙雕艺术节结合原汁原味的台湾海峡音乐季,开展沙雕时尚旅游,彰显海洋文明,拓掘平潭资源和地域文化内涵。不仅首次制作彩色沙雕,还首次通过沙雕艺术形式展现两岸著名风景名胜及标志性建筑物,融合本土文化,展示神秘诱人的海洋渔耕文化。作为旨在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平潭岛,沙雕园区呈现出浓厚的两岸文化交流氛围,还生动展示台湾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特色建筑、地形地貌等,吸引了众多游客流连其中,特别是高达10米的妈祖雕像旁游人如织,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

福建平潭沙滩文化节

九、全国各沿海城市的妈祖文化节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道教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妈祖节,相传农历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分别是妈祖的诞生日和忌日。每到这两日,数以万计的海民都来朝圣妈祖。相传妈祖俗名默娘姓林,出生于宋朝(或曰五代末年)福建省兴化郡莆田县湄洲岛,一出生则不哭不闹,因而取名为默,小名默娘,因此又称林默娘。自北宋开始神格化,被称为妈祖并受人建庙膜拜,复经宋高宗封为灵惠夫人,成为官府承认的神祇。妈祖信仰自福建传播到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并向台湾、琉球、日本、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地传布,上海、南京以及山东、辽宁沿海均有天后宫或妈祖庙分布。目前我国各沿海城市举办各类妈祖文化节,节期有拜妈祖、妈祖文化研讨等活动。

妈祖文化节属于海洋文化节庆活动,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颂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每年的3月23日为妈祖文化节,举行的祭祀活动形成了独特又浓郁的妈祖文化,平时就有不少人前来进香或观光,而在3月份更是人山人海,香火旺盛,其中不乏台湾赶来进香和探亲团队。两岸还经常共同举办妈祖文化节,为第三产业做出了贡献,促进了两岸文化的发展,在和平之路上更进一步。

十、大连海洋文化节

大连三面环海,海域广阔,岸线曲折,岛屿星罗棋布,拥有全国1/10的海岸线,海岛541个,海洋生物种类多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2020年4月,大连出台了 《加快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的海洋中心城市,海洋经济增加值比2018年翻一番。为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弘扬生态保护理念,大连市连续举办海洋文化节,第四届海洋文化节于2020年“6·8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正式展开正式启动。

活动分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上活动在大连市自然资源局、大连海洋大学等网站及公众号线上共同展开。市自然资源局集中推送一批海洋生态保护的优秀科普文章,开展题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辽河口滨海湿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线上直播报告会。全市各涉海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等部门积极响应,共同倡议“携手保护海洋生态,争当海洋环境保护者”,同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其中:大连海洋大学 开展线上系列活动,包括海洋论坛党课、“创意海洋 保护蓝图”绘画设计大赛、学生微课堂、知识竞赛等;辽宁师范大学 组织“6·8海洋日”征文大赛;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开展赠阅海洋环保科普材料、线上“云环保”宣传、环保公益行动等活动;生命奥秘博物馆 举办巨鲸传奇特展“6·8海洋日”专题直播活动。

线下活动自2020年6月7日启动,至11月30日闭幕,围绕海洋文化、海洋科普、海洋体育、海洋产业、海洋旅游、海洋美食、海洋保护、海洋科技八大板块开展十一项系列活动。活动紧扣2020年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弘扬海洋精神,传播海洋文化,形成全民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大连建设海洋中心城市提供文化推动力。海洋文化节突出市民参与、全民互动,举办大连市首届“海洋文化、海洋科普”百名自愿讲师进百校活动,旨在提高大连市广大幼儿园、中小学、高校及市民的海洋文化素养,传播海洋科普知识,增强与提高全社会的海洋意识。举办大连市第二届 “最美海洋人物评选”、 大连市第二届“百名海洋环保小卫士”、大连市第二届“百名海洋小天使”的评选活动。通过全民互动性的海洋嘉年华、旅顺沙滩24小时主题晚会、海洋食材制作大赛、海洋书画大赛、船只手工制作大赛、海产品网络直销、大学生航海挑战赛等系列体验类活动,凝心聚力,共同提升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

大连海洋文化节

作者(金潮):中国滨水休闲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市场学会滨水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游艇盛典执行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