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的三个重要问题 与大家交流探讨「书法的问题」

互联网 2023-03-13 21:41:5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关于书法的三个重要问题 与大家交流探讨「书法的问题」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今天要和大家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什么是中国书法艺术文化

我在前期的视频和文章中提到,据《中国书法史》第一卷[先秦 秦代卷]的开篇引言中已经明确说到,中国书法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这也是广大书法爱好者都能认可的定义,那么既然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我们普通人写的字是不是书法呢?那么我们首先就需要明确这个概念,写字与书法的关系。现任书协主席孙晓云说:写字不一定是书法,但书法一定是写字。对于这句话,我是非常的认可的,为什么呢?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深刻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及其这句话的涵义,其实这是一个低层次与高层次的问题,我今天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我们再次用做饭来举例,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怎么老是用做饭的例子啊?我可以告诉你,因为这个例子既简单易懂,又非常贴切,让人一看就明白,我不想举一些比较高深的例子,那样会让大家看得一头雾水。

其实写字和书法的关系就比如是家庭中做饭和酒店做饭的关系。普通家庭做饭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解决饥饿。而在酒店做饭的目的是什么?不仅是解决温饱,还起到品味美食、交流情感、解决问题和社交的功能。一般家庭做饭都是为了吃饱,对于造型、名称、过程和饭菜色泽、香味不太重视,最重要的是味道好,下饭能够吃饱就行。但是饭店不一样,不仅要求味道,而且要颜色、造型好看,名称也要霸气或者别出心裁,对于做饭中刀功,用料和食材都有所要求。那么大家应该明白了吧,普通家庭做饭只是简单地解决温饱,这就是写字,酒店做饭不仅要解决温饱,还要色、香、味、形和名称具备,这就是书法。无论写字还是书法,都必须具备一个基础的功能,解决温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广大家庭已经不满足于仅仅解决温饱的问题了,在家中做饭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做的饭菜已经不比酒店差了,比如很多年轻人(尤其是一些女性同志)在家中研究厨艺。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以前很多人写字只是起到满足于工作需要,传递信息的作品,而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普通人的文化需求也提高了,因此好多的写字已经演变成书法了,这就是写字与书法的关系。写字就是简单的工作需要,传递信息等简单的功能,而要把字写得好看,写得美观,写得有意境,有艺术性那就是书法。

那么什么是书法艺术呢?把一桌的饭菜做得大家都爱吃,不仅尝起来美,而且闻起来香,看起来颜色、造型、搭配协调,这就是艺术。而南方人喜欢吃米和甜食,北方人喜欢辣和面食,四川、重庆喜欢火锅,山东喜欢大葱等全国各地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爱好,融合起来就是饮食文化,对于书法也是同理,你喜欢楷书,他喜欢隶书,还有喜欢行书、草书和篆书,并且在此过种中衍生出很多的变种书体,如汉简,如魏碑,这些书法历史和书法事件组合起来,这就是书法文化。

第二、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书法文化

那么既然明确了中国书法,书法艺术和书法文化的涵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书法文化呢?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四个字:守正创新。有一个原则我们必须遵守,就是必须能够认识,必须以汉字为核心。守正就是要继承,不仅要继承前人的主流思想和书法理念,也要尊崇古人的书法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基础,因为这些才符合大众的审美。这是传统,更是优秀的传统。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探索一些新的方法和路子,在探索创新的同时,要充分吸取同行、书法爱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反馈的情况不断修正自己改革创新的方向。因为改革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出书法的美感和艺术性,而改革创新最终的受众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有的人说,丑书不也号称改革创新么?对于这点,我不认同。我们还用做饭和饮料来举例,我们知道一种食物和一种饮料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经常会以一种新的口味新形象来出现,在食物和饮料发展的过程中就有很多的创新,比如烹饪的手段,以前用柴火,现在用煤气灶,以前饮料只有汽水,而现在饮料花样、口味多种多样,但是无论如何变,也无论如何创新,都必须坚持一个标准,那就是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口味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饮食习惯。而丑书的创新我们也用做饭来举例子,乱书就像是做饭不管什么口味,所有的佐料齐上阵,这叫创新么?吼书的孩儿体所谓的雅趣就是所有佐料都不加,原生味的,连原始人都会用火烤。而射书呢?就是我们做饭不用米面,用油炒石头,水煮木头。盲书和人体书呢?就是闭着眼睛做饭,结果菜在锅里,他把油盐倒在地上炒,还能吃么?所以说,守正创新关键是守正,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慢慢探索,探索的结果得到大众认可的是创新,只有自己认可或者两个三个人认可而大众不认可的那就不是创新,那就是胡搞。

第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书法文化

中国书法发展到现在,不知道大家考虑过没有,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书法,需要什么样的书法艺术,需要什么样的书法文化?面对这个问题时,我相信大家都很迷茫,那么我今天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在这里也只是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那么既然书法能够称之为艺术,称之为文化,就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我们需要能够带来美感的艺术。我们知道,艺术通常能够给人带来美感,让人在视觉上,情感上带来愉悦的感觉。而书法既然上升为艺术,必然也具备这种特点,让人赏心悦目,通过书写或者欣赏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二是我们需要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艺术。任何一个时代都具有时代的特征,好的艺术不仅能够体现美感,还能通过作品本身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也可以说,艺术通常都是反映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的艺术不同,比如诗歌艺术,李白的诗反映的是盛唐的富庶,杜甫的诗是反映没落唐朝人民的疾苦。王羲之的兰亭是反映晋代的士大夫阶层的闲情逸致,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体现了失去亲人的癫狂,唐伯虎的桃花帖是反映了才子的风流不羁,苏轼的赤壁赋是对英雄的感叹。而当今时代,我们需要反映的是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需要反映的是我们虽然身处安乐的环境,仍然会忆苦思甜,居安思危,怀念英勇的先烈和前辈们为我们的祖国所做出的贡献。这也是每到一些重要节日和纪念日通常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的原因之一,因为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从内容中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特征。还记得建国初期的那些红歌吧,洪湖水浪打浪,打靶归来,南泥湾,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经典影视剧上甘岭,地道战,高山下的花环,二十一世纪的红海行动,人民的名义,战狼等。还有一些小品,相声等更能反映时代的特征,比如黄宏和宋丹丹的超生游击队,姜昆和冯巩的小偷公司以及赵本山奥运火炬手,不差钱等等。所以说,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面镜子。

三是我们需要能够发人深思,给人启迪的艺术。好的艺术还能够发人深思,给人启迪。相信大家都知道郑板桥的两个经典传世作品,一个是墨竹图,一个是一件书法作品:难得糊涂。这两幅作品的寓意我想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吧,只是简单的一幅画和一幅字么?肯定不是。一个是让人体会到什么是高风亮节,一个是让人们知道平时的为人处事应该怎么办?当然除了书法,音乐、摄影等艺术都有这个功能,一张叙利亚儿童在美国大兵面前举起双手的照片,让多少人看得泪目?一首父亲听得让多少儿女心伤?这都是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