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画院副院长名单「广州画院院长」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广东画院副院长名单「广州画院院长」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广东省美术馆党支部书记 、馆长、副馆长名单(附美术馆概况)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党支部书记 、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全国美术家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馆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13年被评为广州美术学院教学名师。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物。
曾参与策划“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东优秀美术作品展”(2019年广州)、“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2018年北京、广州、深圳)、“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17年北京、广州、深圳)等多个全国性大型展览。其策划的第六届广州三年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2018年广州)、“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年广州)、“七号空间——广东美术馆青年艺术家学术提名展”(2017年至今,广州)等系列展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邵珊
广东美术馆副馆长。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系。曾从事博览会等大型商业会展设计工作七年,多次荣获国家级博览会设计奖项。进入广东美术馆工作已二十年,从普通设计师开始,历任展览部主任、馆长助理,现任广东美术馆副馆长。
胡锐韬
广东美术馆副馆长。
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文物博物副研究馆员。200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曾在广东省博物馆陈列部、办公室、省流动博物馆等部门任职。2019年9月任广东美术馆副馆长。
附:广东省美术馆概况
广东美术馆是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造型艺术博物馆,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文化事业机构,于1997年11月28日落成开馆。2011年6月29日起免费对外开放,同年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共设有12个展厅,展区面积8000平方米,户外雕塑展示区面积5000平方米。其总体设计和布局体现出与美术馆功能性质的统一性。

【功能】
广东美术馆具有包括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服务六大功能。从功能的总体把握上讲,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学术功能形象,二是教育功能形象,三是休闲功能形象。广东美术馆努力打造并体现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功能特性:一是学术功能形象,以开放性的国际视野和严谨的美术史态度开展工作,在多元的学术氛围中确立起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主张;二是教育功能形象,通过视觉艺术、展示方式以及互动手段渗透于观众的参与行为之中,使其潜移默化获得美育熏陶;三是休闲功能形象,通过优美的环境和典雅的艺术气氛,以及所提供的服务项目,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文化休闲场所。

【学术】
广东美术馆以“中国近现代沿海美术,海外华人美术,中国当代美术”作为学术研究和收藏的方向,围绕立足本土、关注国内、加强国际交流的思路,强调“沿海性”与“当代性”。广东美术馆坚持以自觉自主的学术意识,以开放、多元的学术态度,既注重对现代美术的研究和展示,也重视对当代艺术的关注,把历史与当下、本土与国际的文化精神以艺术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观众。在艺术形式及种类上,注重传统形式如水墨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在当代语境中的发展和转换,同时又关注到装置、影像等新形式,使藏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和总体特点。
广东美术馆已收藏作品3.6万件(套),并致力于将艺术品投放到历史的或社会的语境中去考察和审视,多角度激活藏品资源。近年来,广东美术馆通过对藏品进行历史性梳理、挖掘和研究,策划了多种形式的馆藏精品展和美术大家展,包括2013年的“风•雅•颂——广东美术馆开馆十五周年馆藏精品展”、 2014年的“甲午•甲午——百年强国梦”、2015年的“大道之道——赖少其诞辰百年作品展”和“世纪对话——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学术论争”以及2016年的“我爱阳光与花朵——郑爽作品展”和“艺圃开荒——从赤社到广州市立美术学校”,都反映出了广东美术馆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和广东美术的关注。
广东美术馆在弘扬本土美术和传统文化的同时,创立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广州三年展”和“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等文化品牌,并不断创新和丰富其展览模式和学术主张,以更大的开放性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时,广东美术馆还以国际化的视野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国际论坛,如2016年成功举办“当代语境下的多位思考——广东美术馆2016策展人论坛”, 在沟通与对话中达到了资源共享的最大化,以构建与时代相适的策展机制,共同推动中国艺术的发展和美术馆建设。

【服务】
广东美术馆努力营造悠闲舒适的馆内环境:馆内设置了休息区、阅览区、开设了“广东美术馆人文图书馆”,依托特色藏书和资源,进行不同种类艺术形式的展示,使观众可获取更多的艺术资讯,提升公众艺术素养。还组织讲座、导览、工作坊、“与艺术家一起看展览”、“美术馆课堂”、墙外美术馆等一系列公教活动,帮助观众感知作品、认识展览、体验艺术。
广东美术馆为实现艺术走向大众的理念,在艺术的展现空间上也进行了多重探索,尝试走出美术馆,让艺术回归社会,公众乐于参与艺术活动,艺术品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完美结合,从而实现艺术展示由单一空间向多元开放空间的转变。
来源:广东省美术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