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走在文坛上的女子是谁「著名女作家」

互联网 2023-03-10 21:41:2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一个行走在文坛上的女子是谁「著名女作家」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写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袁爱华

作者 常平安

近来,有个老画家陈玉莲先生打电话说,有一位女记者想采访我,并介绍说她文笔很好,人很实在,做事很执着。我本人并没有什么值得采访的,但对于文人雅士的造访,尤其是这样的一位人物到来,我内心还是十分欢迎的。

见面之后才知道,我们曾经在一次画展的宴会上见过面,她对我的印象是:中途退席。我对她的印象则是:很个性,很自我,敢于大胆地介绍自己,介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袁爱华人物照片

此次再见,知道她的名字叫袁爱华。她本来是采访我的,后来闲聊中竟莫名地转换了彼此的身份,从她采访我,变成了我采访她的一个局面。因为结识眼前这个小女子后,我知道她在实施一个近于宏伟的计划,她正在开始撰写第二册《中原名人访谈录》。

袁爱华采访途中留念

打开她的第一册《中原名人访谈录》,里面一篇篇、一个个她所概念的“名人”跃入我的眼帘,有的我认识,有的我不认识,有的名副其实,有的名不副实,总之,由于她所了解的空间有限,对有些自称或庸人们俗称的“艺术家”、“大师”之类还判断不准,从而影响了这本书的含金量。

我是个直爽的人,性子直,又是搞书画评论的,还办过美术杂志,算是有些经验,便直言不讳地讲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感觉爱华是个倔强的女子,但对我一连串质疑的话语,她却表现出异常的平静和谦恭,像个听话的学生,这不能不让我对她的内涵产生了许多敬意。同时,也对自己刚才翻阅书籍时对书中人物近乎苛刻的要求感到过分,不过,又一想:谁让我们对自己所钟爱的事业那么真诚,那么执着呢?

挑剔归挑剔,但在采访录的背后,谁会知道袁爱华付出了多少心血,有过多少辛酸,受过多少白眼,遭到多少冷遇呢?可以说,有时用“出力不讨好、好心没好报”来形容丝毫都不过分。然而,我们就是做文字工作的,是自己选择了这项工作,这项事业,没有人逼我们去做,我们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当然,我们选择了做文,虽然没有当年鲁迅先生的“为民请命”般伟大,但多少也应该有一点“殉道者”的精神。想到这儿,那一切苦辣酸甜都是值得的。

袁爱华是个平凡的女子,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她的计划在不停地运行中,在《中原名人访谈录.艺术人生》书稿全部结稿时,据爱华讲,通过我对她的指导,她在后来的采访中严格了许多,无论是对采访对象的遴选,抑或专业文字的表达上,都较之前考究了许多。

第一册中原名人访谈录

我翻阅了此书墨稿,事实也是如此。我很高兴,相信袁爱华会越做越好。还应说明的是她把对我初步了解的内容写成了《慎独》一文,并收入到此书中,我感谢她对我的抬举。她委托我为这本书写序,为表谢意,便把我对她的浅显认识写成此文,权且为序。

作者 简介

常平安 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郑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