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已死是什么意思「文学已经彻底没落」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文学已死是什么意思「文学已经彻底没落」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8月17日,中国作家协会公示2022年会员发展名单,拟发展会员994人。其中,著名作家贾平凹之女贾浅浅在拟发展会员名单中。
因其部分作品被指文学水平不高,引发网友争议,质疑中国作协的会员入选标准。
中国作协工作人员回应:
944名拟发展会员,
均是按照程序进行评审上报。
网友质疑的问题,
将会记录核实。
公示结束后,工作人员将把公示期收到的情况,以及核实的情况,上报中作协书记处,开会确认之后公布正式名单。
资料显示,贾浅浅出生于1979年11月,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著名作家贾平凹之女。出版诗集《第一百个夜晚》、《椰子里的内陆湖》。
贾浅浅加入中作协引争议,其父贾平凹并非主因,网友主要质疑的是她的创作能力与备受诟病的“浅浅体诗歌”。
“模仿浅浅的诗”成热门话题
@侠客岛等参与
2021年初,作家贾平凹之女、诗人贾浅浅的诗作引起争议。
新华社当时发表评论:“尸字头”入诗,或可自赏,莫付流觞。此前,《文学自由谈》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文章,作者唐小林批评贾浅浅的诗歌是“回车键分行写作”。
“这种白开水似的‘浅浅体’诗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把无聊当有趣,把废话分成行。”
贾浅浅
2021年2月3日,在微博上出现了#模仿浅浅的诗#这一话题,包括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账号等多个认证用户,纷纷发模仿帖。
认证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账号”的@侠客岛 发布了一首“诗”:
“收到/好的/明白/已发——《我和我的领导》#模仿浅浅的诗#”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湖南高院 这样模仿贾浅浅作“诗”:
“开庭/举证/质证/辩论/陈述/合议/休庭——《我和我的合议庭》#模仿浅浅的诗#”
不少网友也纷纷模仿“浅浅的诗”。截至当晚8时许,微博话题#模仿浅浅的诗#阅读量已达379万。
“减肥/管不住嘴/失败/后悔/再减肥/无穷无尽——《论减肥的那些年》”
“从前/我不会写诗/自从/我学会了换行/现在我会了”……
有人抬出鲁迅、莫言
为贾浅浅站台
“浅浅体”走红后,多位业内人士对她的诗作进行评价,所持观点各有不同。
文学评论者卢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贾浅浅的文字是颇有灵气和个性的,她拥有诗人的天赋和能力,把文学变得更加感性、可视化。”
在卢辉看来,人们应该更多将目光放到贾浅浅的文学创作,阅读她的全部文学作品,而不是聚焦于几首玩笑一般的“打油诗”。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彭敏,同年2月3日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以鲁迅和莫言的诗歌举例表示:
“长期创作的人,谁一辈子只出精品,不写几首庸诗、烂诗或者游戏之作?”
而在《文学自由谈》发文批评贾浅浅诗作的作者唐小林称,对于贾浅浅的诗:
“希望文学的交给文学,让读者自己去评判。”
这件事其实不简单是贾浅浅的诗写得怎样,而是暴露出令人细思极恐并且大行其道的文化圈“潜规则”,即:
文化圈不讲规则,而是更重“裙带关系”和“圈子文化”;
优质的文教资源表面上对大家公正公平,暗里却是:
只要你有够硬的关系,
期刊著作随便发,
各种大佬给你抬轿,
奖项随便拿,
高校随便进,
会长、主席、教授随便当。
贾浅浅爆红
谁是幕后神推手?在贾浅浅没被冠以“尸字头诗人”之前的30多年里,没人知道她是谁。就算贾平凹再著名,也不可能让他家子女如观复猫那样成为网红。
观复猫是被所有喜欢马未都的人捧红的,而贾浅浅,是被谁捧红的呢?贾浅浅的神诗并不是2021年才写的,而是写于数年前,还获过奖。
但那时,并没人知道贾浅浅这个“尸字头诗人”,也没人读过她的神诗,更没人热议她的神回车。就算她有个著名爹,就算她的“神诗”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在诗坛还是没有掀起一点点的涟漪。
而贾浅浅去年的一夜爆红,并不是因为写了什么新的神作,炒的也不过是陈年冷饭罢了。那么,谁是贾浅浅爆红的幕后神推手呢?有网友认为,贾浅浅自曝的可能性更大些,就像明星被街拍一样。那么,贾浅浅为何甘愿以这样的方式出名呢?这当然需要当事者本人作答。不论爆红还是爆丑,都能给她老爸的书带来新的效益,更能为自己未来出书奠定基础。
吃瓜群众总有爱看热闹的。看热闹之余,人们会问:
文坛的底线在哪儿呢?
争相抬轿子的
一众拍马者
曾经不温不火,去年突然爆红,今年加入中作协:“尸字头诗人”贾浅浅的成长之路还是有迹可寻的。
媒体盘点,都是哪些评论家在为贾浅浅站台。只要稍微扒一扒,不难看出此等拍马者,与“尸字头诗人”父亲贾平凹的密切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阅读“尸字头诗人”,品出了如此的高度:
有人可能写了一辈子,也未曾像她这样天然地靠近诗歌本身。
诗人、诗歌评家欧阳江河读到“尸字头诗人”的作品《我的娘》,品出了其中的灵性:
中国诗歌史上独一份的与众不同。
在中国文艺界,书坛、画坛、文坛、演艺圈……每个坛、每个圈的水都很深,不可见底。而文坛的这坛浊水,再次由这些为老不尊、没有底线、什么都敢吹的人喷了出来。
再看韩鲁华,这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前副院长,对“尸字头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浅浅是个好娃,我认为她在诗歌写作上是有才华和灵性的。
除了所谓评论家,还有诸多报纸杂志,也纷纷站出来——吹拍,它们也是认真的。
《文艺争鸣》,把“尸字头诗人”诗作推到理论学术高度。
天下没有白拍的马屁。网友们上网打捞,果然发现,这些为“尸字头诗人”抬轿子的所谓文人,其实是与贾平凹粘合交附而且互为站台的。
上文中的张清华,曾经到西安推介作品,贾平凹为他站台,极尽溢美之辞。
那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前副院长韩鲁华,与贾平凹又有何关联?
原来,早在2003年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头衔就属于贾平凹。
不仅如此,贾浅浅本科毕业后,就任职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在同一个学院:父为院长,女为职工。
作为副院长,韩鲁华狠夸贾浅浅,果然是有来由的。
那么,《文艺争鸣》为什么也跳出来为“尸字头诗人”抬轿子?这当然要看《文艺争鸣》是谁办的。
你没看错:社长兼主编——王双龙。
百度一下:“王双龙贾平凹”,没成想竟然找到了一张照片,亲密无间的照片:
在陕西省作协举办的活动中,王双龙社长端坐在东道主贾主席的右手边,这绝对是C位呀!
“文一代”著名父亲的
“内在驱动力”
不是要黑贾平凹,把这些信息串起来,是希望人们警惕,这背后涌动的暗流,很可能涉嫌利益交换,涉嫌权力潜规则。
要知道,贾浅浅现在的地位真不低了——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还身兼贾平凹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如果再戴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高帽,贾浅浅以后的道路会是这样的:
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
贾平凹文学馆馆长—
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如果不是有贾平凹这样的“内在驱动力”,打死也难以相信,就凭“尸字头诗人”这种水平,都够抵达这样的高度。
贾浅浅得过的诸多奖项中,就有“第二届陕西青年文学奖诗歌大奖”。而这个奖有两个主办方:一个是《延河》杂志社,一个是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
《延河》杂志社的主编,是贾平凹;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是贾浅浅自己。
如此不加避讳,脸皮得多厚,胆子得多肥。
到这里,有必要说说对贾平凹一些真实感知了。
贾平凹是作家中的大咖。许多人不仅粉过他,有的作者还在他主编的刊物上发过文章。稍微文青点的,只要在西安混过,都知道很多人是以认识贾大师为荣的。
很多年前,贾平凹凭借《废都》,名噪一时,风头无二。
后来贾浅浅被骂,很多人出来嘲讽,还顺带又骂了一回《废都》。
有一说一,尽管有的人现在不粉贾平凹,但不可否认,《废都》仍是贾平凹目前最好的作品。
毕竟,近年来,贾平凹的创作太过油腻。诸如《浮躁》《古炉》《山本》,有人直称:“完全是技术复制吃老本,格调低下没有价值观”。
贾平凹曾经很牛,但是,恰恰因为没有价值观,一步步走向了功利化,并且被圈中人私下称为“中国文坛第一搞钱高手”。
这些年,贾平凹卖字画,都贵到超乎人们想象的地步了。某些三四流文人,都找老贾题过字。他们说出的价格,能把你吓懵。
文化权力
也是文化资本
贾平凹从不避讳谈钱,还把金钱取向往魏晋之风上挂。
加上他现在高居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作协主席之位,依附这样权力,他可以玩出的道行就太复杂了。
说白了,这就是绝对的文化权力和文化资本。
一方面,贾平凹可以凭借自己在作协的权力和地位,掌控文艺圈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这个文化巨富也近乎拥有无成本输出高端文化商品的能力。
因此,中国文学的最高权力机构——中国作家协会向贾浅浅折腰了,这事一点也不奇怪。
如果中作协把贾浅浅排斥在协会之外,那才奇也怪哉,那才是更令人惊掉下巴的新闻事件。
关于贾浅浅,越来越多的事实被曝光,比如她曾经的硕士论文,就对其父的书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贾浅浅硕士论文的题目为:《生命的言说及意义——试论贾平凹书画艺术》。
主标题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副标题就是深挖她老爸的资源——书画。
如果说贾平凹以文知名,倒也正常,但是其信手涂抹的书画,能研究出怎样的“生命的言说与意义”,就注定贻笑大方了。
贾平凹的书画价值,无非是“名人效应”。仅以他的所谓的“书法作品”而言,只能这样评价:“字丑价高”。
有人提出:贾浅浅作为贾平凹的女儿,专门用一篇硕士论文来研究自己老爹的书法合适吗?
贾平凹的书画并未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反倒是争议越来越多。
贾平凹的书画,不可否认有一定的市场价值,但是究竟有多少研究的价值呢?
而且,贾浅浅研究贾平凹的书画,她有这个专业吗?她的研究有说服力吗?
真没想到,贾浅浅的硕士论文,和她的“诗作”一样,让人疑窦丛生。
有网友撇开中国作协会员的标准以及审批的程序不说,直呼:
假如中作协真的接纳了贾浅浅,请先啃下这根“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