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乡村的名家散文「关于家乡的散文名家」

互联网 2023-03-10 15:31:4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有关乡村的名家散文「关于家乡的散文名家」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作者:尚墨

三十八年前的一个冬日,喜鹊在稀疏的枝头上叫个不停。村头,站满了乡亲,都是一村的左邻右舍。送行的锣鼓敲得喧天震地,我的家人全都来了,八十多岁的爷爷也站立在人群中,我像小时候一样调皮地上前把爷爷的胡须捋了又捋,爷爷把我搂在怀里。小时候我是在爷爷身边长大的,爷爷十分的疼爱我,此刻好似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我捋着爷爷飘逸的胡须,眼泪实在止不住了,哗啦啦地流。"爷爷,不是二叔参军的那个年代了,我会回来看您的,您要多保重啊",我劝慰着爷爷,爷爷摸着我的头,叫着我的乳名,爷爷反而劝我,"不哭,不哭了,到了部队要给家里写信哦",这时有人不断催我出发,我怜怜不舍地离开了家人。记得那天,飘飘洒洒的雪花,也好似不大愿意似的。

我走了,已走出很远了,一回头,看见娘还站在那里,寒风吹拂着娘花白的头发,我急忙又折了回来,攥着娘的手,我没有言语。娘,亲爱的娘,其实还不到五十岁的娘,已是满头花白,我为了不让娘伤心,强忍着眼泪,不能流淌出来,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爹爹,刚刚走了才半年多,全家人还沉浸在悲伤之中,我应征入伍了,离开了生活了将近十八年的故乡--凤凰村,踏上了人生的第一步。

揣着全家人的期盼和牵挂,我从乡间走来,走进了军营,这是我人生的第一站。我被分配到了师部新兵连,三个多月的新兵训练在寒冷的冬季开始了。新兵连是一个青年学生向军人过度的基本训练,是从老百姓转变成军人的必须通道,除了军事基本知识和政治思想教育,主要是一些军人的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军事条例和内务条例不但要熟记于心,更要日常运用贯彻,要规范养成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抛弃一些不良举止,举手投足,一眼看去像个军人,是需要一些时日的,这种教育和训练,是一种非常艰难的意志磨练,军营是一个大熔炉,从思想境界,到行为举止上要锻造成为一个军人。年轻人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三个多月的磨练,我们新兵连的战友们都考核过关了。向军旗宣誓,佩戴领章、帽徽,"三点红"身上戴,一种光荣、自豪、激动的心情油然而生。一个晴朗的上午,新兵分配是在师部的训练操场上进行的,全连整装待命,被分配到师部和师直属单位,点到名字的战友,一个个在各单位领兵军官的带领下,奔向各自工作岗位,操场上立马空旷寂静了下来,整个操场上的新兵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战友。训练快结束时,指导员找全连每个新兵谈过话,一一征询训练结束想到什么岗位工作,我也不确定,心想能学点技术的岗位更好。现在只剩我们两个人了,我想肯定去不了汽车连、通信技术修理所一类的单位了,因为这些单位已分配好了,刹那间我有些"悲催",我正紧张的不得其解时,指导员和一位青年军官走到了我面前,指导员面带微笑地说,"这是张参谋,你不认识了吗?你分到师部作侦科测绘组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因为不知道测绘组的具体工作性质,当时也说不上兴奋与不兴奋。现在想来挺怀念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质朴而亲切的,官兵之间是平等而温暖的,既便才刚刚到部队的新兵分配,连队干部与每个新兵都面对面证询每人的意见,这个张参谋就是几天前与指导员一同也问过我的想法,想到这,我悬着的心才彻底落了下来。后来才知道,由于在新兵连时,我负责出板报,以写字端庄清秀的些许特长而被张参谋挑中的,成了一名打破贯例,新兵不下连队锻炼而直接分配到师部作侦科任测绘员的。测绘组的业务主要是绘制军用地图和野外测绘靶场坐标参数,要熟练掌握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技能,平时就训练写仿宋字和各种美术字。三个月后我便能单独野外执行测绘任务了。记得是在一航空兵空投靶场,一呆就是一个多月,在陕西境内黄河之畔的沙滩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军事测绘,正值春季,风一起,一天下来满脸满头尽是沙砾,可靶场条件所限,一个多月没有完整的洗一个热水澡,已是暮春时节,但百里沙滩,看不到多少绿色,光脚踏着软绵绵的沙滩上,倒是十分的惬意。遇上下雨天,我便用功自己的书法之好,临摹一本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供测绘人员所需要的业务书籍上的唐楷和新魏碑体字页,苦乐参半,生活充实,任务按时顺利完成了,受到了军部领航处的表扬,为此,部队给我记嘉奖一次,这是参军半年就受到的第一个奖励,次年便赢得了考军校的资格,努力和运气同时降临,我到部队的第二年便考上军校,成为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我读的军校在北京,我们这一期是空军部队首次在北京新校区办的保密通信专业,我们是第一批学员,被誉为新时期空军部队保密专业"北京一期",堪与当年黄埔军校一期,当然这是戏言。专业课程中有一门写字课,由于自己从小学的大仿课便喜欢上了那游动的黑色线条,曾为了得到老师的几个温暖的红圈圈,深冬腊月,在没有任何取暖的寒冷房间里也坚持摹临老师的字帖。在军校两年里,我和同学邓子军负责出板报,子军负责画插图,我负责文稿和书写,后来吴尚军同学也加入了板报组,我们办得板报在驻京空军部队板报比赛中曾连续两次获得过一等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板报是一块宣传文化阵地,也是青年人文艺才华展示的小舞台,今天在文学、书画上取得成就的军旅人物中,有许多是从这一小舞台上走出的。书法成了我的军校业余生活所爱,床板当作写字桌,坚持在报纸上临帖。在校第二年,被派为学校军民共建单位的周末书法辅导员,共建单位是北京海淀区四季青公社小学,周末书法辅导一直坚持到了军校毕业。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正是书法热的孕育期,写好字又是我们以后工作中的必备技能,抄写电报,必须要有一手又快又好的钢笔行书技能,只是还没有作为书法角度来认识,当时北京已有各种书法类社团,但主要还是以硬笔书法为主。这期间还与汪大力、张少华、樊长胜几位同学共同为共建单位创作了儿童小歌剧《动物园里的故事》,在北京海淀区的庆祝六一儿童节汇报演出中,表演和作品均获一等奖。

流水般的岁月,再回首,我从乡间走来,已是三十八年过去了。伟人毛泽东曾吟出了"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的诗句,真心体味还真真切切,三十八年,不过一瞬间。三十八年前我从乡间走来,从戎于古城咸阳,越年求学于京华,两年后奉命赴中越边境战区参战,八个月的硝烟战火,警报时时响起,以致长时间耳中总有一种声音回荡,那是和平年代的一种惊心梦绕的声音。后来又经历了部队几次整编,军旅生涯十九年,思来,离开部队也十九年了,岁月如梭,个中甘苦,猛然间想起了我喜爱和敬仰的苏轼先生,他写给其胞弟子由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三十二年前在南疆前线战区,我们住的是临时营房,夏天真个把房子晒透了,在房顶是油毛毡的营房里赤背挥汗译电,细心如发的抄写密码电报的情景,犹在眼前。那一字一句,是生命般的重要,认真到不敢呼吸,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放过。速度与差错的碰撞,不能丝毫的懈怠,不能眨眼的马虎,争分夺秒的演算,夜里突然惊醒,满脑子的码子,如有万千只叮咬的小虫子,由于在短时间内吞记大量蓝本内容,人会出现恶心、头晕症状,夜里睡觉就会满脑子跑码子。成了以后岁月里的"反感蓝本"。有一部电视剧中有一个情景,一位破译人员,大量长时间演算,把"密"破了,成为了功臣,但也导致了精神失常,电视剧这一情景,我以为基本是真实的。我从事过类似工作十几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完全靠大脑死记蓝本,所谓手工作业,不上机演算,当然那个年代还没使用计算机,是一项非常杀伤脑细胞的训练记忆。我有深切的体会,有一年考核蓝码吞记,由于太专注,连续一周的训练考核,虽然成绩优异,达到了全军专业科目的尖子水准。但导致我一个多星期夜夜无法入眠,被迫到部队医院开安眠药,医生每次只给一小片,第三次再去取药时,医生便警惕向领导反映,引起了部队首长的高度关注,还以为我有什么想不通的思想问题。这是我首次用安眠药,也是唯一的一次。医生了解后,说是什么"间隙性记忆紊乱",通俗点说就是用脑过度,脑神经疲劳综合症,医生建议我多做些体育活动,放松心情,我听从医生的建议,便选择攀登部队住地附近的山。从军校分配到部队一年了,虽然天天面对着这光秃秃的山,既便是夏天了,山上也看不到多少绿色,一直也没有登山观览的兴致,但为了能够消除记忆紊乱疲劳症,我要征服这寸草不生的座座黄土山峰,我稍做了一些准备,背上水壶,挎包,食品,一本书,开始登山。每天都在七、八个小时,连续几天,每当脚踩到一个山峰上,远望还有更高更远的山,我如此用心用力,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峰,而山一无所知,还是静静的在那,没有丝毫的触动,寂静无声,我便对着远山呼啸,突然我的心情舒畅了许多。似乎也明白了一些道理,人生也如此,想想要有多少山峰等我们去征服,想到这,登高远望,天地皆澄澈,大有"登山则情满于山"之感。其实那时也是年轻人的共同脾性,争强好胜,非要训练出成绩来,还是过头了些,未掌握好节奏,训练没有间隙,未作必要的休息,也未补充能量,短时间内的机械死记硬背,当然这是蓝本的特性所决定的,不需要理解,也无法理解,只要记在脑子里便是,这是能高度保密的奥旨,从理论上讲是不可破译的,短时间内强度吞记使记忆功能反而紊乱了。几天的登山,形骸放浪,心情畅快,还是大有效果,一个星期过去了,睡眠渐渐恢复了正常。但从此之后,记忆力明显下降,感觉大不如从前了。不再从事这一工作后,心理上也排斥反感死记东西,以后的岁月里,便不与之争峰,对能熟练背诵之事,不以为然,更喜欢任诞而为,优柔而处。便投入到少年便喜欢的文学书法的世界里,更喜欢一种感觉和趣味,喜欢那纵横驰骋的诗行,喜欢那挥毫落纸的洒脱,喜欢那野逸自然的行走,喜欢那无拘无束的消日。也曾蹉跎了几许岁月,想想又有何妨,人行走尘世间,是奋争还是且过,当时在半日内能吞记蓝本密几千组,以致都有些神经兮兮了,过后还是必须放却。曾经的好强,赢得了荣誉,当然并非后悔。想想人生,也是如此,当时努力争得的一些东西,最后还是要放弃的。

俗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营是一个大熔炉,不知锻造了多少青年人,处在和平时期,国家无大的战事,军人流动就非常快,一拨一拨青年人参了军,又一拨一拨脱下了军装。我穿上军装的那一天,不知何时脱下军装,岁月如流水,流逝的时光,是在你不知不觉中便过去了,在部队的十九年,是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思想成长时期,这段经历的意义,随着岁月流逝越感到它的丰赡内涵,以我而言,是必须铭记而感怀的。转业到新闻媒体也快20年了,走过了电视、报纸、广播几多工作经历,但在部队的岁月时光,犹如昨天。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位军旅诗人曾写道:一个人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当兵后悔一阵子。对这句话,每人的体味肯定不同。对于一个人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你的生命历程有时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但成长阅世却是必然的。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的现实有时是矛盾的,人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度过的,由不得你,放任自己,岁月不居,今日流行的"佛系青年",是非得失,生活会给出答案。世界上每个国家法律中基本是要求每个青年人都要义务服兵役的。这是你作为这个国家一分子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此,我不后悔曾度过的军旅生涯。

从乡间走来的那一刻,我没有那么多思想,一个还不谙世事的农家孩子,有机会穿上了军装,是光荣的使命,还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三十八年来只是本份前行。从乡间走来,三十八年了,渐行渐悟生命的意义所在,就是该尽的责任必须承担,该付出的努力必须尽心而为,才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也不枉来世上走一遭,人的生命如不系之轻舟,得自由之心灵,能日益安然地在俗世的的大海中徜徉,是多么美好的经过,"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我享受着这份美好,虽不算是个完全觉悟者,至于其他是荣光还是遗憾,就归岁月去沉淀吧!(2017.12)

作者简介

尚墨,山东莱芜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词家》编委、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恒基金副理事长、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书法评委、甘肃书法院艺术指导、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兰州城市学院张芝书法院特聘教授。

获得首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中华诗词创作奖优秀奖,首届甘肃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出版专著《秋水镜心》《月浸本心》《墨迹诗心》《端拱冥心》诗词书法集,诗词作品收录《中华诗词文库》《当代中华诗词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