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 世界遗产「云冈石窟是什么遗产」

互联网 2023-03-09 16:08:1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云冈石窟 世界遗产「云冈石窟是什么遗产」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1933年,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中国营造学社成员来到山西大同测绘辽金寺庙,顺便观览云冈石窟,却意外地在石窟里发现了中国北魏木构建筑形象。在中国营造学社成立90周年之际,清华师生重走梁思成、林徽因曾走过的古建筑考察之路,近日,他们来到云冈石窟,通过“人文清华”讲坛网络直播,将云冈石窟之美分享给更多的人。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距今将近1600年。现存45个主要洞窟、209个附属洞窟、1100多个佛龛、18000余平方米雕刻面积,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第20窟主佛坐像,是云冈最著名的露天大佛,高13.7米,因早年洞窟前壁山崖崩塌而使大佛露天而坐。20窟大佛,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杰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 王南:它较多地受到了犍陀罗风格的影响,你看高鼻深目,而且希腊鼻子,鼻梁跟额头是连在一起的,如果大家仔细看它的嘴唇上部有两撇小胡子,带有很浓的异域风情。犍陀罗佛像也好、笈多佛像也好,都是有眼无珠,表现的是什么?佛在沉思当中的造型。但是在中国来看这个东西太不习惯了,中国艺术家觉得传神写照全在眼神的刻画啊,所以就给大佛安上了眼珠。我们看加上了眼珠的大佛,明显带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气氛,我觉得这是绝妙的一笔,我们常说画龙点睛,这就算刻佛点睛了。

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成员梁思成、林徽因等人来到云冈石窟,意外发现石窟里竟然用雕刻技术表现了建筑的柱子、斗拱、屋顶等细部,还雕出了塔和殿宇的形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 王南:这其实是非常写实的一座北魏木结构佛塔的大模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塔是一个方形的塔,然后有五层,每层逐渐缩进,然后它雕得非常细致,把每层的立柱、阑额、檐下的斗拱,甚至屋檐上的椽子和上面的瓦都雕刻出来了,你看这个椽子到了转角的部位变成放射状了,这和后世的木结构的古建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是高度写实的。他们发现,原来云冈石窟是如此伟大的石窟寺建筑,而且还有建筑中的建筑,就是在这些窟里雕刻了非常多的北魏时候的木结构建筑的图像,甚至有来自世界很多地方的外域的建筑形象。他们本来是开开眼,结果变成了为期好多好多天的考察了。

20世纪30年代的云冈石窟,一片荒凉,没有游客、没有旅馆,连最简单的食物也难以找到,但营造学社的几个年轻人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 王南:当年云冈的这片地方都是农田,还有很多废弃的农舍,他们为了节约考察的时间,不住在大同,晚上挤在废弃的农舍里。晚上特别冷的时候就盖着报纸取暖。

考察后,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总结,“支柱、阑额、斗拱、椽、瓦、檐、脊等,一一均应用如后代”,“在结构根本原则及形式上,中国建筑两千年来保持其独立性”。

近些年,云冈石窟研究院按照“全方位精心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旅游大景区”的目标,科学保护和扩建,恢复了北魏时期“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的历史风貌。如今,石窟寺、园林、古建筑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云冈石窟丰富多元的文化形态。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 张焯:今天我们重走这条路,重来调查了解云冈的建筑、美术,各方面的这些艺术,我觉得对于我们将来的学科发展、云冈研究的深化,都有意义,而且也真正地践行了总书记所说的,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是一种持久的、长期的工作,保护第一,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旅游的、适当地利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胡钰:人文清华讲坛就是为了发挥大学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的功能,就是为了向社会传播清华的人文精神,展示清华的人文形象。云冈的石窟,云冈的大佛不会说话,但清华的学者可以说话,我们希望清华的学者把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体悟能够讲出来,能够把云冈石窟,把中国的文化更好地传播出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 张小琴:我们1600年前的匠人是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他们用他们那种自信来选择,什么是要的,什么是不要的,什么是发扬的。所以我们今天其实也应该去学习他们这种精神,如果我们了解了它,学习了,读懂了,不仅可以保护好,而且可以继承发扬,那么我们的文化就不仅可以源远,而且可以流长,以至于生生不息。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在考察云冈石窟后,合著了《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一文,文中感慨“中国艺术固有的血脉中,忽然渗杂旺而有力的外来影响”。云冈石窟不仅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文明融合的结晶,更是民族团结的艺术象征和永恒丰碑。重新探索云冈石窟,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总台央视记者 邵莉 李程 王立斌 李浚 徐影)

(编辑 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