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设计\\「最美中国字作品」

互联网 2023-03-09 11:12:0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他曾设计\\「最美中国字作品」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6月25日,山东首个书籍设计作品个展,由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出版集团、山东美术馆主办,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山东友谊出版社承办的“书·视界——姜海涛书籍设计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是山东省首次举办的个人书籍设计作品展,以新颖的角度呈现书籍设计艺术的视觉空间体验,展览的空间设计、展陈素材都是来源于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姜海涛教授出版的一本作品集《以书为本——姜海涛书籍设计行与思》。

展览主要由“悦”“心”“艺”“衍”“萌”五个部分组成,展出了姜海涛教授从事书籍装帧设计近三十年来的数百部代表图书作品,还有文创衍生品及指导学生创作的课堂作品。

渲染展场气氛的是该书印刷过程中的PS印版和印刷完未折页的书籍内页,而展场中陈列的很多图书作品也是这本图书里的内容。这次书籍设计艺术展是形式感和内容的巧妙结合,将展示艺术和图书设计进行了不可分割的立体化呈现,体现了姜海涛“以书为本”的设计宗旨。

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荆雷副院长认为,“书·视界——姜海涛书籍设计艺术展”不仅是对姜海涛近三十年设计历程的回顾与梳理,也折射出三十年来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印刷技术的革新,以及图书审美形式在不同时期的样貌。尺牍之畔,文字、色彩、组织、结构,与纸张和油墨交相辉映,汇聚信息与阅读者的感受,成就了书籍设计的品格。

山东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编辑迟云表示,姜海涛过去在山东出版集团旗下山东友谊出版社工作,在长期的出版实践过程中探索、创新,在设计领域打造出了一片独特风景,为山东友谊出版社、山东出版集团获得了众多荣誉,其作品曾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出版、设计类奖项,多次入选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一部优秀的图书,要有优秀的品质(即内容)和精美的形式(即装帧)来共同呈现,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此次展览展示的图书,每一种都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体现了姜海涛教授独特的艺术追求,其中倾注的心血可以想象。”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山东友谊出版社向山东美术馆捐赠图书仪式。

开幕式后还举行了座谈研讨会,来自全国艺术院校、出版行业的学者、专家,围绕书籍设计发展历程、书籍设计师需要具备的品质、纸书与数字阅读如何共存、阅读引领一种生活方式等专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资深书籍设计师、北京印刷学院韩济平教授表示,当今材料、技术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设计师可以为出版带来资源。今天的书籍设计不再是简单地美化书,而是对出版资源根据需求进行系列设计。

山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文艺理论学博士生导师杨守森教授认为,好的设计用艺术抓住了作品的表达形式,从读者角度出发,不同风格的作品都有它恰当的表达。好的设计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并能提升读者的审美品位。

山东师范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孔新苗教授认为,设计就是在艺术与潮流间的平衡。视觉不是知识生产的主角,视觉体验背后的知识生产,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当下籍内容、形式、价值观的统一,对于学科教学、话语方式的改变,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山东友谊出版社原总编辑、山东散文学会会长丁建元认为,书籍设计师首先要有灵性,二是要热爱,三是要有善心、爱心。优秀的书籍设计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可以给读者带来温暖和独一无二的触感。

山东友谊出版社社长何慧颖认为,纸质图书不会被替代。随着当下生活节奏与价值取向的变化,读者更加被细化,需要出版更为精准地服务读者。纸书通过设计者的设计帮助作者表达情绪,为读者提供更有质感的阅读体验。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