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九歌艺术「什么是第九艺术」

互联网 2023-03-09 10:35:39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抖音九歌艺术「什么是第九艺术」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电影《一代宗师》最后那场相见中,伴随着柔缓的钢琴背景乐,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对梁朝伟饰演的叶问说:“千回百转,一悲一喜,唱厌了杨门女将,就换游园惊梦唱唱。”一句台词、一个剪影、一个镜头画面就将各种艺术形式囊括其中。

人们通常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称之为八大艺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100年前曾发表过著名论著,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当年,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的出现让艺术有了更好、更直观的表达方式。

而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的出现就像电影艺术一样,成为了不少年轻人认知世界的方式,也成为了艺术的传播窗口。一个个15秒、一分钟的片段如何让高雅精英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或许是短视频所创造的第九艺术。

▌新传播样本

在著名作家白先勇的小说中,《游园惊梦》是非常出彩的一篇。单单是“游园惊梦”这四个字,就让人有无数的遐想空间,它不光是出现在白先勇的小说中,它还出现在王祖贤和宫泽理惠主演的电影中,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游园惊梦”还是一段著名的昆曲唱段?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但是,在如今娱乐内容多元化的年代,谈起传统戏曲,总觉得离人们的生活很远,甚至有人用“台上忙的比台下看的还多”形容戏曲剧场门可罗雀的窘境。

著名京剧演员王佩瑜刚入驻抖音的时候,心里也曾打嘀咕,会有多少人看呢?后来,王佩瑜在抖音上积极分享自己的在台前表演、台后化妆的过程,为大家介绍京剧的服装道具、表演技巧。

“很多人觉得距离京剧很远,不了解京剧,其实是缺乏一个接触的渠道,而像抖音这样新型的平台,其实在传播国粹上有着巨大潜力。要通过年轻人接受的方式把京剧带到他们面前。”

如今,王珮瑜的抖音粉丝量已经近77万,获赞数高达155万。而且她的作品《春水误》和《空城计》分别被抖音上1115个视频和978个视频使用过。

短视频的传播,不光是增加了更多的关注者,其实对于从事戏曲行业的年轻人来说,也能触及更多的老百姓,获得更多的职业认同感。

京剧男旦演员董飞20岁才“票友下海”,拜师梅兰芳亲传弟子李毓芳,入行一年,他与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坂东玉三郎合演中日版《牡丹亭》,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他无疑是幸运的,但他这个职业也备受争议。在接受凤凰卫视许戈辉专访的时候,董飞说过,“不理解的人会认为,为什么那么奇怪,你不可以演小生吗?你为什么要演旦角?”

董飞开通了“抖音之旅”,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男旦艺术。凭借一段“关于男旦艺术不是娘娘腔”的视频,在抖音上的意外走红,让他和他的“男旦艺术”终于走上了台前。入驻抖音以来,董飞已经累计上传了105部作品,获得了抖音网友们近30万的点赞量,其中一条戏曲指法的教学视频,更是一举拿下了6.1万的点赞,网友评论有3169条。

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作为互联网企业,科技的力量必不可少。抖音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AI算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开发出了京剧凤冠、昆曲妆容、戏曲贴纸等等产品,让用户有了更好的参与感和场景融入体验,让传统艺术也能跟年轻人一起“玩起来”。

抖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抖音平台上共有音乐、舞蹈、影视、建筑、书法、戏曲、雕塑、绘画8大艺术门类视频。相关短视频数已达1.09亿条,累计播放量超6081亿,点赞量超201亿,转发分享量超3.9亿,评论数超7.7亿。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迭代,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已成为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的主要传播形态,截止到2019年7月,抖音日活用户数已经超过3.2亿,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而在2018年的11月,这个数字还是2亿,也就是说9个月的时间,抖音的日活用户数增加了1.2亿。到今年底,相信这个数字还会继续攀升。

▌流量“颜料”

还记得去年国际博物馆日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吗?唐三彩胡人化身dancer跳起了拍灰舞,兵马俑唱起rap,人面纹方鼎一双电眼威风凛凛……磨炼千年的外表和按捺不住的灵魂,有网友们大呼过瘾,看了N遍以上。或傲娇、或精致、或呆萌,这些平日里严肃的文物,化身可爱的文物宝宝,瞬间成为了网红。

这是抖音与国内七大博物馆合作的一个短视频,虽然只有1分45秒,但播放量达到了7.6亿次。

7.6亿次是一个什么概念?

做个比较,英国大英博物馆一年的参观总人次在600-700万之间。也就是说,有超过大英博物馆100倍游览量的观众涌入了抖音“博物馆”。

如今的抖音,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短视频担当,也是巨大的流量池。他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互联网行业人士说过,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流量不外乎以下几种:

自有流量;

因传播产生的社交流量;

外部流量。

一个确定的事情是,抖音拥有前两种最为优质的流量资源。目前,“头条系”的月活用户数已经超过7亿,这数亿的流量,让抖音能为世界提供最丰富的颜料,如何利用好它,需要一个个样本来实现。

12月4日,中央美术学院与抖音联合举办了“DOU艺计划·短视频美术美育专场研讨会”,宣布双方将基于“DOU艺计划”在短视频美术艺术传播和美术美育领域展开合作。这是继戏曲之后,“DOU艺计划”迈出了新的一步。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杜汇,加入“DOU艺计划”并担任“抖音艺术推广官”后,他把油画作品发在了抖音上,短短几天,已经获得了4000多网友的点赞。通过短视频,他触达到了4000多的普罗大众,要知道,在画廊里面的很多画作,可能一年到头都吸引不到几个观众。

毕加索的油画

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1日,抖音艺术类视频播放量已超6344亿,其中美术类短视频播放量超815亿。抖音此前推出的”#我怎么这么艺术”、“#不要抖动要艺术”、“#抖出我的艺术”、“#人人都是毕加索”等美术类话题挑战赛,得到了国内8大美院、20家美术馆的积极回应。

对抖音而言,当下丰富的颜料还只是一时的样子,最有趣的是,当它利用科技手段画出来,和各种艺术形式相互结合时,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就像在“#人人都是毕加索”活动中的漫画笔触一样,粉刷之后,每个原图所呈现出来的各有特色,就像每个小孩生来就不同那样。

当整个世界的颗粒度都在不断变小,生态不断细化,短视频的竞争也在加剧,抖音必须像画家一样,要把颜料调得更加细腻、更有创意,画就的浮世绘,有的浓妆重墨,有的风轻云淡,有的清奇秀丽……这些都需要绣花般的精细功夫,这是最大的挑战,但也是最有趣的地方。

接下来,如何通过利用好“流量”颜料,往建筑、往雕塑等等领域拓宽,让自己发生更多裂变,让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当然也让短视频生态有更多可能,这是抖音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字节跳动集团要考虑的问题。“互联网下半场,全链条深度的数字化能力,是一家公司建造长远壁垒的关键。”而这个,也是抖音要构建的发展路径和护城河。

▌艺术“亲民”

聊到艺术,很多人难免不会想到“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这样的形容词,觉得艺术很高雅,但是也很高冷,大众很难有代入感。诚然,从个人欣赏的角度来说,艺术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欣赏角度,梵高的《星夜》、《向日葵》可能在他那个年代不被看好,常玉的《曲腿裸女》在当时无人知晓,但如今,这些都是名贯中西的著作。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肖邦、王尔德这样的艺术家,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他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

北京大学著名校长蔡元培曾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对艺术的欣赏,应当跨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界限。

艺术是可以亲民的。

台湾作家琼瑶的艺术创作就是很好的示范。琼瑶的小说《碧云天》《寒烟翠》《剪剪风》《几度夕阳红》《青青河边草》《庭院深深》《烟锁重楼》,这些书名都是从古典文学的千年诗篇中撷取而来,琼瑶在歌词里面写“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出自《秦风·蒹葭》;就连琼瑶这个名字都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琼瑶借助了小说和影视剧的力量让深奥的中国古典文学被更多人认识;如今,借助抖音的科技手段和传播方式,高雅的中国艺术应该可以触达更广泛人群,被更多人知道。

但也有人会觉得,为什么抖音要发起这样的计划呢?“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样的口号或许只是吃力不讨好?

对此,字节跳动副总裁张羽表示,“DOU艺计划”发起于2019年8月,旨在号召艺术机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通过短视频这种大众喜爱的内容载体,传播艺术、交流艺术、甚至创作艺术,而大众则在观看这些艺术类短视频的过程中接近艺术、欣赏艺术、培育审美。

如今,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会、启功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昆剧院、江苏大剧院、河南豫剧院都加入短视频艺术普及和全民美育“DOU艺计划”,而越来越多的机构和院校也在路上。

过去一年,西安,重庆、南京等城市在抖音上走红,成为网红城市。很多贫困地区,像四川稻城、贵州荔波、河南栾川,也在抖音上走红,提高关注度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相信在艺术上,抖音也能将中国的八大艺术继续发扬光大。这些都是抖音所追求的社会价值。

正如抖音总裁张楠说的,抖音是一个帮助用户传递信息的工具,短视频和抖音带来的,是视频创作、分发门槛的大幅度降低,是信息的更快流动和连接,是一种信息普惠的价值,“每个用户在抖音上留下的每个视频,都会是历史的底本,最终汇集成人类文明的‘视频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