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附近的四合院一个亿「故宫真实灵异事件」

互联网 2023-03-08 12:27:09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北京故宫附近的四合院一个亿「故宫真实灵异事件」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大家好,我是陆新之,欢迎来到我们财经科技新知的时间,今天我们来谈谈百年大IP——故宫。现在故宫已然成为网红,现任院长单霁翔先生起到的作用很大,说实话,在中国要做成什么事真的得靠人!有时候一个人在恰当的位置上发力,就能短时间改变潮水的走向

对于大家来讲,可能是这几个星期才发现故宫有个网红院长,但他到故宫之后的大刀阔斧举措很多行内人早就有目共睹。2012年年初,故宫正低潮,深陷失窃、会所、错字、拍卖、封口、瞒报、逃税等“十重门”。58岁的单霁翔临危受命,接到调令,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新院长。他曾以为国家文物局局长是他的“最后一站”,没想到最后一岗是来故宫“看门儿”。

他在2012年到任之后,整个故宫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而我因为一些特殊的渊源,前几年也频频出入故宫紫禁城,尤其是参加了他们不少活动,所以对故宫的变化和出路感受很深,也了解一些故宫能够恢复活力幕后的一些事。

在我看来,单霁翔院长给故宫带来的是三个词六个字。

第一个词是开放。大家都知道以前的故宫,是这里不能进那里不能去,或者说什么人能进,什么人不能进,它跟我们一般老百姓之间其实是有很远的距离。事实上这也并不是好事,单院长上任后,开放的面积由30%到40%、50%、60%,最终达到他期望的90%多,他将故宫一直开放,光是这一个雄心,就可以拿到很高分值。

历任的故宫博物院的院长,也有大知识分子,也有大学术名家等等很多牛人,他们是不想干这个事?还是不能干这个事?还是有什么顾虑?我们这里不展开说。但是单院长一直在做的这个事,现在看来结果喜人,而有这样的初心和实施过程还是很不容易的。

而且这个开放,也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开放,还包括精神上的开放,比如故宫各种文化创意产品对外的合作兼容,还有各种卖萌,这些也都是一个开放表现。所以故宫一方面是物理空间这种实物形式上的开放,另一方面是创意跟头脑上的开放,后一点很关键。

第二个词是尊严,一般来讲在中国的公共服务机构,这一点都是比较欠缺的。故宫的尊严又分好几个层面,首先是游客的尊严,即游客不再是被旅游团带着像卖猪仔一样地走。

因为故宫博物院门票便宜,地方又大,一去就能走好久,所以好多旅行团都特别愿意把人带到故宫去,但是单院长迎客有礼有道,他有他关于尊严的考虑,比如包括让游人怎么坐,卫生间怎么设置等这些细节,确实也给了游客以尊严,这真是一个进步。

大家还记得,十几二十几年前去故宫,工作人员都是一副后娘脸,能理你就不错了,更不要说有什么服务意识,他们都觉得你是来添乱的,所以现在的尊严也真是来之不易。

还有故宫建筑物和里面文物的尊严,比如把各种藏起来的东西,重新修复重新包装,让它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尊重。最经典的就是让在南墙根下站了很多年的2尊菩萨,终于获得一个合适的宫殿里面的位置,它也变得有精神了。

要做到让人、让文物有尊严,这个度还真是需要智慧头脑。其实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化人,有机会参与到中国最大的四合院的维护改造,一个人推动这些事,这个感觉非常棒。

当然,除了开放与尊严,还有第三个关键词就是未来。故宫的未来目前还得打个引号,虽然单院长做了很多,成效也确实不错,但是大家也看得到,现在故宫的网红化也有一些争论。包括故宫口红搞双胞胎诸如此类,有一些东西大家也会打个问号。

尤其是在今年正月十五的灯会上,故宫就又引发了一些舆论冲突,比如不喜欢的觉得是搞成了刘老根大舞台,花花绿绿太庸俗,跟单院长平时做的一系列事不一样,略显轻浮;喜欢的人觉得是与民同乐,94年来故宫第一次晚上开放,想把它600年的阅历呈现给大家,这里面还是有一些很微妙的处理,也很了不起了。比如有的媒体人士评论说:“短短两天内,故宫灯会的口碑几度翻转,热度与争议同时到来。这样的嘈杂和混响某种程度上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常态。他是故宫第一位’明星院长’,以前鲜有人知道故宫掌门人姓甚名谁。”

事实上,因为单院长原来是国家文物局局长,他也才能推动很多事。单院长想做的事,是很多博物馆馆长都想做,但是没有机会做的事儿。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盯着故宫文创收益有多少,事实上故宫花钱的地方肯定比它赚回来的要多得多,而故宫的门票也不贵,包括它的创意产品都还是很厚道的,另外还有很多人工成本。

从这一点上看,单霁翔院长应该是不会做生意,但是不会做生意未必是坏事,对故宫而言说不定是好事。如果一个博物馆的馆长,一个艺术馆的馆长太会做生意,可能对于这个行业,或者对他们自己来说,未必是一个好事。

关于故宫这个大百年大IP的现在、未来你怎么看?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呢?来我们后台一吐为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