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兹艺术博览会「亚洲阀门展览会」

互联网 2023-03-07 09:58:00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弗里兹艺术博览会「亚洲阀门展览会」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9月2日至5日,首届首尔弗里兹艺术博览会(Frieze Seoul)在首尔COEX会议中心举行,这也是弗里兹艺博会系列首次登陆亚洲市场。

自从2003年伦敦弗里兹艺博会首次亮相以来,弗里兹艺博会很快就跻身为与巴塞尔艺博会(Art Basel)、马斯特里赫特博览会(TEFAF)齐名的世界三大艺术博览会之一。而弗里兹艺博会落地的城市也从最初的英国伦敦,逐渐蔓延到美国的纽约和洛杉矶,直至今年首度进驻韩国首尔,这个落户亚洲的世界性艺博会无疑牵动着整个艺术界的目光。

有购买潜力的市场

在开幕前,尽管曾有当地的艺术家和画廊担心,首尔弗里兹的首次亮相或许无法达到弗里兹艺博会在伦敦、纽约和洛杉矶版本的高质量和热烈反响,但据现场的业内人士观察,事实上只要有优质的艺术品和策展能力,到了哪里都不会逊色。

“与我们去年参加的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相比,这一届首尔弗里兹艺博会的人群、展位、画廊、展位的质量和策展都非常不同”,来自洛杉矶的画廊Various Small Fires总监Somin Jeon坦言。

蓝筹画廊厉蔚阁的联合创始人Brett Gorvy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如果仔细观察这里的展位,你会发现参展画廊对他们带来的东西都非常自信且乐观。每个参展商都在向高水平看齐,因为大家都相信这里(首尔)是一个有购买潜力的市场。”

今年首尔弗里兹艺博会共迎来了超过20个国家的119家画廊参与。参展画廊名单中,不仅有韩国本土老牌的现代画廊(Gallery Hyundai)和Kukje画廊,还有近年刚刚进驻首尔的佩斯画廊(Pace)、贝浩登画廊(Perrotin),以及长期活跃在亚洲的国际顶尖画廊高古轩、里森和卓纳画廊等。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参展画廊处得来的一手战报看,不少画廊在VIP预展首日都大有收获。

里森画廊今年带来一众画廊艺术家的全新和近期作品。其中,Anish Kapoor的作品《Random Triangle Mirror》以77.5万英镑(约合625.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售出;而Hugh Hayden的作品《Red, White, and Blonde》则以12万美元(约合84万元人民币)售出。里森画廊代理的中国艺术家李然的作品《恼人的春风(The Annoying Spring Wind)》也以2.4万美元(约合16.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售出。

而另一家国际知名画廊——卓纳画廊在展会开幕后的数小时内就已经以25万至85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了多件雕塑及绘画作品,其中包括了美国极简主义艺术家Donald Judd和雕塑艺术家Carol Bove的作品。

厉蔚阁在本次艺博会上采取了展品每日轮换的策略。开幕日呈现的是艺术家Joel Mesler的最新系列画作及纸上作品,而此次也是Joel Mesler的作品在韩国初次亮相。最后画廊带来该艺术家的所有作品皆尽数被韩国机构及藏家纳入收藏。其中,Joel Mesler今年创作的一幅精美三联画《无题(心灵之旅)》更是以40.5万美元(约合326.9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售出。

而除了常规的“主展单元(Main Section)”之外,本届首尔弗里兹还设有两个特别策展单元:“关注亚洲(Focus Asia)”单元主要呈现了十间亚洲画廊的十位年轻亚洲艺术家的个展;而“弗里兹大师展(Frieze Masters)”单元则展示古今中外从古典大师到20世纪末期的艺术作品。来自纽约的Acquavella画廊在弗里兹大师展单元策划了一组“济济一堂”的大师名作——展台中心是安迪·沃霍尔的作品《特洛伊》和巴斯奎特的《鸟》,旁边则是毕加索的《戴红色贝雷帽的女人》和蒙德里安的《构成II,黄、红、蓝》。既古典又年轻、既有名作又有新品,层次多元的策展单元让参展商、藏家和观众无不感受到这场艺博会对艺术抱有巨大的热情和诚意。

“强强联手”

值得一提的是,与首尔弗里兹同日同时同地点举办的,还有今年第21届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Kiaf Seoul)。两者的区别,只是韩国国际艺博会的展期从9月2日延续至6日,而首尔弗里兹仅到5日;前者位于COEX会议中心的一楼,而后者在三楼。

作为韩国本土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艺术博览会,Kiaf Seoul由韩国画廊协会于2002年创立,去年正式回归线下后,它的销售额创下了650亿韩元的历史新高。按道理说,Kiaf Seoul与首尔弗里兹之间多少算是竞争关系。但有趣的是,相较于争个你死我活,两大艺博会却意外地选择了“强强联手”,合作推出了共享联名门票和一档艺术谈话节目。

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更明智的。一方面,这让首度落户首尔的弗里兹可以用一种更为接地气的方式被当地艺术生态所接纳,迅速平稳地完成从“新来者”到“长期参与者”的角色过渡;而另一方面,对于长期仅在国内知名而无法走出去的本土艺博会Kiaf而言,与国际性艺博会的合作可以为自己引入全球的藏家资源,大大拓宽自身的知名度。最终,两场大型艺博会交相辉映,共吸引了超过七万名国内外游客到场。

双赢局面之下,销售也是水涨船高。韩国画廊协会代表对媒体表示:“我们过去常常在展会结束后发布销售报告,但我们决定从今年开始不这样做,因为这样的报告会在本地艺术市场引发不必要的竞争。但可以说的是,我们今年的销售业绩非常的好。”

疫情下的艺术品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吸引画廊纷纷聚集在首尔的原因,不仅仅是“弗里兹”的名头,更重要的是当地拥有逐步完善的当代艺术系统、设备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友好的商业环境。

韩国拥有亚洲地区最高的“人均藏家数”及最多的私人美术馆,这些私人美术馆通常构建于庞大的企业收藏体系之上,再加上政府和企业财团推动了艺术赞助的发展,赋予了韩国悠久的艺术收藏历史。“弗里兹一直在寻找具有文化活力的城市,”首尔弗里兹艺博会总监Patrick Lee表示,“韩国艺术收藏的传统也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当时的老牌画廊努力培养起了一批本地的收藏家,后来再慢慢吸引到来自全球的收藏家。”

除此之外,交易艺术品的免税也对画廊具有十足的吸引力。Kiaf Seoul的运营委员会主席Hwang Dal-seong还指出:“韩国是包括全球少数几个不对艺术品征收进口关税的地区和国家之一,这对国际画廊而言是很大的优势。”

在全球疫情暴发的背景下,催生了一批韩国人称之为“MZers”(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群体集中地以收藏家的身份出现。据同名画廊创始人Jason Haam表示,疫情使得他身边的朋友都开始对购买艺术品和逛博物馆感兴趣,尤其是MZers大多是在疫情后这几年才开始购买艺术品,因为“他们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花钱了”。

里森画廊的资深总监Louise Hayward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来,首尔已发展成为艺术市场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开始连接亚洲与北美和欧洲市场。在今年首次参加首尔弗里兹艺博会的人中,我们不难看出许多国际机构都对在这里投资十分感兴趣。”

韩国艺术管理服务政府机构今年7月的研究数据显示,今年韩国艺术市场的销售额预计将首次超过一万亿韩元(约合7.23亿美元,50.3亿人民币);去年,韩国艺术市场销售额录得9160亿韩元,是2019年时3810亿韩元的两倍多。然而,巴塞尔艺术展《2022年艺术市场报告》显示,大中华区2021年的营业额为134亿美元。

伴随着首尔弗里兹的开幕闭幕,首尔在一片过热的讨论声中,静静地展开当地蓬勃发展的艺术图景。有业内人士认为,首尔弗里兹对于这个刚刚在艺术界崛起的亚洲城市而言,不过是考验的开始。未来艺术品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更剧烈的竞争。或许正如画廊主Jason Haam所言:“我们很高兴能受到艺术界的关注,未来的竞争会更激烈,但现在看来,‘蛋糕’也会变得更大了。”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