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行艺术 万物皆可拟人化作品「万物皆可拟人漫画」

互联网 2023-03-05 22:18:1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现代流行艺术 万物皆可拟人化作品「万物皆可拟人漫画」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什么是拟人化?

拟人化是一种形式手段,可将人类特征赋予非人类事物或无生命物体。非人类事物可以是动物、物体,甚至是一个概念。

赋予这些事物的人类特征可以是使非人类事物栩栩如生的情感、行为或行动。拟人化在文学和日常讲话中很常见,它可以为原本毫无生气的物体或主题添加生命、能量和动画。

在我们深入了解它之前,先看一些拟人化的例子可能会更有帮助。拟人化在文学、艺术、电影和日常用语中都有使用。它的一些例子是短语:

“太阳向我们微笑。”“这只小猫像个小美人”“光在水面上翩翩起舞。”

你听说过“夜风在呼啸”这句话吗?嚎叫是一个动词,用来描述动物或人的声音投射。显然,由于风没有生命,“嚎叫”是一种拟人化的方式,并赋予场景全新的维度和意义。

拟人化的起源

拟人化作为一种​隐喻形式出现,并且自古以来就被用于教育和讽刺目的。在世界各地的现代社会,它在儿童教育中仍然很受欢迎,是讽刺和模仿的标准,并且在广告中大量使用。

最早的拟人化是来自手冢治虫的《阿童木》,它是许多战后漫画中最受欢迎的,漫画描绘了具有个人主义特征的机器和机器人。

像柳濑嵩的面包超人这样的热门作品用各种不太可能的材料创造了可爱的角色。面包超人本人是一个脸颊红润的超级英雄,有着一个大圆头,模仿了一种流行的日本甜点——面包,一种装满豆酱的小圆面包。

该系列巧妙地体现了日本人对喜爱的舒适食品的喜爱,作为温暖、善良和可靠的体现。面包超人仍然是数百万日本儿童的最爱。

拟人化的分类品牌吉祥物

从基本意义上讲,在设计和营销中,吉祥物是一个角色,一种人格化的形象,可以成为品牌、公司甚至公众人物的象征性代表。这个词起源于法语单词“mascotte”,意思是幸运符。

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吉祥物”一词是指被特定人群视为好运象征的人物、动物或物体。

因此,多年来吉祥物被视为幸运和正能量的载体。这可能是它们在用户体验和营销目标设计中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因为积极的反馈和情感吸引力可以与转化率和利润直接相关。

萌拟人化

拟人化指对非人类的动物、植物、架空生物、军事武器、国家地区、交通工具、土木基建、作业系统、电脑软体、网站等依据其性质,将其描绘成具有与人相似的形象,或描绘为与人相似的有情感的形象。

且这种形象可直接地或间接地表达若干原受仿物的特点属性。拟人化属于一种二次创作手法。

一个拟人化形象包括“物属性”和“人属性”这两个对立又统一的方面。“物属性”指的是拟人化形象所保留的被拟物所具有的特征,比如“ “人属性”指的是通过拟人化赋予被拟物的“人化”特征,比如人的体型、性格、情感等。

这两者在拟人化形象中的比重决定了萌拟人化与一般程度的拟人化(“基本拟人化”)的本质区别。在萌拟人化形象中,“人属性”占了主要地位,“物属性”只是起到额外增加萌度的辅助作用。

除此之外,萌拟人化通常要求对有关拟人化角色进行额外加工改造,即赋予“萌”元素。相比之下,“基本拟人化”则无此作法。而两者对有关拟人化角色形象的细节的表现也稍有不同。

比如下图,我给 BOSS 的吉祥物直直画的萌拟人,属于二创同人(声明:不是商单,兴趣使然)

虚拟偶像

虚拟偶像是指“通过绘画、音乐、动画、CG 等形式制作,在因特网等虚拟场景或现实场景进行演艺活动,但本身并不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人物形象。

最早是在日本发源,由 2016 年 12 月开始活动的绊爱首次使用,定义为“利用动态捕捉程序达成虚拟形象与真的人结合的角色”或“由电脑图形所绘制的插画风格的人物”。

虽然在此之前就已经有类似的虚拟角色出现,但是当时这类虚拟角色并未定性为虚拟。因此在一段时间,虚拟是绊爱的代名词

万物皆可拟人化武器

国外网友将德国虎式坦克拟人化为一个小女孩,传统萌文化与军事相关的角色设计和故事的结合已被证明成功地吸引了普通观众和历史、军事和武器爱好者的关注。

这一系列已经成功地保持了多年的受欢迎程度,并拥有大量的同人作品和衍生作品。如前所述,《强袭魔女》是这些系列之一。

15 年前推出,已经播出了几季动画,并计划在 2022 年推出两个系列,其中包括一个名为 Luminous Witches 的新系列(在相同的世界观下,但应该归入偶像类型)。

疾病

台湾疾病控制中心(CDC) 找到了一种创造性的方法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提高人们对各种疾病的认识,从风疹到莱姆病,再到现在,决定把他们拟人化。

CDC 急于吸引“超越回声室”的年轻观众,自 2018 年以来,CDC 聘请插画艺术家在一系列受日本漫画启发的公共卫生信息中展示其所谓的“拟人化疾病角色”系列细胞,以及代表台湾高雄公共交通系统的动漫吉祥物 KRT Girls。

举个例子

“瘟疫”,呈现为一位女性死神从黑色紧身胸衣中溢出,戴着一顶帽子,内衬中世纪瘟疫医生的喙状面具。

“埃博拉”穿着一件剪到肚脐处的带翅膀的红色乳胶套装,而“梅毒”​​则是一位穿着吊袜带的牧羊女,向 1530 年吉罗拉摩·法兰卡斯特罗诗歌中名为 Syphilus 的受灾牧羊男孩致敬,这首诗赋予了性传播病毒的名字。(每个角色都有一个描述视觉参考的简介,例如点缀梅毒衬衫的红色“疮”,将它们与各自的疾病联系起来。)

总结

我认为精心制作的拟人化比产品代言更有效,拟人化可以反映任何性格特征、产品定位所需的任何风格,并通过多样化的视觉效果进行交流。借助拟人化,设计师和营销专家可以打造出人意料且引人入胜的外观,或让奇妙的角色栩栩如生。

这里是猫老师,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