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艺术家讲述黄河故事感悟「关于黄河的艺术作品」

互联网 2023-03-05 21:05:01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听艺术家讲述黄河故事感悟「关于黄河的艺术作品」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9月20日,“黄河故事——艺术写生系列活动”第二站(郑州)成果展“垚——母亲河畔的回响” 展览研讨会在二七区樱桃沟的郑州樱桃美术馆举行。

以“垚”为名的美术展,展期为2020年9月15日—10月18日。郑州站的黄河故事艺术写生活动,从筹备到公开征集艺术家、实地写生、自主创作,再到展览呈现,历时3个月。40余组(件)国画、油画、水彩粉画、装置、陶艺、雕塑等作品,通过艺术家与黄河对话、思考及探索的历程以厚土、热土、黄土三个不同维度单元,呈现出对黄河流经郑州这方沃土中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的思考。艺术家们用脚步丈量着黄河流经郑州的地域,从石窟寺、宋陵等地感触着她的历史的厚度;两岸黄河儿女们与黄河和谐共生,让我们触摸到黄河的温度;在黄河中下游分界处,领略到黄河别样的自然景度。

17位参展艺术家化建国、王圣松、赵浩滢、吴斌、付万全、李士仓、刘君湘、刘添、刘博、刘方、王羽羲、徐利华、邱显凯、王双印、齐子俊、黄雄兵、汤姜雨,耕耘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对黄河、黄土有着不同的生命体验,因此作品的题材、创作的艺术语言及表现形式呈现丰富多元的面貌。

“黄河的‘黄’与樱桃沟黄土沟壑地貌的‘黄’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本次‘郑州站的黄河故事艺术写生’活动在樱桃沟成功举办,更加增厚了这里独特的文化韵味。而艺术园区作为樱桃沟文化产业的重要空间载体,不仅为景区旅游、文化与经济的各项发展做出贡献,更为樱桃沟带来品牌效应,成为樱桃沟发展的特色标志与亮丽名片。”樱桃沟景区党工委书记徐建这样介绍道。

垚”(yáo)字,《说文解字》注以土高貌,山高的样子,亦有多土之意。母亲河在中下游由急转缓,裹挟的厚重黄河文化和黄土高原的泥沙亦慢慢沉淀,润物无声的滋养着这方土壤,经年累积成“文化长河”和“地上悬河”,使处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点上的郑州成为黄河文化的高地。

展览于9月15日对外开放,为更好的向社会诉说这段艺术版本的“黄河故事”,9月20日还举行了展览主题研讨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化建国、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王圣松、自由艺术家赵浩滢、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绘画系副教授吴斌、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付万全、油画家李士仓等参展艺术家,与著名艺术家王刚、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意淳,中原工学院教授李晓鲁,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马勇等嘉宾就如何用艺术语言来表现“黄河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艺术家表示,创作黄河主题需要有对这片土地的真诚态度,需要对黄河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它的博大有深刻的认识,需要艺术家和黄河发生直接的关系,将人与黄河的关系放在作品里去实践。不仅为年轻艺术家提出新的艺术命题,更为大家从专业角度解析着我们“黄河文化”的艺术厚度。

据了解,“黄河故事”是郑州樱桃美术馆自2019年初推出的系列活动,旨在以艺术视角,弘扬和挖掘“黄河故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与艺术家共同探索当代艺术的在地性发展。活动设置三门峡、洛阳、焦作、郑州、开封、新乡、濮阳等七个站点,每个站点都会以“写生成果展”的形式将活动成果回馈于社会。待走遍黄河流经河南的地域之后,将遴选各位艺术家创作举办“黄河故事”创作展,进行沿黄巡展。目前,活动已走过三门峡、郑州两个站点,本次“垚-母亲河畔的回响”便是“黄河故事”的第二站成果,本站点展期为2020年9月15日—10月18日,凭有效身份证件均可免费参观,展期内还将设置“拓印黄河”主题公共教育活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