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版哈姆雷特「藏族大学生与《哈姆雷特》擦出别样火花」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藏文版哈姆雷特「藏族大学生与《哈姆雷特》擦出别样火花」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德庆白珍 通讯员 王雪君 刘建华):近日,由上海戏剧学院西藏表演本科班学生演绎的藏语版《哈姆雷特》在上海公演。当藏族演员用藏语说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等经典台词时,观众似乎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力量。
△顿珠次仁(中)饰演哈姆雷特
饰演哈姆雷特的顿珠次仁说:“我希望这个戏能够在西藏演出,能够把西方的经典、世界的经典带入到西藏。”
△旦增贡吉饰演奥菲利亚
饰演奥菲利亚的旦增贡吉说:“用藏语可以擦出不同的火花,汉语说出来的跟藏语说出来的味道完全不一样。藏族文化也是可以演绎莎士比亚戏剧的。”
旦增贡吉和顿珠次仁都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17级西藏班的学生,他们排练的毕业剧目《哈姆雷特》5月在上海公演,演出语言分为“国家通用语言”和“藏语”两个版本。在保留了吊扇、欧洲宫廷的制式服装等传统道具的同时,锅庄舞等藏文化元素成为全剧特色。饰演国家通用语言版和藏语版的两位哈姆雷特,都是典型的藏族小伙。从王子的放浪形骸,到剧中伶人、天使等角色的能歌善舞、圣洁质朴,被藏族学生们演绎得恰到好处。
上海观众马丽评价说:“看过他们的表演觉得挺震撼的,很有激情。因为他们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说得非常好,我都没想到他们是藏族的学生。”上海观众韩赛茜说:“每个人都很专注,每个演员的爆发力都很好,挺让我感动的,演的都还是挺好的。”在上海珠峰中学上学的藏族学生索朗次旦观看了这场剧目,他说:“感觉挺好看的,我第一次在上海看到藏语的这种剧,非常高兴。”中国著名剧作家罗怀臻欣赏完演出后说:“这批演员,他们眼睛中流露出心灵的那种干净,那种自然,更接近莎士比亚原著的人文精神,他们是表述者,不是转述者。”
四年前也就是2017年,22个青春懵懂的藏族青年男女走进上海戏剧学院的大门。他们说不好普通话,在文艺表演方面几乎零基础,完全不知道戏剧是什么。经过四年的学习,他们蜕变了。
△次仁罗布饰演的掘墓人
次仁罗布来上海前从没走出过西藏林芝察隅县。上大学后,他不仅来到了上海,还被学校送往美国学习两个月。此次,他在《哈姆雷特》剧中饰演雷欧提斯、掘墓人、伶人等角色。看到自己参与的毕业大戏被这么多观众喜欢,次仁罗布非常开心,“在即将毕业的这个时期有一个这么好的大戏,这么好的团队,特别感到骄傲。我们回到西藏以后会更加地努力,用藏族的一些题材,一些感人的事迹,把它表演出来,呈现给所有观众。”
△濮存昕担任《哈姆雷特》总导演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是《哈姆雷特》这台毕业大戏的总导演。他曾经是1990年版《哈姆雷特》的主演,也是中国出演莎翁剧最多的男演员之一。演出谢幕后,濮存昕动情地说:“他们因为有草原有雪山、因为有藏族文化的养育,他们可能性情更真率,能量更大一些。演莎士比亚的戏对他们来说也是最合适的,为什么,莎士比亚台词的思想性是有力量的,让他们来展示一定是不同一般的。我们第一次听到藏语版的台词演绎莎士比亚剧的时候,我们心里真的很激动啊。一个老师说,难道这是莎士比亚专门给这些孩子写的戏吗!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台词富有音乐性、富有世界性,仿佛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剧团。”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介绍,上戏自1959年招收首届藏族班学生以来,迄今已经开办了六届表演班和三届舞美班。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后,这些学生已成为戏剧表演舞台上的中坚力量。“在濮存昕老师带领下,我们表演系的教学团队,凝聚了全上戏的一些力量,他们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一幕大戏的排练,引起社会关注也是我们意料之中的。我们更加欣喜的是,西藏班同学快速的成长。我们相信他们回到西藏,会为西藏的戏剧影视表演艺术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介绍,藏语版《哈姆雷特》计划在全国巡演,今年七、八月份将在西藏演出。(本文图片由剧组提供,摄影:尹雪峰、董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