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苗长增——让陶瓷为人民生活锦上添花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关注」苗长增——让陶瓷为人民生活锦上添花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苗长增,男,汉族,1963年2月生,禹州市神垕镇西大社区人,中共党员,中专学历,陶瓷行业高级工程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理事,河南省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禹州市第十一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禹州市陶瓷花盆协会会长。曾任神垕镇东风工艺美术瓷厂团支部书记、厂试验室副主任,神垕镇新星陶瓷厂厂长,神垕镇恒昇钧窑经理兼设计师,禹州市恒昇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艺术总监。
擅长技艺:器型设计,陶瓷花器釉料组方与烧成;代表作品:钛金釉“六方花盆”,洒金釉“八骏图”。
1979年9月,苗长增高中毕业后,进入神垕镇东风工艺美术瓷厂,师从张子林、 温天佑从事模具制作、拉坯造型、配釉施釉工作。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河北邯郸市陶瓷工业学校陶瓷专业学习;1986年,回厂安排在试验室工作。跟随苗殿卿、崔国营学习配釉技术,期间曾参与获得农牧渔业部金杯奖产品——钧瓷“双鹤瓶”的烧制工作。他利用书本知识由模具设计到釉料配方进行研究,先后担任厂试验室副主任、团支部书记、厂长助理等职,角色的转变给他带来技能发挥的动力。1990年秋,由于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改制,遂离厂与父亲联合筹建8立方米双门倒焰窑,注册苗家钧瓷坊,以烧制香炉、花盆、台灯、酒壶、酒盅、茶杯、盘碟勺碗、小动物等彩瓷产品为主,间烧钧瓷瓶、罐等产品。由于家里弟兄们多,且都渐渐长大,家庭作坊式生产已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2003年春,家庭商议弟兄几个分开单干。苗长增就搬出作坊在清岗涧村创建新星陶瓷厂,新建2立方米和0.5立方米窑口,以烧制彩瓷花盆为主,烧制钧瓷为辅,专烧炉钧釉钧瓷,积累资本,储蓄能量。2006年5月,置地上百亩扩大再生产,注册禹州市恒昇陶瓷有限公司,自任法人代表、董事长,新建90米燧道窑用于生产彩釉花盆,又建立6立方米、2立方米、0.25立方米三座液化气窑炉用于生产钧瓷大瓶和烧制茶具。2013年,在江西景德镇建90米隧道窑1座,烧青花瓷等工艺品,兼烧霁红、郎窑红等品种。到2022年9月末,恒昇瓷业已成为禹州瓷区规模最大的中高档陶瓷花器生产龙头企业。
研发出孔雀蓝,窑变翠绿、翠玉釉,铁红窑变釉、窑变分相釉。长增擅长陶瓷釉组方的选料配比,组方原料扩大到全国各个产地。配方以长石、石英石、铁矿石、玛瑙石、方解石、铜矿石加氧化锡、氧化铁(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锌、氧化铜及硼磷熔块、钛硼钴锰等10余个主要原料组成,三价不同的铁离子可以成不同的陶瓷釉色。泥浆配方要求8—9种原料组合,要求适应性强,釉中用龙岩土,碱含量适中,性能稳定。烧成前期设烘干带,温度约80度;预温带较长,进气量宜少宜慢,烧成时间约6小时,梭式窑烧成时间更长,大约要8小时左右。目前烧成技术稳定,成品率高达95%以上。
在陶瓷坯釉烧成工序较有建树。特别是分相釉工业化生产应用中,在神垕独树一帜,对钴、铁、锰、铜、镍等变价成色元素在硼、磷、钛 、硅 、铝、钡、钙、镁、钾、钠等元素组成的玻璃相中的反应有新的研究。此外,釉中引入添加剂改变釉的物理性能,使釉在烧成过程中形成易控制的特殊艺术釉面。如大小珍珠点,树林网纹等。大件灌浆成型产品在工业化、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对泥浆的性能要求苛刻,“三度”控制好,是生产管理的必要条件。具体参数为:细度2%(250目),流速46秒,厚化度2。燃气还原焰隧道窑烧制产品,各段的参数要求严格。每个烧嘴的气、风比例,每个窑车产品的重量,产品的装载密度,进车速度,坯釉配方等都有合理的参数与详细规定。
随着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苗长增萌发了走出去再发展的念头。经过充分考察,景德镇瓷区温湿度及气候条件较为适合与钧瓷相近的景钧生产。2013年秋,在景德镇瓷区创建90米长,拥有预热带、升温带、冷却带现代化温控还原焰式燧道电窑。组建专业团队,以景德镇特色瓷为主,研发蓝红、釉里红、鲜红、豇豆红、霁红、郎窑红等名贵钧釉。在研发郎窑红釉中,因温湿度要求高,烧制控温要求高,自然原材料要求更高。窑炉结构设计不一样,烧成技术也不稳定。他精选原料,采用长石、石英石、方解石、玛瑙石、铜矿石、滑石、骨灰粉、草木灰加硼、磷、钴、锰、钛等微量元素,共15个原材料配方组成。特别讲究主要原料选料,如江西宜春的长石,钾长石为多,钠含量占5.5%,石英石用硅含量占99%左右的安徽凤阳原料,方解石选纯度高的南阳原料,骨灰粉选漯河精细牛骨碳粉,滑石用江西上饶原料,氧化钴选纯度高的四川利川原料等纳入配方组成配比试验研究。加上现代化控温技术,烧成时间掌握在13—14小时之间,高温保温1小时,时间反应充分,接着急冷,急冷温度在1250—600度,迅速冷却在1200—650度,掌握晶能转变与钴锰锡有很大关系,根据配方调浆方情况急冷釉面才亮,这样急冷后才自然冷却,烧成区在1250度停火。
苗长增待人和善,不善言辞,讷于言,敏于行,是标准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他说:“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居家环境自然化、艺术化,陶瓷艺术品进入普通百姓家。钧瓷神在窑变、奇在开片、妙在纹路、绝在意境。神奇的窑变效果,日臻完善的烧成技术,使钧瓷日用瓷以及神垕花器窑变万彩。日用品艺术化,艺术品生活化成为大趋势,这就要求陶瓷人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设计理念超前,制作工艺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022年春,为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锻炼后续人才,他拟定计划,逐步退出一线生产,把企业事务全部交给儿子打理。拿出二到三年时间,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潜心研究钧瓷釉的理论,将毕生所掌握第一手釉色研发资料申报发明专利,并将资料加以整理,成书出版,传承于后人,传播社会,让所有钧瓷人得到实惠,助力行业发展。
1983年,被评为许昌市青年劳动模范,2006年8月,被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评为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2019年12月,被评为禹州市返乡创业先进个人。(通讯员:李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