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笔下的洋车夫「老舍小说的艺术风格」

互联网 2023-03-03 19:51:0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老舍笔下的洋车夫「老舍小说的艺术风格」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北平的洋车夫》是从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第一章节取出来,叶圣陶先生给其加上的题目。想看原文的条友们可以百度搜索此文。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说起文章的风格,似乎有些玄妙,但如果你熟悉一个作者的文风,再次看到他的文章即便没有署名,你也能猜到是TA写的。

有一次,作协副主席私聊发来一首诗歌让我点评。我说,我很少写诗,也不懂诗歌。这首诗每个字每个词我都认得,但合在一起却不懂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有点像某某某的文风。主席笑了,说我猜对了,就是他的诗。

说文风很玄妙,其实也不然。字为心声,你写下的字总能反应你的所思所感。喜欢老舍先生文章的读者们,可以回忆他的佳作,谈谈他的文风。

现以《北平的洋车夫》为例,参照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例话》,说说老舍先生的文风。

利用口头语言

老舍先生特别注意口头语言的利用,他有一篇题目是《我不肯求救于文言》,足以说明他用功的经验。

节选《我不肯求救于文言》

从图片中的文字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写文章不像写诗常“推敲”,而像下棋走一步看三步,以达到追求言语自然之美的目的。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

大家看看这一段的加黑部分,朗读时是不是感觉特别亲切,就像我们平时聊天唠嗑一样?

都说文艺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口头语言的运用能让文章鲜活靓丽,极具画面感,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言语的自然之美”。

不推敲不代表不仔细不用心,老舍先生从“大处着墨”,不拘小节。文章既然有了言语的自然之美,其文字又起会不雅呢?

“口头语言的利用”是老舍先生的文风之一。

幽默的趣味性

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说:“幽默就是用最轻松的语言,说出最深切的道理,在表面上感到很可笑,如果继续往深层挖掘,便会从心底里会心一笑。”

我很认可萧伯纳对幽默的解读,不是什么语言都可以称之为幽默,幽默的语言能让读者产生由“可笑”到“会心一笑”的愉悦心理。

老舍的幽默是善于从一个有趣的视角来讲述痛苦和真相。这点可以从老舍的《谈幽默》中窥见一斑。

节选《谈幽默》

嬉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囊,才是幽默。读老舍先生的文章,对应他给予幽默的定义,就能很好地理解他“幽默的趣味性”之文风。

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

本段以一个有趣的视觉描写洋车夫的痛苦生活,读者也能从可笑到会心一笑中觉察真相,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幽默趣味性。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注意口头语言的利用和注重语言的幽默趣味性是老舍先生文章风格的两个特点。我们也可以把它当做两个写作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上来。

3月16日草于水角楼

我是分享写作技巧、记录情感故事的锦绣,感谢你的关注。欢迎留言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