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特色美食「广西钦州市地图」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广西钦州市特色美食「广西钦州市地图」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经过创建、申报、专家实地考察、评审、公示,过五关斩六将,尘埃落定,广西各地有70个县(市、区)近日荣获“广西特色文艺之乡”称号,其中钦州市入选7个,占10%,入选数量排在百色市、柳州市之后,跻身“三甲”行列。
这些“花冠”分别是哪些?
广西烟墩大鼓之乡
广西烟墩大鼓之乡当属灵山县的烟墩镇。烟墩大鼓始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现保留下来的大鼓不少于300面。2008年,烟墩大鼓成功列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烟墩镇石堆村的劳传永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欢迎中央慰问团莅临钦州的汇报演出、2010年第八届全国民间艺术节、2011年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式、2013年南宁“非物质文化日”活动、2013年中央电视台第7套节目《乡村大世界》栏目、2014年广西第十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2016年钦州市首届‘宁越花园杯’2016年新春烟墩大鼓大赛”……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庆典,都回响着烟墩大鼓震撼云霄的巨音。
广西楹联文化之乡
灵山县大芦村,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名列广西三大古村镇之首。古宅由九个建筑群落组成,始建于明、清两个时代,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至今大芦村仍保存有305副明清时期创作的传世楹联。大芦村的古楹联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中国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忠、公、孝、悌等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9年开始,大芦村相继被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中国十大古村落”、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明村”、“中国最美悠闲乡村”等称号。
广西根雕艺术之乡
灵山县是“中国荔枝之乡”,县内众多的荔枝、龙眼古树,为根雕艺术文化的发展与壮大提高了肥沃的土壤。用作灵山根雕的荔枝、龙眼根部都是历史百年以上的树根,经过根雕爱好者工艺加工后,顺其天然形状,经过雕刻、运刀、整修、磨光、上色、打蜡等工序而成,在生动展示根雕的型、意、态,之中,还体现了绘画、书法、雕刻工艺等艺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
灵山根雕种类繁多,形象各异,其作品造型主要以人物、动物、景物和山水为主题,有茶几、茶盘、花架、屏风、茶托、木座、背椅、龙椅、根椅、办公台、观赏工艺品等,尤其是结合灵山花石,根石相映,给人以优雅和美的感觉。
灵山根雕
灵山花石根雕成为珍贵收藏品
广西书法之乡(含广西兰亭小学)
近十年来,灵山县每年都坚持举办书法进校园、基础培训、创作指导、作品点评、青少年现场书法竞赛、书法沙龙、书法作品展;每年还组织一批有创作实力的青年会员集中培训,请资深老师进行作品点评、指导创作,使会员创作水平提高较快,在国家级、自治区级赛事中多次获奖。
灵山县委、县政府领导十分关心书法文化活动的开展,曾承办了“广西第四届书法理论研讨会”;每年举办的书展或赛事活动,县领导都认真听取汇报,热情指导,对书协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能够及时帮助解决。从2008年开始,灵山县书法家协会的活动经费就列入了县财政预算,每年都按计划拨款,对年内开展的书展、赛事、送春联下乡等活动则单项安排。目前,座落在县城六峰公园,书法主题公园、文化市场目前正在建设中。
广西儿童画之乡
为了充分挖掘传承钦南区独特的千年古陶文化、蚝乡文化、滨海文化资源,培养儿童绘画人才,打造钦南儿童画特色城市名片,从2014年至今,钦南区连续3年举办了钦南儿童画作品征集及比赛活动,共征集作品二千多幅,出版了《“放飞中国梦,快乐同成长”钦南儿童画作品精品集》、《“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钦南儿童画作品精品集》和《“美丽钦南—绿色生态游”—钦南儿童画作品精品集》,印刷6000册,参与活动的少年儿童人数累计达二万多人,推动了钦南区美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广西坭兴陶艺术之乡
钦州坭兴陶艺已有1300多年历史,曾在1915年美国巴拿马旧金山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名列中国四大名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四川容昌陶饮誉中外。近百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评比并获得大奖40多项。2006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微章”;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被指定为国宾礼品赠送东盟十国领导人;2010年被授为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是广西最具民族特色工艺品二宝之一;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广西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批准授予钦州市“中国坭兴陶之都”称号 。坭兴陶产品远销东欧,美洲,东南亚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西采茶戏之乡
钦北区那蒙镇的采茶戏功夫深厚,历史渊源流长,已有200多年历史。采茶戏演出采用广东方言和当地壮族语言进行表演,配之似采摘茶叶、制作茶叶,以及卖茶叶动作的舞蹈,具有浓厚的桂南壮民族气息。目前,那蒙镇有春天采茶剧团等9支采茶表演队伍,每年总演出超过1500场,逢年过节在本地表演外还到南宁、北海、钦州、防城等地轮回演出。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