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美术馆-\\「婺源博物馆」

互联网 2023-03-02 21:41:3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婺源美术馆-\\「婺源博物馆」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婺源美术馆占地800多平方米,展馆面积1100多平方米。是经江西省文化厅特批的全国第一家县级美术馆,被外界誉为“中国县级第一馆”。

婺源美术馆由现代新型农民祝学文自行创办投资2000万余元,于2012年1月建成,4月22日正式开馆,向所有美术爱好者和游客免费开放。

具有婺源传统特色的砖雕门楼,上海人叫它“石库门”,婺源人叫它“五凤楼”。因为门楼上有10个飞翘起来的戗角,建筑学上叫“翼角”,5对翼角就像5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所以称作“五凤楼”。五凤楼是过去封建社会皇家建筑的专用格式,被富甲江南的徽州商人偷偷地模仿到民居和公共建筑(比如祠堂和亭阁)上,后来,这种“五凤楼”在整个徽州地区就“遍地开花”了。

门楼上“婺源美术馆”的横匾,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亲笔题写。门楼最高处并且是居中的砖雕图案里,有龙,有凤,有祥云,所以叫“龙凤呈祥”。馆名横匾上方的砖雕图案里,有5只蝙蝠,还有万寿福字,它就叫“五福临门”。横匾左边的砖雕图案是“琴棋”,右边是“书画”。横匾下方的4块砖雕,有南瓜,有蝴蝶,有蜻蜓,叫“瓜瓞绵延”,寓意子孙繁盛,家族兴旺。再看大门口两边的砖雕图案,左右对称,分别是梅、兰、竹、菊。另2幅对称的图案,分别是菊花和莲花。

进入美术馆一楼展示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巨大的“九龟戏荷砚”墨海。它长2.5米,宽1.5米,高1米,重约2.4吨,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墨海。

制作这只大墨海的石材,是在黄山余脉的一个幽深峡谷里找到的,而且是一个不大为外界所知的砚石新品种,叫“翠玉石”。石料中夹杂着的一个个大颗粒,其实就是翠玉。玉化程度越高,石质就越好、越稀少、越珍贵。而这个墨海的翠玉颗粒是如此之大,实在罕见。

现任婺源美术馆馆长江云青先生和另4位砚雕大师,日以继夜,花了半年多时间才完成。曾经有国内著名砚雕专家为它作过评估,按目前的市场价,是人民币1000万元。“九龟戏荷砚”是我们美术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它是展品,非卖品。

江云青,江西婺源人,1963年生,婺源当代著名书法家和砚刻家,高级传统工艺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婺源歙砚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婺源美术馆馆长。

初看,它像只大鱼缸,可容得下六七个小孩。砚缸开口的“口圈”上,有大大小小8只长寿龟在各式各样的荷叶上嬉戏,再加上砚缸底部的1只长寿龟,合起来就是9只长寿龟,寓意“九九归一,以和为贵”。盘踞在砚缸底部的一只长寿龟和一只螃蟹,又寓意“和谐共处”。

婺源美术馆匾额和竖匾为中国工笔画协会主席林凡作品。

上楼左边、水池的墙壁上,刻的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诗《观书有感》两首中的一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婺源美术馆分为三大功能区,即“名贵砚石展示区”、“名家字画展示区”和“精品砚作展示区”。整个美术馆的内部装修和展品陈设,参照了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多家著名美术馆的陈设格局和装修风格,宁静、典雅、大方、大气。馆内现藏有歙砚砚石的所有名贵石种、当代名家字画一千多幅、歙砚雕刻名家的砚作精品300多方。

婺源美术馆主要收藏歙砚(龙尾砚)!以婺源(古属歙州,今属江西)龙尾山下溪涧中的石材所制最优,故歙砚又称龙尾砚。唐开元年间已有生产,南唐时形成一定规模。歙砚石具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嗀里,金声而玉德”等优点。按天然纹样可分为:眉子、罗纹、金星、金晕、鱼子、玉带等石品。

“名贵砚石展示区”

蓬莱仙境

抚琴

中国龙

大漠铃声

“名家字画展示区”有著名画家何家英《秋冥图》,金鸿钧国画《山花烂漫》,柳子谷国画《竹》,已故画家秦岭云国画《山居图》,韦江凡国画《马》。刘大为国画《珠玛》还有范曾大师的国画《罗汉神威图》,已故画家姚佐庭国画《独冠群芳》等。

著名雕塑家、画家、书法家钱绍武的国画《水墨人体》。以女性人体为描画对象的,往往是素描或油画。但这幅描绘女性人体的,偏偏是国画。这是对国画题材和表现手法的新突破,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女性身体丰满的神韵,可说是一笔不多,一笔不少,恰到好处。大画家的风范跃然纸上。

汪玉婷《洛神图》

钱绍武书法作品

翰墨香展厅

佛手

喜从天降

昭君出塞

“名贵砚石展示区”

婺源美术馆简介

婺源美术馆位于江西婺源文化广场正大门对面。

(欢迎关注或转发,侵权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