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创意美术教案「2019微课竞赛 江苏」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醒狮创意美术教案「2019微课竞赛 江苏」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教师简介
刘立云,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培训活动部专职美术教师。毕业于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硕士学位。从事校外少儿美术教学多年,擅长手工艺制作和创意美术的相关教学与课程设计。曾多次获得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指导工作一等奖;教学案例《走进姓氏文化——<百家姓>陶艺教学案例》在“2017津苏校外教育系统教育教学实践论坛”江苏地区交流评比中荣获特等奖;多次荣获“最佳优秀率”、“突出贡献”、“优秀教学案例”奖等荣誉。
教学期间辅导学员积极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大赛、中国国际少年儿童漫画大赛、“我的展览我做主”暑期夏令营活动等各类绘画比赛活动,并获得很多奖项,成绩显著。在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倡导以美育育人,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引言
“醒狮”,是一种舞狮文化,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民俗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物,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醒狮”不仅代表了一种民俗文化,其“醒狮精神”更是象征一种不屈雄健的民族魂。因此,醒狮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设计思路
选题说明:
“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段话是习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说,把中国比喻为觉醒的狮子。
中国人历来把狮子视为祥瑞之物。在中国建筑中,各种造型的狮子随处可见。古代的官衙庙堂、豪门富宅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直到现代,许多建筑物大门前还有这种安放石狮子镇宅护院的风俗。每一次的不期而遇,邂逅狮子的古韵今风,让我萌生了传承东方醒狮、民俗文化的想法。因此,我设计了以醒狮为题材的创意美术体验活动,带着孩子们学习醒狮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调色板少儿书画社的学员,为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中国的狮子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启发学生了解醒狮的历史文化,对传统石狮、舞狮有一些认识,感受醒狮道具的精美工艺和丰富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来设计醒狮道具,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汲取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思想精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包含学生与教师两方面。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前了解醒狮的历史、色彩纹饰的寓意等。教师则负责设计活动方案、准备狮子的纸浆面具白坯(注意醒狮在造型上最大的特点是头上多一角),准备活动材料和工具等。
四、活动过程
1、五色之韵(彩绘)
色彩,是人视觉中最重要的感受元素。“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醒狮是以色彩来表现其性格特征。狮头外貌有多种色彩,如金狮(又叫太狮),用于迎宾或隆重的交往礼仪,一般不易出动。还有黑狮、红狮、黄狮、紫狮、白狮和彩狮等。
醒狮的颜色有其特有的意义,如黄色醒狮也称为刘备狮,代表着泽被苍生、仁义之爱。红色醒狮为关公狮,代表着忠勇侠义、胜利和富贵。黑色醒狮为张飞狮,代表着霸气、勇猛、刚毅。紫色狮代表着紫气东来、一片吉祥。金色狮代表着贵气、金碧辉煌等。
首先,通过对醒狮“性格色彩”的解读,让孩子们了解如何通过不同的色彩赋予醒狮形象性格化。然后,孩子们用五彩缤纷的颜料在白坯面具上彩绘,在绘制的过程中学习色彩的调和与搭配的基本技巧,绘制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醒狮道具。在孩子们的画笔下,这些狮子或霸气、或威仪、或睿智、亦或可爱呆萌。
2、装饰之意(点缀)
醒狮的鬃毛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正如自然界中狮子的鬃毛是其地位的象征,具有威慑力。因此,在绘制好的醒狮道具上增添彩色的卡纸彩条或羽毛条,可以让绘制的醒狮更具灵动感。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选择卡纸来装饰狮子的鬃毛,在头部的外围粘贴一圈彩色卡纸条,待胶水干透后,借助画笔将纸条做出卷曲状,呈现立体造型。亦可选择彩色羽毛条来进行装饰,不同的材料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最后,在狮子额头图案部位可以点缀一些毛绒小球。
3、创意之美(体验)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最后,让孩子们拿着自己绘制的醒狮道具,设计或模仿醒狮的动作造型,扎马步、或跳跃、或蹲坐、或摇摆,亦或进行角色扮演等。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感和成就感。
五、活动评价
醒狮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民族情结。我们的课程以醒狮为元素,用最朴素稚拙的手工再现其神韵,让优秀的民俗文化走入日常生活。
通过东方醒狮的美术体验活动,学生们对醒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如何通过不同的色彩赋予醒狮形象性格化,解读醒狮形象的“性格色彩”,激起了学生们寻访中华狮子文化、热爱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通过这次活动,引导学生们传承“醒狮精神”,也促进了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这样的活动案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可以开展系列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去感受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精髓,使优秀的文化艺术得以传承。
结语
《百年思索》中写有:“中国本没有活生生的狮子,所以庙前画里、锣鼓阵中的狮子是走了样的狮子。然而走了样的狮子并不是谎言,因为它是图腾。”醒狮,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例如,一代宗师黄飞鸿所倡导的南狮狮艺,正是一种民族气节,团结、开拓、不畏艰险,以雄健的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豪气。
醒狮不仅是优秀民俗文化的代表,更是一种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追求,延续着华夏这片土地上的文化血脉和民族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具备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