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通草画「福建草坪」

互联网 2023-03-02 18:36:4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泉州通草画「福建草坪」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泉州网2月11日讯 (记者吴志明/文 受访者/供图)2016年,泉州通草工艺被列入泉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被列入第七批省级“非遗”项目,泉州通草艺术再次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

通草画作品

吴小锦创作中

通草是一种蔓状灌木,枝可入药,产于云南、贵州、台湾一带,其树心切成的切片,薄而半透明,有丝绒的质感,吸水性好,易于作画。上世纪六十年代,石狮市民间艺术家吴为家先生无意中发现通草的特点,潜心琢磨,发明出利用通草制作工艺的技术,也就是现在的通草画。他还将通草画从平面画发展到立体画,从单色画发展到多色画,其独创的立体通草画艺术品以胜似国画、胜似彩塑的独特艺术风格被誉为“东方艺苑珍奇新葩”。

吴小锦作为通草画传承人,自幼热爱美术,初中毕业后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通草画技法。如今,她已经是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她创作的通草画《花开富贵》《母爱》《热海藏珍》《温馨家园》等作品荣获全国、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评比金奖,并入选《中国当代民间工艺名家名作选粹》。

“完成一幅通草画少则需要一两个月,多则长达一两年。”她说,通草画构图和材料的选择工艺都较为繁琐,成画过程长,需要“慢工出细活”。创作之前的选材是作品成败的关键。通草产地云南最佳,台湾第二。好的通草根茎粗壮,抛光平展,一般要求生长期两年以上、没有虫蛀。通草片很容易染色,并渗透进去,看起来立体、鲜艳。选出的通草经过抛光、切成薄片、雕刻等手法,制成通草。

“人物和生活场景是通草画最常选用的题材,是反映闽南风情和市井百态的历史记载。”吴小锦说,在她的众多画作中还不乏石狮市的狮标、黄金海岸、石狮服装城、姑嫂塔等城市地标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