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研究「传播学心理学」

互联网 2023-03-01 21:04:1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自体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研究「传播学心理学」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刊载于《心理学通讯》2020年第3卷第4期

自体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王婧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上海200333wj961206@163.com

摘要:自体心理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源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自体心理学理论的先驱海因茨•科胡特在当时的精神分析发展现状、社会思潮、科学探索模型、人文艺术背景的影响下,整合并提出了“自体心理学”的概念。此后,“后科胡特”时期的学者们也在研究和实践中使自体心理学理论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心理学研究者的努力下,自体心理学思想也进入了中国。文章通过归纳整理自体心理学目前在国际上的理论发展、国内学者对自体心理学相关研究的论文发表、自体心理学国内培训的开展以及自体心理学书籍的出版情况,对自体心理学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关键词:自体心理学;科胡特;精神分析;主体间性理论

[心理学通讯,2020,3(4):244-251doi:10.12100/j.issn.2096-5494.220059]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Self Psychology in China

WANG Jing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33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Jing, wj961206@163.com

Abstract: Self psychology was bor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 and originated from the classical psychoanalytic theory. Heinz Kohut, the pioneer of the theory of self psychology, integrat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elf psycholog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evelopment of psychoanalysis,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model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 and background of humanities and art at that time. Henceforth, the scholars in the "post-Kohut" period also made the theory of self psychology unceasingly burst out new vitality in their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e 1980s, with the efforts of Chi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ers, the idea of self psychology also entered China. By summarizing and sorting out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self psychology in the world, relevant research papers of self psychology published by Chinese scholars,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raining on self psychology, and the publication of books on self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disse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self psychology in China.

Key words: self psychology; Kohut; psychoanalysis;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Psychological Communications, 2020, 3(4): 244-251 doi: 10.12100/j.issn.2096-5494.220059]

1引言

自体心理学诞生于1977年,由海因茨.科胡特开创于美国精神分析界。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发展早期,因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来访者在临床治疗中的不依从性以及对治疗师的贬低等无法令分析师实现有效的精神分析工作,所以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分析家放弃了此类来访者,并宣布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不能被分析治愈的。

科胡特从1959年开始,延续前人的足迹,结合自身和同事的临床实践,继续探索了如何对自恋型人格障碍进行有效工作。在精神分析技术日渐成熟的背景下,他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启发,逐步发展出对自恋型人格障碍能够进行有效工作的“自体心理学”,并渐渐发展为精神分析四大学派之一。

自体心理学在全球精神分析界和临床心理咨询界发展了四十多年,经历了经典自体心理学、主体间学派、关系性精神分析三个发展阶段,发展日益迅猛。而自体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传播究竟是如何的?这是笔者通过资料收集以及研究分析所想要讨论的。

本文从自体心理学当代理论的发展、在中国发表的学术论文、国内开展的自体心理学相关培训以及出版的自体心理学书籍四个方面对自体心理学当前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情况进行阐述。

2自体心理学理论及其发展简述

自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指导分析师工作方式的共情-内省模式(empathic-introspective mode)、理解来访者的自体(self)、自体客体(selfobject)、自恋移情(narcissistic transference)/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恰好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与修复模型、转变内化作用(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等。

科胡特在理论上延续了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在临床中他发现分析家收集来访者的信息带有主观性,因此科胡特开始尝试一种强调以共情-内省的方式收集来访者信息的方法(Kohut,1959)。“共情-内省”的观察模式强调从一个人内在主观的参照系去理解来访者精神现实的表达,而不是从外部的视角去理解他。这一分析家临床内部工作的方法,改变了精神分析家对来访者的基本体验,即来访者不只是可以被观察、被测量的个体,还是一个具有主观体验过程的人。这一患者主观体验的核心就是自恋性的需要(科胡特在此后将此描述为自体客体需要),即个体想要获得情感的共鸣性回应和同调的需要一自体客体的需要。同调将促进个体的自体感被逐步夯实,以感受一个可以被自体掌控的精神现实,这种自恋性需要可以区分为三个方向,即镜映需要、理想化需要和孪生需要(Lessem,2017)。这些需要在发展中经由一些非创伤性的错误回应,即科胡特所说的“恰好的挫折”,并且伴随照顾者同调回应的补救,个体由此发展出各种自体-安抚的能力,这个过程被称为转变内化作用。但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创伤或者过度潜抑,甚至无回应的状态,会引起自体的虚弱感,无法体验自身的掌握感,同时也因此在生活中感受到虚弱。这些虚弱感会引起各种防卫性反应:以高昂性的自恋表现来防卫自己内部的虚弱体验,或者以自卑回避性的自恋表现来保护自己不被进一步伤害。此类表现被称为广泛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谱系。科胡特对此的临床治疗,鼓励以同调的连接,呼唤患者潜意识中被潜抑或隔离的自恋性需要,即自恋性移情(或称为自体客体移情),在安全的移情性链接作用下发生退行,在治疗过程中由恰好的挫折激活来访者起源背景中的创伤等自恋性表现,经由动力学与起源学过程的双重诠释,修复当下的动力学关系,以及进一步修通早期起源学的困扰,协助患者获得自我接纳。

在科胡特晚期,史托罗楼参与到科胡特的团队中。他在科胡特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治疗师的主体性会呈现在临床治疗的互动过程中,并对此产生影响,因此临床过程是双元心理学的过程。这和以往理论所强调的精神分析压抑-冲突理论的单人心理学是存在差异的,因为任何单人心理学在临床过程中是无法存在的,这一学派被称为主体间性学派。

史托罗楼等以现象学的体验理论、情境主义替代了具有实在论特点的单人心理学理论,同时,他指出经典自体心理学所重视的恰好的挫折与修复模型,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因为临床治疗的过程要远比这个模型来得复杂。他认为,自体心理学所强调的自体客体移情也是在双元心理学互动中建构的,并不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固定过程。例如一些患者对治疗师会有理想化移情,而对另外一些治疗师会产生镜映移情,因此双元互动过程所形成的场域,是超越单人心理学所宣称的普遍性,而实际上是具有情境性的。故此,临床治疗的过程应该在一个更加展开的领域去帮助来访者在主体交互过程中形成自己全新的主体体验,而并非仅仅是揭示一个过去被潜抑的潜意识。

史托罗楼的主体间学派思想影响了很多后继的自体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家,北美等地在主体间思想的发展中呈现出更为多元的发展,如关系自体心理学、本杰明的双元主体间、波士顿小组,以及近十年逐渐兴起的以威廉•科伯为代表发展的复杂性理论一以理解和解释人类系统潜在的流动性、动态性和不可预测性为目的的理论。这些理论以激进的情境主义作为理解临床过程的基础,强调在具体的临床情境中去理解人的体验,认为人类的体验必然根植于它所处的主体间性场域之中(Stolorow,Atwood,&Orang,2002),反对以单一的概念套用在来访者身上,而不考虑临床的具体情境,例如不能用俄狄浦斯情结这样的概念去理解每个来访者,又如对精神分析核心技术之一的诠释,需要考虑具体临床阶段而不能盲目使用。复杂性理论整合了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经典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理论,发展为系列的临床工作理念。这些理念认为应该将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关系性体验作为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中的核心,因此称为关系性精神分析(relation psychoanalysis),成为当代精神分析的先锋。

随着中国学者与国际自体心理学界的接触加深,从最初的经典自体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到近年来的主体间学派和关系精神分析都被逐步引入中国,自体心理学被国内学者、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慢慢了解。这表明了当代中国文化与当代心理治疗对话过程加深。自体心理学在当代中国正在向更为成熟和本土化的方向演化。

3国内自体心理学相关论文发表情况

自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思想进入中国,国内的学者们笔耕不辍,发表了众多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自体心理学”与“自身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在国内的早期译法)为检索词,“主题”为检索条件,至2020年1月1日共检索到文献71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48篇,特色期刊论文9篇,硕士论文9篇,博士论文4篇,学术会议论文1篇。自体心理学于1988年首次出现在国内期刊,学者张继志在《国际精神病学杂志》上翻译发表了H.S.Baker与M.N.Baker的《Kohut的自身心理学》一文,文中介绍了共情、自体客体、自体客体关系、自体客体移情等自体心理学的关键概念。此后,李鸣(1997)对精神分析学派的介绍中也包含了自体心理学的简单介绍。学者蔡飞(2000,2002,2008a,2008b)自2000年起发表数篇论文,对自体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进展、人格理论以及心理治疗理论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经归纳整理,自体心理学相关论文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理论研究

在自体心理学引入初期,国内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以对自体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的介绍与评述为主,其中包括科胡特的人格理论、自恋理论、焦虑理论、共情理论以及自体心理学的哲学思想等(童俊,2001;路平,2007;蔡飞,2008a,2008b;黄华金,2009;张子霁,2015;马春玲,2017;童俊,2018)。

除了对自体心理学中经典理论的介绍,学者们也着眼于科胡特之后的新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精神分析是对经典自体心理学的发展,国内学者也关注到了这一理论发展的新方向。郝美萍与郭本禹(2019)两位学者归纳介绍了主体间性精神分析中精神疾病的理解和治疗的相关理论,其中介绍了主体间性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治疗观和简单咨询技术等。中国本土化哲学思想与自体心理学思想的对话也是国内学者讨论的主题之一,徐钧(2009)将佛教中的无常、解脱等主题与精神分析中关于死本能与自恋的思想进行比较和讨论,提出精神分析在帮助人们理解生命与死亡时体现出的超越性。他也讨论了佛教因缘哲学与精神分析主体间性思想的共同性,认为这些思想能够引导分析师对咨询历程保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徐钧,2010)。

此外,也有学者对自体心理学体系下不同观点进行了介绍与比较。郭本禹(2011)对科胡特之后的新自体心理学研究者:沃尔夫、史托楼罗、布尔斯基和哈格兰德等人的诠释观进行了介绍与比较。

3.2临床实践

自体心理学的心理治疗理论最早由蔡飞(2008)引入国内,在文章中蔡飞阐述了自体心理学的病理发展观,以及自体心理学背景下的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质、治疗目标及治疗过程。也有学者对自体心理学理论在婚姻治疗与短程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郭本禹,丁飞,2012;任其平,魏宏波,2012)。童俊(2005)在对自恋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异同进行论述时,介绍了科胡特理论中的健康自恋的二轴发展、病态自恋的发展以及科胡特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看法,并在同年的另一研究中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分析,讨论了儒家文化背景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童俊,2005)。徐钧(2015)也结合佛教“无我”的概念与精神分析中“全能自恋”的概念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临床工作提出了新的理解。

当然,研究者们对自体心理学治疗理论的研究并非仅限于纸上谈兵,他们也以此为理论背景进行了临床实践。学者们依据自体心理学理论提出了新的咨询模式(曹瑞红,2009),并在自体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青少年、有留守经历的职高生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等人群进行了心理咨询实践及质性分析(曹瑞红,2009;魏冉,2017b;闫凤武,2019;曾洁,2014),研究结果表明自体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咨询能够有效提升个案的心理健康水平。徐钧(2017)结合自己的咨询与督导经验对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的外显攻击行为进行了自体心理学视角的解读。他将外显的攻击行为区分为两种:与原发性自恋相关的攻击行为与由原发自恋受挫后所产生的自卫攻击行为。“后科胡特时期”的自体心理学思想也被运用于国内分析师的临床实践中。徐钧(2019)在文章中结合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理念与波士顿小组提出的复杂性系统中的随机性,对如何回应临床中的随机性以及咨询师的自我适应进行了讨论。

除了个案研究,也有学者对自体心理学于动力团体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吕伟红(2015)在研究中总结了自己以自体心理学为理论背景带领动力学团体的经验,介绍了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团体治疗中的常见表现、该类型团体治疗的目标和利弊以及如何处理患者的自恋伤害。

3.3青少年心理研究

全莉娟,姚本先,徐子君(2018)探讨了自体客体理论在对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在该研究中,作者介绍了自体心理学中的关键概念,并且结合自体心理学理论提出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当注重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成败观,树立有力量的榜样,并且发挥同伴的作用。龚超和吴进华(2018)两位学者关注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心理。他们从自体心理学的视角提出,偶像崇拜能够满足青少年的镜映需要、理想化需要以及挛生需要这三种自体客体需要。

3.4量表编制

国内以自体心理学理论为背景的量表编制研究较少。经文献查阅,笔者主要发现了国内学者原创的“神化-魔化他者自恋问卷”以及从国外研究中引进修订的“社会联结量表”,其中“社会联结量表”的应用更为广泛。

3.4.1神化-魔化他者自恋问卷

李杨与訾非(2017)两位学者根据科胡特的自恋理论,将自恋结构表述为“夸大自体”“渺小化自体”

“神化他者”“魔化他者”的四级自恋关系结构。并根据此模型编制了“神化-魔化他者自恋问卷”,用于测量个体目前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的自恋状态。量表共包含两个分量表,分别由13和14个项目。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与0.83,分半信度为0.76和0.75,重测信度为0.75和0.86。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4.2社会联结量表

社会联结量表是Lee与Robbins依据自体心理学理论中的归属感概念发展而来。他们将归属感定义为社会联结,并编制了社会联结量表。该量表的初始版本包含8个项目,后经修订发展为20个项目的社会联结量表修订版(SocialConnectednessScales-Revised,SCS-R),用于评定人际情境中的亲密经验以及个体在建立和维持亲密感时的困难(路多,2015)。国内学者范晓兰,韦嘉,张进辅(2015)翻译并研究了社会联结量表修订版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经信效度检验,该量表在中学生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该研究有利于推动此量表在中学生中的使用。社会联结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也有相关研究,路多(2015)将SCS-R进行翻译并在大学生群体中施测,随后将量表修订为3个维度(融入感、被接受感、生活投入),共14个项目。研究者对修订后的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5心理传记学研究

也有少数国内学者使用自体心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进行了心理传记学研究。研究对象涉及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及国外的小说家。

刘星瀚(2011)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嵇康及其所处时代进行了以自体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分析。从自体心理学角度,结合魏晋时期的时代背景解读了嵇康的成长经历与人格发展,也从嵇康这个个体出发,以小见大地探讨了魏晋时期所深藏的人性共性。顾红霞(2015)对戏剧小说家让•保罗•萨特的成长历程进行了自体心理学角度的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及萨特的自传作品、童年经历和亲子关系探讨了萨特早年的“自体-客体”关系对其人格形成的影响。

李莉(2006)、彭婿(2008)与彭旭(2009)三位学者分别对小说家爰伦•坡进行了自体心理学取向的分析。通过对爰伦成长经历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对他的自恋人格障碍进行了探讨。

3.6社会心理研究

自体心理学理论还被用于分析当下人们常见的社会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王林和闫肃(2019)两位学者在研究中使用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对社交软件用户的“刷存在感”行为进行了分析与解释,讨论了用户在信息动态的展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体客体需要。李欣欣(2016)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亲密关系中的“自恋”与“自体客体”。同时,她还在研究中分析了恋爰中的主体性与主体间场的复杂性,提出了对关系主体性的尊重是爰情中宽恕的关键点。

3.7跨学科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自体心理学不仅受到了国内心理学工作者的关注,在其他的学科领域也常被提及并被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中。

3.7.1文学与影视作品研究

吴艳茹,仇剑崟和张海音(2018)运用自体心理学与主体间性理论对《国王的演讲》中主人公博迪的口吃症状进行了分析。将博迪的自体成长经历与健康自体的成长心理进行对比,剖析博迪口吃症状的成因;通过讨论博迪早期与照料者形成的创伤性关系以及后期通过与罗格医生的互动对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修复,分析了博迪口吃的成因与缓解原因。

魏冉(2017a)也从自体心理学角度对电影《黑天鹅》进行了分析,关注了主人公母亲的自恋人格障碍的行为表现与成因以及主人公自身障碍的成因。

王晓红(2014)对电影作品《心灵捕手》中的主人公威尔这一人物进行了心理动力学分析。研究者认为威尔属于自恋性人格,并在文章中分析了主人公的自体表象。作者还在文章中由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延伸到了其对咨询实践的启示,探讨了如何帮助自体感破碎的患者建立稳定的自体表象。

3.7.2新闻传播学

金建南和杨浩(2019)两位学者将心理学与传播学结合,使用自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新媒体时代的用户体验进行了分析。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自体”"自体客体”和“自体客体移情”等概念进行了跨学科的扩充。同时,结合以上的论述,他们提出了针对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新视角一一利用自体心理学式的“共情”。满足用户的全能自恋感,宣泄用户的攻击性,促进新媒体与用户的关系形成,以此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4自体心理学相关培训的开展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的童俊医生是国内最早接触自体心理学的学者之一,1998年到2000年她在美国哈佛大学和Tufts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接触了科胡特的弟子,并开始接触自体心理学。1999年,曾于澳大利亚现代心理治疗学院学习了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学派相关理论、并受邀担任《国际精神分析的自体心理学杂志》杂志中方编委的心理学家韩岩在澳大利亚通过网络与当时国内对自体心理学有兴趣的专业学习小组成员进行了交流,并于2005年受徐钧邀请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举办了主体间性精神分析工作坊。此外,2006年、2008年,徐钧邀请来自美国波士顿的心理学家奚小鹿博士以及其他来自北欧的学者在中国进行了自体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教学。

近年来,国内的各个地区先后开展了自体心理学的地面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经典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治疗和波士顿小组的理论概述以及自体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临床各个阶段的运用。2014年至2020年,全国范围内共有20余个课程项目涉及自体心理学理论,其中的绝大多数以自体心理学理论为主要内容。培训地点主要为国内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长沙等。这些课程通常横跨2〜3年,总课程时长为12〜24天,能够保证学员在学习期间对自体心理学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初步应用。其中,于上海举办的当代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取向)研讨班项目受到上海市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督导专业委员会认证;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中美高级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的美方教师均具备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Association,IPA)分析师或督导师资质;成都的自体心理学高级连续培训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认证的继续教育项目;自体心理学教育项目(Self Psychology Educational Project,SPEP)为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sychoanalytic Self Psychology,IAPSP)的合作主办项目。目前,国内自体心理学培训师资主力为国际自体心理学会的中国成员以及部分具有精神分析师及督导师资质的外籍合作教员,另有一部分自体心理学爰好者自发的培训及读书会活动。总体来说,国内的自体心理学培训逐渐规范化、系统化。

通过分析每年培训项目的增长情况以及培训内容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自体心理学培训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 培训机会增多

由专业机构开办的自体心理学系统培训数量逐年增加,培训地点增多且分布更加广泛。对各地的学员来说,自体心理学培训的易得性增加,并且培训的专业性也能够得到保障。

② 培训内容系统化

近年来自体心理学的相关培训内容从以讲解经典自体心理学理论、主体间性理论以及波士顿小组的相关理论,发展为理论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在对临床应用的讲解中,按照治疗开始-治疗中段-治疗结束的框架结构,将理论的发展与临床工作的进程相结合。课程阶段时间安排基本契合学员与个案工作的各个阶段,学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再带着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回到课堂中来。

5自体心理学作品的出版

虽然自体心理学理论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但在2002年之前并未有相关著作传入中国。2002年,中国大陆的贾晓明、苏晓波翻译了MichaelSt.Clair所著的《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该书在第九章介绍了科胡特与自体心理学,是国内较早介绍自体心理学的书籍。同年,台湾的译者林明雄和林秀慧翻译引进了怀特等人编写的《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务》,三年后又有译者翻译了西耶哥所著的《汉斯•柯赫与自体心理学》。此外,2003年到2011年,台湾学者们编著《精神分析讲台》系列丛书里也介绍了一些自体心理学的内容。

自2012年起,自体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就被不断翻译并引入内地。其中不仅有创始人科胡特的三部著作,还有“后科胡特”时期学者的著作,例如《言语与象征》、《移情与投射》、《自体心理学导论》。此外,2017年,徐钧担任主编并组织中国大陆的专业翻译团队对《科胡特文集》(四卷本)进行汉译,预期在2021年出版,《体验的世界》等书也即将出版。具体书籍引进目录见表1。

除了引进国外的自体心理学书籍,国内也有学者根据自己对自体心理学理论的理解与思考出版自体心理学书籍,如蔡飞于2008年出版的《自身心理学:科赫特研究》与路平于2020年出版的《海因茨•科胡特的自身心理学思想》。

引进自体心理学相关书籍的出版社不多,主要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重庆大学出版社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近几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在自体心理学相关书籍的出版工作中较为活跃。

可以发现,早年自体心理学相关书籍在国内的出版内容集中在经典自体心理学著作,但近年来学者们逐渐开始引进一些介绍较新理论如主体间取向治疗的相关书籍,并且出版速度呈上升趋势。

表1 中国内地自体心理学相关书籍引进目录

书名

作者/译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美)克莱尔/ 贾晓明、苏晓波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01/01

心理治疗入门

(美)巴史克/易之新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10/01

相遇心理分析:移情与人际关系

(瑞士)马里奥·亚考毕/刘建新、申荷永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7/10/01

移情与投射

(澳)格兰特原、(澳)克劳里/张黎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01/01

自身心理学:科赫特研究

蔡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01

言语与象征

(英)巴顿 、(英)威廉姆斯 /丁亚平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07/01

自体的分析

(美)海因茨.科胡特/刘慧卿、林明雄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09/01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美)怀特 等 /吉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02/01

自体的重建

(美)海因茨.科胡特/许豪冲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04/01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

(美)博斯克(Buirski, P.)/ 尹肖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11/01

心理治疗实战录

(美)巴史克/寿彤军、薛畅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01

母婴互动及成人心理治疗中的主体间形式

(美)毕比(Beebe, B.)/ 庞美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03/01

自体的分析

(美)海因茨.科胡特/刘慧卿、林明雄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09/01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美)海因茨.科胡特/訾非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6/03/01

自体心理学导论

(美)彼得·A. 莱塞姆(Peter A. Lessem)/王静华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10/01

当代自体心理学——多样性的新发展

(美)彼得·博斯克(Peter Buirski),(南非)阿曼达·科特勒(Amanda Kottler)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9/09/01

海因茨·科胡特的自身心理学思想

路平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20/03

6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自以科胡特理论为代表的自体心理学理论被引入中国,国内的学者一直致力于对其理论的研究、继承与传播。国内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与评述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思想,探讨自体心理学理论在临床治疗与青少年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心理传记学研究等,而对现有理论的批判与发展较少涉及。

科胡特在世时,已经和一些同事成立了国际自体心理学会,并组织年度的国际自体心理学大会。经过各国的自体心理学家的努力,该大会持续至今已经43届。越来越多的精神分析各学派分析家或者相关取向的心理咨询师,甚至法国拉康学派的分析家开始关注科胡特以及后继者的临床经验和思想,吸收补充到自身的临床工作中,以便更高效地开展对自体疾患症状群的有效工作。

放眼国际,当代自体心理学的观点除部分保持原有的经典自体心理学的观点之外,以当代所发展的关系性精神分析为主。目前国际自体心理学的训练重镇主要有美国的芝加哥、波士顿、纽约、加州地区,还有澳大利亚的悉尼地区等等。当代自体心理学作为一个兴起的有生命力的学派正在发挥越来越多的影响。

而自体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形势良好,主要体现在自体心理学在国内的培训机会增多,课程结构不断系统化、专业化;相关书籍的引进数量不断增多,内容不断向国际前沿靠近。本文虽然对自体心理学思想进入中国之后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阐述,但未与自体心理学在同一时期国外的发展情况进行横向对比。未来的研究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比较,有望对自体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状况有更好的把握。

参考文献

Baker, H. S., Baker, M. N.,张继志.(1988). Kohut的自身心理学.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5(3), 27-32.

蔡飞.(2000).自身心理学:精神分析的新范式.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5(4), 82-88.

蔡飞.(2002).自身心理学的新进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5(5), 82-89.

蔡飞.(2008a).广义自身心理学人格发展理论述评.心理科学, 45(4), 922-924 939.

蔡飞.(2008b).自身障碍的治疗:广义自身心理学的心理治疗理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3(5), 107-112.

曹瑞红.(2009).自体心理学理论及其在心理障碍中的咨询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范晓兰,韦嘉,张进辅.(2015).社会联结量表修订版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8), 118-122.

龚超,吴进华.(2018).自体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分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34(12), 58-159 166. doi: 10.3969/ j.issn.1008-5823.2018.12.061

顾红霞.(2015).心理学视域下萨特人格对文学作品的影响.语文建设,60(20), 49-50.

郭本禹.(2011).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 学版),13(5), 125-130. doi: 10.3969/j.issn.1001-4608-B.2011. 05.018

郭本禹,丁飞.(2012).论新自体心理学的夫妻治疗模式.南京师 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4(1), 104-108. doi: 10.3969/j.issn. 1001-4608-B.2012.01.014 郝美萍,郭本禹. (2019).精神疾病的理解与治疗一一主体间性 精神分析新视角.南京晓庄学院学报,35(2), 98-103. doi: 10.3969/j.issn.1009-7902.2019.02.018

黄华金.(2009).自身心理学自恋理论研究述评.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1), 282-284.

金建楠,杨浩.(2019).从自体心理学角度探究新媒体时代的用户体验.新闻研究导,10(20), 55-56.

Lessem, P. (2017).自体心理学导论(王静华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02.

李莉.(2006).用心理分析方法解读爱伦•坡的女性小说.华中农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 117-120.

李鸣.(1997).精神分析学派的进展与现状(下).临床精神医学杂志,7(4), 42-44.

李欣欣.(2016).恋爱关系中宽恕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的质性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

李杨,訾非.(2017).神化一魔化他者自恋问卷的编制.心理技术与应用,5(8), 471-481.

刘星瀚.(2011).以自体心理学分析嵇康及魏晋时期(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杭州.

路多.(2015).社会联结量表在大学生中的修订.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5(11), 25-27. doi: 10.3969/j.issn.1671-3141. 2015.11.015

路平.(2007).科胡特自身理论的哲学阐释(博士学位论文).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吕伟红.(2015).对动力学团体应对和治疗自恋性问题的思考. 黑龙江社会科学,22(3), 105-108. 马春玲.(2017).精神分析学派焦虑情绪的研究.医学与哲学(A), 38(3), 48-51. doi: 10.12014/j.issn.1002-0772.2017.03a.11

彭婿.(2008).自恋人格与悲剧命运一一简析爱伦•坡的《厄舍古屋的倒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4), 5-7.

彭旭.(2009).女性形象中爱伦•坡的自我投射——从自体心理学角度 解读爱伦•坡的自恋人格障碍.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10(4), 56-58.

全莉娟,姚本先,徐子君.(2018).科胡特自体客体理论对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1(5), 119-122. doi: 10.3969/j.issn.1009-8534.2018.05.034

任其平,魏宏波.(2012).论新自体心理学的短程治疗.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4(1), 109-113. doi: 10.3969/j.issn.1001- 4608-B.2012.01.015

童俊.(2001).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恋及其自恋性障碍.医学与社会. 76(6), 49-51.

童俊.(2001).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景(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童俊.(2005).自恋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异同.上海精神医学,108(5), 49-51.

童俊.(2018).自恋,一种哀伤和爱的无能,2020-12-13取自https:// 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4363

徐钧.(2009).死本能与无常:精神分析的超越性.第二届中国精神分析大会,上海.

徐钧.(2010).佛教因缘哲学与精神分析的主体间性.第一届IPA亚洲精神分析大会,北京.

徐钧.(2015).自我与无我:心理疾患等与佛学兼与杰克安格勒博士商榷.第五届戒幢论坛:佛学与心理治疗对话,苏州.

徐钧.(2017).精神分析过程中的攻击.第五届中国精神分析大会,武汉. 徐钧.(2019).浮现的属性与道之无为——精神分析临床过程的自适 应.第六届中国精神分析大会,上海.

王琳,闫肃.(2019).移动网络社群中“刷存在感”现象:基于存在主义和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情报探索,26(6), 14-20. doi: 10.3969/ j.issn.1005-8095.2019.06.003

王晓红.(2014).《心灵捕手》中威尔的心理动力学分析.文学教育(上) 8(1), 112-113.

魏冉.(2017a).白天鹅的蜕变——从自体心理学角度解析电影《黑天鹅》.中国校外教育,11(18), 50 52. doi: 10.3969/j.issn.1004- 8502.2017.06.033

魏冉.(2017b).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留守经历高职生的个案研究.科教文汇(上旬刊),14(12), 155-156. doi: 10.16871/j.cnki.kjwha.2017. 12.067

吴艳茹,仇剑崟,张海音.(2018).国王的难言之痛——博迪口吃症状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通讯,1(1), 80-84.

闫凤武,赵阿勐,蔡珍珍,吴绍长,李荐中.(2019).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边缘性人格障碍.中国全科医学,22(31), 3893-38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47

张子霁.(2015, 9月).共情在动力性心理治疗中应用研究.2015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浙江,中国.

曾洁.(2014).动力性心理治疗过程的质性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中南大学,长沙.

Kohut, H. (1959). Introspection, empathy, and psychoanalysis;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 of observation and theory. J Am Psychoanal Assoc, 177(3), 459-483.

Stolorow, R. D., Atwood, G., & Orang, D. (2002). Worlds of Experience: Interweaving Philosophical and Clinical Dimensions in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Basic Books.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LXTX202004009&v=kbdrl8Vn7WDi2wnMLIXQPnHypXlS7o4%mmd2FBADDI8hR4W7Yk5pfIcjsWjERtkcquuO0

文章来源于现代自体心理学读库,作者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