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应保持的基本心态包括「考试前怎么调整心态」

互联网 2023-03-01 11:49:3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面试应保持的基本心态包括「考试前怎么调整心态」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面试是人才录用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保持自信、诚实、坦然的良好心态,是面试成功的基础之一。

随着“人才强国”宏伟战略的实施和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面试做为国家公务员及企业人才录用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严谨的程序、精心设计的试题已然成为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如何利用面试这个短暂的信息沟通空间来充分展示形象、展现才华叩开“理想”之门,是每个应试者都期盼的。

面试作为一种测试手段,就是考言根据聘用单位的要求,利用手头仅有的应试的有限资料(报名表、自荐信、电子邮件等),针对性地设计试题,并通过策略性的提问、观察和倾听。集中考察应试者是否具备与职位相关的能力。

有时,考官会采用高压提问、激将、故意冷场、情景模拟等方法,来测试应试者的心理稳定性、应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而且愈是“金饭碗”的面试,愈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刁难”情况。这是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起码要求。如果应试者没有良好的心态,就算是匹“千里马”,也会无意中了“伯乐”设下的“陷阱”,暴露出不适合应聘职位的弱点。因此,面试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我认为,面试时要树立并保持以下基本心态:

一、自信

自信是成功面试的前提。当你满怀信心、体态端庄、服饰得体地亮相于考官面前时,未曾开口,考官就会加分的。因为在压力下表现出的自信,会折射出人格素质和意愿素质,这也是面试的测试内容之一。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再谈“不想当元帅的土兵不是好土兵”就底气十足了。

自信不是盲信,不是忘乎所以的妄自尊大。自信是建立在精心准备、信心十足基础之上的一种心理稳定状态。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还有个成语,叫“胸有成竹”。实质就是两个字:自信。如何建立自信呢?

1.准确定位自己。面试者,尤其是刚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面试前首先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包括学习专业、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智能素质水平、未来人生目标。其次,尽可能请熟知自己的家人、老师、同学谈谈看法,尤其要征求并听取长辈们的建议。他们一般富有社会经验,看问题比较透彻。然后,反复斟酌,基本确立个人志愿方向。个人志愿方向非常重要,按着这个方向选择职位并付诸努力,就可逐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2.要尽可能从多层面了解用人单位信息。不同的职业、单位、岗位、工作环境,对用人的要求是不同的。要通过亲朋好友及单位资料,报刊、网络全方面了解。不仅要了解招聘单位的企业性质、行业规模,还要了解该行业背景、潜力以及你所聘职位的职责、素质要求,尤其是对应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

千万不要怕麻烦,这是自信心树立的关键,也是面试成功的要素。考官一见这些“一见如故”的信息,起码会在心里默默地给你打个“合格”。

3.要了解点心理学知识。面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供需双方心理上的较量。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就是通过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心理过程。并利用个性特点的稳定性来确定应试者与职务是否匹配。因此,若懂点心理学知识,了解考官心理,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增大应聘的成功率。

面试中要善于把握考官无意识的暗示(表情暗示、体态暗示、语言暗示等),调整自己的思路,迅速对随后的提问做出最为恰当的回答。那么,你必胜的信心就会强化考官录取的决心。

4.树立自信心要克服两种不良心态。一种是过于看重自身某一特长,盲目自信、夜郎自大,表露出一种狂妄和浅薄:另一种是自惭形秽、羞怯胆小,表露出一种自卑和紧张。这两种不良心态,不仅会影响应试者素质的正常发挥,而且还会给考官留下不良的印象,直接影响录取。其实,求职不是“乞职”。尽管竞争激烈,可选择是“双向”的,是在双方“自愿、等价、互惠”的招聘或应聘原则上的平等选择。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卑不亢,做到:地位低而不卑,实力弱而不怜,学识高而不骄,关系广而不狂。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每周播出的企业招聘面试节目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锋芒毕露,恃才傲物的人常会被认为缺乏团队精神而落选那些言听计从、小心谨慎的人则会被认为缺乏创新精神而淘汰,只有那些能适时有度地展示自己才华、恰当合理地调动人力资源(合作伙伴)的人才会胜出。

二、诚实

诚信是面试选才的最基本条件。它的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这是拿金钱买不来的良好心态和人格魅力。作为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诚信是企事业选才的首要要求。试问,谁愿意招聘有点学识但却朝三暮四甚至可能出卖政治、商业机密的人?对于应试者来说,要始终牢记:诚信是做人之本、立足之基,宁肯被人认为能力不足,也不要弄虚作假,被考官认为缺乏诚信“逐”出考场。由于面试的特殊情境。

诚信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实是求是填写履历。很多求职者为了显示自己博学多才,能力出众,不管实践过与否,在登记表中经常填写当过班长、学生会主席、某社团(研究会)负责人、部门经理之类。在“特长”一栏中填写“精通英语”、“能熟练编程”、“修理家电”等。以为这样填写会增加成功几率。

却不知,如果填表言过其实,面试极有可能自找麻烦。在那些阅历资深,见多识广的考官面前,只少许一两个针对性的提问,就会让吹嘘者原形毕露,自食苦果。在考官不信任的眼光中,若想扭转劣势,恐怕很难。最佳方法是实事求是填写,即使考官打破沙锅问到底,你也会心中有数,应对自如。

2.准时赴约。守时是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常被作为信守承诺的第一块试金石。现代化的大型企事业对员工的时间观念要求极高。在考官眼里,如果连面试都迟到的人,不管有多充分的理由,都会被视为不尊重人、态度不端正、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自由散漫的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如应试者没有特殊才能,一般不会被录用。最好的办法是:提前一天熟悉路线,面试前15分钟到场,并随身携带装有个人资料的公文包。专业人士讲,“准备一个井然有序的公文包,会使你看上去办事得体有方,值得信赖”,况且那些资料说不定会对你的面试有所启发。

3.抓住时间,实事求是地、艺术地“推销”自己。目的只有一个,让主考官认为你是一个谦虚、坦诚、具有良好素质,又有一定社会经验、刚好符合招聘条件的那个人。

这里的“艺术性”一方面是指你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回答问题尽量扬长避短,但同时要坦诚。即使遇到对自己不利的问题(答不上来),也要如实说明情况,客观地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尽量转变劣势,得到好评。这样,如果你被录用,领导也会因为你的诚实而放心让你去干。

另一方面,“艺术性”是指要看一些专门的面试辅导书,做一些模拟情景训练,对一些常见问题做点书面准备。如,报考动机、个人特长、实践经验、学术成果、时事问答、项目前景等。一旦恰有此类问题,你能清楚流畅地回答,考官就会投信住票。切记不能口气太大,吹得离谱。

尤其是专业知识,在高谈阔论时,考官可能有两种感受:班门弄斧、浅薄卖弄。后果要么是言多必失,暴露弱点,信任度降低:要么被认为浮躁、不诚恳。正确的做法是言简意骇,恰如其分。这就是藏巧于拙、大智若愚的面试艺术。

三、坦然

紧张是面试的大敌。实事求是地说,作为应试者,面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不可能不紧张。适度的紧张可以调节注意力,使自己全身心投入。但紧张过度,就没益处了。说话嘴哆嗦,大脑一片空白,甚至连准备好的内容也忘得一干二净……有些女孩遇到难题,紧张得情绪激动,还会掉泪。害羞一般存在于性格内向的人中,表现不敢正视考官,喉咙像是塞了棉花,声低、捂嘴、搓头、脚乱动。这种应试者很难通过面试一关。

克服紧张、害羞、保持坦然心态的方法有:

1.不断地鼓励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准备得非常充分:我口才比你差,但综合能力比你强;“天生我才必有用”。

2.不要害怕说“不”。要大胆地去收集别人的拒绝,就当它是成功的前奏。这个公司不行,换一个。“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天涯何处无芳草”。如果这样想了,心里反而就放松了。

3.运用想象法放松自己。对于害羞的人来说,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闭上双眼,自编自导自演“电影”。要让自己扮演那种坚强自信、沉着冷静、热情幽默、乐于交友的人物,体验成功的幸福,展现无限的魅力。常做这样的“梦”,有助于在现实生活中成功扮演这样的角色。

对于紧张的人来说,可在平时学会放松自己即当感到身心疲惫时,闭上双眼,头脑中想象美丽的风景,让自己徜徉其间。用不了几分钟,身心就可放松。养成习惯后,面试紧张时如法炮制,就可以静下心来。

4.如果见到考官仍紧张,先不要多说话,做几次深呼吸。不妨再往椅子后靠一些(不紧张时一般坐椅子的一半左右),挺直腰,身体稍微向前倾,这样可适当控制紧张。

成功之花是为有心人开放的。当你满怀自信,向主考官展现你的睿智和诚信时,相信笑的最后最灿烂的一定是你!

文|郁国瑞,来源:面试荟公众号,侵删

欢迎关注@面试荟,公务员面试资深考官揭秘面试中的小门道和大智慧,助你“摆渡”面试,“成公”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