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红旗街道西京幼儿园「灞桥区西渠村」

互联网 2023-02-28 13:03:3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灞桥区红旗街道西京幼儿园「灞桥区西渠村」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郭星辰)祖国是我们心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步伐,祖国是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带给我们无限的自豪与荣耀。追逐十月的风,沐浴金秋的阳光,在祖国妈妈生日之际,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为进一步弘扬民俗文化,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提升幼儿素养,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了“非遗传承入童心”主题活动。让幼儿零距离了解非遗文化,加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为非遗保护注入新鲜的血液。

非遗之制作花馍

花馍,也称“面花” ,是中国民间面塑品。闻喜花馍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传统名点,因花式各样而命名。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

花馍同样以美味著名。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在2012举办的“中国·闻喜花馍文化节”上创造了四项世界纪录。

非遗之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非遗之书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里它独放异彩。汉字的发展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的作用,另一方面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2013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书法被列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童心献礼,喜迎国庆。一面国旗,一张图画,一个小举动,都是孩子们心中的对祖国满满的爱!乐享非遗活动,点亮艺术人生,体验与传承相呼应。从非遗的沃土中,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灌溉民族精神命脉,提升艺术素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中茁壮成长,把文化自信扎根在血液里,升华为心中的中国味道,做快乐自信的中国娃!

编辑: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