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物象而取其真「度物象而取其真名词解释」

互联网 2023-02-27 13:41:10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度物象而取其真「度物象而取其真名词解释」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赵玉文,1956年生人。沈阳市沈河区文联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侨联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民俗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出版《赵玉文摄影作品集》,诸多作品在国内各级展览中入选及获奖。

摄影作为一种人类文化艺术和高科技的完美结晶,必须具有艺术所共同的普遍特性,必须要遵循艺术所共同的规律,由于照相机介入现实,摄影要有与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自身语言,只有这样,才能使摄影独立于艺术之林。摄影艺术的最高旨归,是使其作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所以,摄影作品意境的深度和广度,不仅是指画面所反映出来的表象,而是作者的艺术理念及其内在修养所呈现出的艺术特色。近年踏入摄影界不久的赵玉文创作岀的大量摄影作品,呈现出内蕴深刻,“境生于象外” 的艺术情境,正说明了这一点。

赵玉文的摄影作品涉猎了影像的多个艺术类别。他的人物摄影真实记录了城市进化和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民生境象,以及现代生活和体制改革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困惑,深刻揭示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社会予盾所带来的冲击和压力。赵玉文对人物之间的瞬间表情和动作的关联上精致入微,抓拍得更加细腻和老道,使他的人物摄影作品保持着一种自如真淳的艺术状态。

摄影作品《集市》是作者在新宾满族自治县农贸早市上抓拍的一组人物镜头。早春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熙熙攘攘赶集人们的脸上,提早到来的农民紧张而自如地推销着自家产品,他们用狐疑的眼神乞求着过往顾客,有的悠然自得、有的东张西望、有的紧抿嘴角、有的则哼着小调……生动刻画出腰包鼓起来的农民并不轻松的复杂心态。那长满老茧、夹着香烟的大手,晃晃当当支起的二郎腿,使被摄人物表现得更加生动传神。作者采用大光圈使背景虚化,既突出了主题,又给其所处的环境增加了现场气氛,使这一人物较为珍贵、庄严,纯真的瞬间和打动人心灵的视觉效果呼之欲出。

赵玉文的人物摄影以及对艺术的诚实,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真实画面中,没有将摄影语言与现实关注相分离,而是为其包含了在形式上给观赏者带来愉悦,又给审美上构成的艺术情境带来积极意义。他在众多的人物摄影中,以小见大,从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中,抓住了百姓的性格与特色,以及城市塑造中出现的瑕疵,这些都成为他摄影创作中不可回避的焦点,他并没有丢下和舍弃他们。

赵玉文的风光摄影辑有两类;一是都市风光,二是自然风光,前者将城市的建筑风光与市井人物结合,以情感为中介,以感性意象为形式,纯化、精锐、凝聚和揭示了城市自然与人文世界美的价值,并以独特的摄影艺术语言展示给人类社会。他的一组欧洲之行作品,将古典与现代,城市与人类,发展与空间完美契合。在意大利圣马可大教堂,德国科隆教堂以及佛罗伦萨诸多别具特色的教堂中,用镜头将中世纪欧洲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教堂艺术表现得恢宏堂丽、气象万千,令人叹而观止。在《梵蒂冈小憩》中,作者将伟岸的石柱空间压缩,使其呈现美丽的弧线,石柱下旅途休憩的人们与气势如虹的巨柱形成对比,而左前方石柱则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使画面构图陡生新意,将欧洲古老文明与现代都市生活表现得逸致横生。

赵玉文的风光摄影作品,一扫平浮华丽之气。有的简约疏朗,有的格调清逸,有的雅韵超然,有的气势沉静;有幽谷春声、林岭独行,有月色霜华、白雪如银,有浮云载山、草树云霞,有醉红争秋、雾锁青塘……。他在吉林省长白地区拍摄的雪景作品,充分显现了壮丽的北国风光,在处理雪的质感、光影、线条以及画面疏密关系上,都落落得体,使画面显得美轮美奂,生动自然,引人入胜。作者在鸭绿江畔拍摄的一幅《绿江晚照》,气象盎然,清新丰富。酒醉的太阳即将隐入山间,余辉将河流、民居、大山、云树完全笼罩在一种桔红的暮色中。画面上村落穿插入河,春江东去与层峦叠嶂的群山浑然一体,摈弃了众家拍景之病,皆在一“隔”。这种画面布局似多而满的山水画,又真实而飘渺,既是现实的写照,又有远离现实的恍惚,给人以无限丰富的审美愉悦和想象空间。

毕加索说:“艺术家是承受四面八方刺激的仓库。”赵玉文摄影触角不断延伸、使他的镜头里充满了五光十色,从舞台摄影到东北秧歌,从烟岚晓树到红枫似火,从败荷散叶到渔舟唱晚、从草原牧马到大漠驼铃,都表现出作者强烈的审美意识和拍摄各类摄影题材的把握能力。他的审美意象和文化格调在这里醇化而升入节奏、光影、形式、色彩、对比中,并组成诗化般的和谐画面。

赵玉文认为,摄影艺术所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作品所呈现出的意象,而是一种人文内在的精神,一种审美态度和超脱意识。它可以减少和摈除一些超越功利的狭隘心胸和眼光,去审视和对待现实的社会生活,淡化对名利的追求,减弱或缓冲矛盾,从而达到以美启真的社会效果。赵玉文在艺术审美与摄影语言的沟通交汇中、实际上是实现了自己的精神超越,这是他以一种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向人类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超越。

“贤者澄怀味象”。 虚静空明的胸怀,摆脱功利是非之欲的审美心胸,虚心善学、兼收并蓄、自成高格,这便是摄影艺术进入客观真实和审美愉悦的基本前题和必要条件。

陈秀庆,研究馆员。中国华侨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摄影协会监事会主席,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侨联摄影家协会主席。沈阳市政协学宣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政协沈阳市第十二、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民进沈阳市委常委,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画师,沈阳开明书画研究会会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社科院美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辽宁省侨联特聘专家。沈阳市职工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阳市华侨摄影家协会主席,沈阳市政协摄影协会副主席,和平区摄影家协会主席,沈河区摄影家协会艺术顾问,省、市侨联委员。《绿洲画刊》、《职工摄影》、《华侨摄影》主编。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慈善总会理事。沈阳广昊摄影设计制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出版个人摄影、国画、文学专著31部。在辽宁美术馆举办8次个人摄影作品展。组织摄影、美术交流展览40余次。2011年,辽宁社科院、民进辽宁省委、辽宁省摄影家协会、沈阳市政协等举办“文化的歌者—陈秀庆现象座谈会”。2013年,《象与相之约—陈秀庆摄影艺术与文化结构研究》出版。2016年,荣获美国摄影学会PSA(PID投影开放组)优秀奖,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摄影大赛金像奖。2014全国工业摄影展、第三届世界华人华侨摄影作品展评委。

有200多幅摄影作品和60多幅国画作品在国内外各级展览中入选,40余幅作品获奖。2013年10月,赴东南亚举办“美丽沈阳”摄影书画展。2014年6月,在美国休斯顿中国艺术中心举办摄影书画艺术展,荣获美国国会众议员颁发的“为美中艺术和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荣誉状。2015年4月,国画作品《清韵》荣获2015中日韩国画展最高奖;2015年10月,国画作品《清韵》荣获第二届世界华侨华人书画展佳作奖;2015年11月,国画作品《荷韵》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16年4月,作品《清韵》在中国美术馆庆祝民进成立七十周年“翰墨情深”书画展中展出。2016年11月,作品《雨荷图》入选第三届世界华人华侨美术书法展。2016年11月,在辽宁美术馆举办“陈秀庆水墨写意·荷展”。2017年3月,举办“陈秀庆小幅水墨荷展”。

省、市各大媒体报导个人专题、专访90余篇(次)。入编《中国摄影家大辞典》、《沈阳当代美术史》、《政协委员风采录》、《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辞书。中央、省、市广播电视台录播其艺术追求的专题片《走进光与影的世界》、《镜头里刮出东北风》、《大爱之歌》、《盛世有清风》等。在报刊发表摄影、国画、文学作品2000余篇(幅)。 荣获首届“感动沈阳”2005慈善贡献奖。沈阳市优秀政协委员。民进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民进省、市优秀会员,民进沈阳市“十佳会员”,沈阳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先进个人。沈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阳市劳动模范。荣获“沈阳市职工文艺功勋”、“沈阳市优秀职工文艺工作者”、沈阳市“优秀社团工作者”、沈阳市“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东道网络——东道文化艺术:有态度的文化推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