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之父「雨果浪漫主义文学」

互联网 2023-02-26 22:55:5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之父「雨果浪漫主义文学」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雨果,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德拉克罗瓦,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两位同时代的艺术大咖在浪漫主义狂潮中如何独放异彩?又如何交相辉映?穿越时空之门,让我们重回法国十九世纪……

图片来源不二书

图片来源不二书

图片来源不二书

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的背景

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0年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

十九世纪西方浪漫主义狂潮

“浪漫”一词,翻译自法文“roman”,原指文学上充满激情的传奇故事。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欧洲便掀起了一种对教条与规则的背叛,追求解放、追求激情、不屑随波逐流 、不屑向世俗妥协 ,这是西方美学史上最大的一次思想狂潮。文学上的浪漫、音乐上的浪漫带动了视觉上的浪漫。在西方美术史上,也是特殊的一种美学思潮 。浪漫主义的画面充满文学性,充满诗意的暗示。具有“浪漫主义狮子”称号的德拉克罗瓦同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一样,他的《自由领导人民》也吹响了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锋号。

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文化:

十九世纪对于法国文学来说,是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向“现代性”转折的历史关键时刻;而处于初生状态的“现代性”,在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中,从一开始便显示出它那生气勃勃、同时充满矛盾的“不确定性”的品格特征。不同风格和气韵的文学同时并存和交错,使当时的法国文坛成为灿烂绚丽的自由创作园地;文学大师辈出,天才巨星云集;而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的“咖啡沙龙”,由此更成为灵感交集、激情递起的各种创作流派的聚汇处。 各种文学浪漫神话,在左岸的一个又一个咖啡馆之间,此起彼伏。浪漫主义的先驱者们,德斯泰尔夫人、本雅明.康斯坦、施农古尔和夏多布里昂 等人,在19世纪的最初二十年,面对着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称帝执政之后所激起的社会变革,在新旧两种社会制度交接时刻,作家和诗人们表现出矛盾、困惑、怀旧、憧憬等复杂情感相互交错的特征。他们试图在已被毁灭的旧秩序中,寻找记忆裂痕里仍然保留着的精神慰藉,又对新起而尚未稳定的社会,寄托某种连他们自己也无法确定的不清不楚的期望。 因此,他们把激情转向现实社会的彼岸,作品中凝聚着对于超现实结构的各种梦幻,宁愿歌颂客观中立、而又内涵丰富的自然,幻想着一种漫无边际的游荡生活,以为可以在那里建构和实现他们所向往的理念和价值。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及代表人物雨果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在横向上,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十九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定义:以语言想象和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悲惨世界》简介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善于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写作手法,《悲惨世界》是其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悲惨世界主要内容:

悲惨世界是讲述主人公:冉·阿让为了养活姐姐的七个孩子偷了一片面包,被判五年苦役,在监狱中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途中越狱四次,都没有成功,并且因为越狱还被判了14年的苦役。直到十九年后才被释放,可出乎意料的是这种释放并不是真正获得自由的意思,而是假释犯,终身都要背着苦役犯的罪名,没有身份,只有一个编号陪伴着冉·阿让:24601。

出狱后,好心的主教收留了又冷又饿的冉·阿让,给他了一个温暖的家。可冉·阿让并不领情,反咬一口把迪涅主教的所有银器都偷走了。很快冉·阿让落网了,在警察准备要带走冉·阿让时,迪涅用仁爱感化了了冉·阿让。告诉警察说银器是他送给冉·阿让的,冉·阿让被迪涅主教感动了,发誓以后要做个好人,他重新做人,化名马德兰,开设工厂,成了富翁,还当上市长。

但是社会并不容许犯有前科的人,他在商马第案件的庭审上自首后又被捕了,在成功逃脱了沙威的追捕后,将女工芳汀寄养在德纳迪埃德小酒店里的私生女柯赛特领回,抚养成人。本应享受平静的生活可沙威却不放过冉·阿让,一直追捕。

柯赛特长大后,在公园里遇上具有共和思想的年轻人马吕斯,两人一见钟情。这时爆发了一场共和党人的起义,冉·阿让将在街垒战中受伤的马吕斯救出,成全了一对年轻人的婚姻,但自己却一再受到误解,最终抑郁成疾,最后在柯赛特和马吕斯的怀里永久睡下。

《悲惨世界》海报 2013年第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设置特别环节——致敬歌舞片。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画派及代表人物德拉克罗瓦

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前半,特别是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只风靡法国,也风靡全欧洲。十九世纪初叶,浪漫主义画派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于现实生活。

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赏析

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1830

德拉克罗瓦于1830年创作的《自由引导人民》的画面展示了夺取七月革命胜利关键时刻的巷战场面,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巧妙地将写意和写实结合起来,运用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明暗对比,充满着动势的构图,奔放的笔触,紧凑的结构,表现了革命者高涨的热情,歌颂了以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参加主体的七月革命,该作品成为代表法兰西民族精神的标志。

画面的主体为一个戴着弗里吉亚无边便帽的年轻女性,她的右手高高举起,手中握着的是一面红色、白色、蓝色三色相间的三色旗。她即是克拉拉.莱辛,又象征着自由女神,穿着一件黄色的连衣裙,腰部系着一条腰带,连衣裙滑到了乳房的下边,袒露出双乳。在她的左手里拿着的是一把带刺刀步兵枪(1816式)。两名巴黎街头顽童自发的参加了战斗:右边的顽童手中紧握着圆石,戴着一顶轻便的步兵帽;年轻女性左边的顽童戴着一顶法国学生常戴的黑色天鹅绒贝雷帽,在他的肩膀上挂着一个大尺寸的弹药盒,他的右脚向前,一只手举在空中挥舞着骑兵手枪,急速向前奔跑,表现了为了自由全民参战的的情景,他象征着少年英雄阿莱尔,象征着年轻的法国。

美国自由女神像与《自由引导人民》的C位女孩

自由女神像是自由的象征,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自由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自由女神像据说是一位法国雕塑家将德拉克罗瓦的作品《自由引导人民》中的C位女孩手上举起的旗帜改成火炬,步枪改成书本,制作了一个巨大雕像,并由法国政府赠送给美国人民作为独立纪念日的礼物。

雨果的绘画成就以及与德拉克罗瓦的交集

很少有人知道,雨果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和成就同样足以使其跻身“最伟大画家”行列。终其一生雨果创作了4000多幅画 ,不仅是纸上天马行空的想象,他对绘画技术和形式的创新同样令人瞠目结舌。早在19世纪中叶,他就发明了镂花模板、擦印画法 ,要知道这样的技法,被认为属于20世纪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的技术创新。天才,总是超越自己的时代。

也难怪德拉克罗瓦在写给雨果的信中说:

“如果您决心当画家而非作家

成就会高过这个世纪全部艺术家。”

众多绘画大师对雨果的画评价都非常之高。而雨果自己却相当低调,“画作,只是消遣娱乐,是内心受到苦楚激励的幻觉。”艺术评论家达索认为“印象派、超现实主义、点彩派,在它们还没有名称之前,雨果就实践过这些技法了。”

雨果的绘画作品

雨果的绘画作品

雨果的绘画作品

右边是雨果画的《笑面人》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狂潮在浩瀚的历史长河来不及挥手告别,新一轮巨浪又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学海无涯,致敬经典。

德拉克罗瓦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是对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的呼应,这幅画曾被印入法国钞票和邮票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资料、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不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