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生毕业有出路吗「大专生参加艺考的途径」

互联网 2023-02-24 15:31:00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艺考生毕业有出路吗「大专生参加艺考的途径」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艺考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有多大?

百里挑一,仍然执着

今年,3万人次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再创历史新高,而其录取人数计划不过437人。其表演学院竞争最为激烈,计划录取45人,报考人数为7631人,报录比高达170:1。上海戏剧学院每年的录取人数不过400多人,但每年都有万余人报考,今年的报考人数更是激增到了2.6万人,报录比约200:1。今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的考生有2.9万多人,也比去年增加了2000多人。

为什么大家热衷艺考?

搜索

想读本科

来自东北的朱晓霞,已是二度赴京参加艺考。曾经300分出头的高考成绩,让她与本科院校无缘。“专科能上,但我就想上本科。”经过多方咨询,她选择了艺考。“拿到艺术类专业测试过关证后,文化课成绩就不成问题了。”她辗转于西安、上海、北京,参加了多场专业测试考试。

记者点击某知名艺考网站,其首页上报考艺术类院校的优势赫然在目:可以解决学生因文化课分数不够而不能进大学的苦恼。有文化课200分至300分的成绩,加之不错的专业课成绩,学生就能进入艺术类大学,还可提高中学的升学率。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引导,在艺术院校招生现场出现了诸多的盲目报考者。某校负责招生的李老师告诉记者,许多考生千里迢迢赶来,父母花了很多钱陪同,结果考生没有任何准备。比如,形体考试没有准备,连最基本的广播体操都不会做。一些考生进过培训班,但由于培训班水平不高,反而表现虚假。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的父亲。

我父亲是男的。

这是中国传媒大学艺考招生现场,考官与考生的一段对话,如此苍白的表现怎能获取优异成绩?

想当明星

位于北京蓟门桥旁的北京电影学院,每年春季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心怀梦想的报考者。来自山东的学生家长方女士告诉记者,送女儿参加艺考,就是冲着当明星来的。虽然这几年参加各种培训花了不少钱,也知道工作并不好找,但如果孩子毕业后一旦成了明星,投入就可以收回了。

詹皖教授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对于那些怀揣明星梦的艺术专业考生来说,考上艺术类院校不等于踏入了“星族”的门槛。实际上,进入学校会获得更好的起飞平台,但成功与否需要看学生的勤奋与努力,学校会传授给学生很多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最终一定获得成功。艺术类职业的工作方式多是个体化的、工作室化的、家族传承式的,没有一定背景想闯进去是很难的。对于家长来说,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搞艺术,孩子是否有兴趣,值不值得家长花大价钱去培养。

对于“艺考热”持续火爆的原因,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等人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电视选秀节目火爆推动“造星运动”,影视明星受到青少年追捧等诸多原因,造成了一些考生和家长的盲目与不理智跟风。

艺考很热,就业很难

调查显示,从2002年至2015年的10余年间,全国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万余人激增到近百万人。如今,除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传统艺术院校外,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有近千所高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与院系,其中包括综合类院校、师范类与理工科院校。仅以表演专业为例,目前全国设有表演系的高校已超过400所。

他们毕业后都能当演员吗?

搜索

“表演系毕业生的失业率很高,隐性失业率就更可怕了。”多年从事表演教学的曹方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每年,全国万余集电视剧、500多部电影、200多台话剧,需要多少演员?在原本已经阵容强大的演员队伍中,又能容纳多少新演员?调查显示,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表演系毕业生,70%因为就业不理想而改行;艺术类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实际上,即便是已经就业的演员,也面临着隐性失业的危险。演员的就业与失业,不是以有无单位录用来统计。

北京某文化公司

王宇经理

演员签了经纪公司,就算是就业了。然而,就业容易开工难。一个职业演员,无论有没有单位,一年至少要有6个月时间拍戏才能算是正常就业。然而,大部分表演系毕业生,毕业后即便签了经纪公司,也不能保证有戏可拍,相当一部分人处于等待状态。

作为国内培养影视明星较多的院校,上海戏剧学院学生毕业后能否如愿进入影视圈?情况也许并不如外界预期的那样。

文化公司、公关公司、自主创业、主动待业,都是学生的选择。导演系学生眼光高,不愿去偏远地区就业。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

石老师

来自麦可思公司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艺术类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全国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的平均水平。部分院校艺术类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后从事表演艺术与影视类职业的比例仅为0.3%。

为名利来,能走多远

近年来,在明星的示范作用下,艺校的标签被神圣化了。只要考取了中戏、北电等知名艺校,风光无限的日子就近在咫尺了。于是,怀揣梦想的学子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跨越千山万水奔波于各大院校之间,尽管只有少数幸运儿会金榜题名。

艺考的成名之路

搜索

采访中,中戏、北电的多位专家表示,艺术创作需要灵气和天赋,同时学艺术的人要勇于去经历人生的诸多坎坷挫折,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体悟。如果只是为了名利而来,那么就一定走不远。艺术道路上的发展,关乎才情、运气,但热爱是第一位的。

影评人谭飞总结了学表演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5种出路:

“第一是运气特别好,在学校就出风头,早有签约公司守候;第二是使劲钻进国家剧团,收入不高,生活安稳;第三是帅哥美女,找个有钱人结婚;第四是转行当编剧、做导演,或到大公司当公关总监;第五是从北漂或签个体小公司干起,没有保障,只有利润分成。”

来自多所艺术学校的调查表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都能从事艺术工作,即使是在占尽天时地利的明星班里,也有人至今没红,更多的艺人选择了暂时离开这一职业。比如,中戏某级戏剧文学系,全班22人,毕业后几乎没有人成为职业编剧,大多数人转行做了媒体或其他行业。

王劲松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

表演这个行业如果想做好,非常艰辛,非常痛苦。当你面对激烈的竞争,又觉得自己的理想遥遥无期时,是否能够坚持走完这一艰难的路程?这种艰难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尤其是面对名利的考验,这需要极高的人格素质和人格修养。

今年,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艺术类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要求进一步提高,本科专业录取控制线将不得低于本省二本线的65%,各招生院校也相应提高了对考生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艺考”已不再是“高考”的捷径了,但“艺考”报考人数有增无减。今年,北电、中戏和中传三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不到2000人,报考人数达到7万多人。而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最难就业的15个本科专业榜单中,动画、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等艺术类专业榜上有名。

艺考的成名之路,既坎坷又充满诱惑。艰辛的赶考、高昂的费用、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许是每一个艺考学生及其家长都要认真思考的。

内容编辑自光明日报社《教育家》杂志,本文有删减

原题《进口爆棚出口冷清,“艺考”何以梦难圆?》

本期编辑:张永群、兰亚妮、孙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