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七中崔洪霞「崔不可坚的反义词」

互联网 2023-02-23 16:09:0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章丘七中崔洪霞「崔不可坚的反义词」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不惧风雨,无畏寒暑,孜孜不倦的老师永远是校园最美的风景,而在章丘七中,身患残疾仍初心不变的崔洪霞老师为这抹风景又添上了几分坚毅的风采。崔洪霞,2004年毕业于聊城大学,同年来到章丘七中任教地理学科,至今17年有余。多次获评区教体局优秀教师,2021年8月入选济南市教书育人楷模,从踏入七中的第一天起,崔洪霞便在心间埋下了做一名“爱学生,让学生爱”的教师种子。

崔洪霞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有多年,这种疾病素来被称为“死不了的癌症”,致残率高达80%。受病魔侵蚀,崔洪霞的双手、双脚严重变形,双膝关节间隙消失,左腿近乎强直,肘关节、肩关节、手腕、脚踝等部位活动均受限,肿胀疼痛如影随形。对普通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上下楼梯却让崔洪霞步履维艰,撑着扶手、扶着墙一步步挪是她的常态,“别人几分钟就能爬上6楼,我得用十几分钟。”尽管如此,上课铃声就是崔洪霞的号角,比别人早出门半小时的她从未在课堂上迟到过一次。

硫酸羟氯喹片、来氟米特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这些读起来十分拗口的药堆满了崔洪霞的办公桌,平时她需要依仗大量的药物缓解疼痛。药物的副作用让她血压、血脂增高,眼部长出了黄斑瘤,骨质疏松也找上门来。冬季是类风湿病发作最严重的季节,“有时膝关节疼起来像针扎一样,我就用手狠狠掐住那里,麻了之后就感觉不到疼了。”赶上阴雨天更是难熬,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崔洪霞都是靠止疼片度过的。

身为高三备课组组长,崔洪霞拖着病体仍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重任。2015-2016学年度,她接手了5个班的教学工作,后因其他老师休产假,她又以一己之力担起了8个班的教学任务,一天最多要上7节课。学校领导曾经想把崔洪霞调去后勤部以减轻她的教学压力,却被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热爱地理学科,也喜欢和学生们待在一起,况且党和国家培养了我这么多年,只要我还能坚持,就要继续发挥余热。”

工作上,崔洪霞从不落于人后,也没有因为身体状况搞过特殊。为了方便上课,她把孩子托付给父母照顾,平时就住在学校附近。有早自习的时候崔洪霞六点半准时到校,晚自习上到八点多才回家,周末亦是如此。不管关节多疼,站在讲台上的她永远面带微笑,看着学生们清澈的眼底映照出对知识的渴求,作为耕耘者的她发自内心的感到充实与快乐。

在多年的地理教学研究中,崔洪霞于探索中创新,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问题解决为主线,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学风格。课堂上她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的习惯,在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继而抓住规律产生兴趣,避免了机械记忆的枯燥无味。授课时崔洪霞始终保持着站立的姿态,学生们因为心疼纷纷劝她坐着上课,她却笑着摆摆手:“只有站着才能关注到你们每个人,腿疼不碍事,忍忍就过去了。”感动的同时让人心生敬意。

“现在的考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所以我希望他们能摆脱死记硬背的‘怪圈’,对地理燃起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崔洪霞常常给学生播放《航拍中国》等纪录片,课本上较少涉及的地貌类知识也会予以材料补充,在学生面前铺开了一幅更为广阔的地理图卷,“灵动、扎实、高效”是老师们对崔洪霞课堂特色的一致评价。

章丘七中推行“三段六环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崔洪霞在每一环节都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按照崔洪霞的想法,班上的学生以六七人为一组形成多个学习小组,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展示,再由老师点评指正。高三学生做题多、讲题也多,热情高涨的他们每节课能占用70%的时间。在合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动”起来的学生成功让课堂“活”了起来。

下课铃响后,崔洪霞身边仍然簇拥着很多问问题的学生,地理学习离不开知识点的记忆,崔洪霞帮他们总结出了许多背诵的小窍门。“崔老师能用几个字概括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我们只需要记关键字就可以快速背下来,不但节约了时间还有助于理解。”她用“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概括地转偏向力,用“七压六风,三低四高,零三六九,风压相间”描述气压带风带规律,把学生积累的知识“变薄”,更容易把握重点。

入冬天寒,学生们的外套就堆在课桌第一排,崔洪霞离开教室前总会帮他们细心叠好,方便拿取。“学校里很多孩子家庭条件并不好,我曾经教过一个家住山区的学生,每天他都要在山路上跋涉许久才能到校,却仍风雨无阻,成绩也位居班级上游。”崔洪霞被他们执着求学的精神感动,除了在知识上倾囊相授,也想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关怀。

“我是残疾人,更懂爱的力量。”对崔洪霞而言,孩子们一天天健康长大就是自己最大的精神支柱。2015年,崔洪霞班上有名女生因为父母感情破裂终日郁郁寡欢,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成绩直线下滑。虽然崔洪霞不是班主任,但却以母性特有的直觉敏锐觉察到了这一变化。她主动邀请这名女生到家里吃饭,通过推心置腹的沟通安抚学生的情绪。课堂上总是向这名同学投去鼓励的目光,让她慢慢变得积极活跃起来,课间也会约她到办公室帮忙解决学习上的困惑。在崔洪霞的温暖下,这名女生终于走出阴霾奋发向上,最终考取了烟台大学。

在平时备课过程中,崔洪霞注重因材施教,殚精竭虑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2019级滕紫欣同学因为高一学考不及格,一度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崔洪霞积极帮助她调整学习方法,教她画各类地理图表辅助理解知识。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通过反复绘图、读图、析图、用图,滕紫欣找到了学习窍门,高二地理成绩突飞猛进,实现了足足40分的提升。2017级“逆袭生”范以麟高二时考取了章丘区单科第一,2020年高考地理获得了92分的好成绩,“没有老师的指导,就没有我的好成绩”他们时常感念崔洪霞的教诲。

章丘七中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充实老师们的“知识宝库”,崔洪霞常常在办公室里捧起一本《地理教育》深入研读,其清新、平实的风格和及时传播地理科学知识、传递最新课改信息的特点为崔洪霞平时的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生活在由五位老师组成的地理组“小家”中,崔洪霞自觉承担了教学和生活中的任务,从未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叫过苦喊过累。平时她会帮助大家搜索学案、课件和试题,值日时会拿起扫把认真清扫每个角落,其他老师电脑出现小故障或者需要安装小程序时,崔洪霞从不含糊,总会出手相助。凭借着一颗超出常人的热心,这些看似小小的技能给她带来了大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崔老师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老师,每次带着复习前都会先捋顺我们的思路,要讲哪些内容、哪些是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如果有不会的问题大可直接去问她,都会得到耐心解答。”杨莉是崔洪霞“一手带大”的年轻教师,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学生的学习情况,崔洪霞也对她的谦虚好学给予了很高评价。“年轻教师其实更容易发现新问题,在随时随地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实现相互进步。”崔洪霞说道。

崔洪霞经常会到别的班听课,给年轻教师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起初杨莉教学经验不足,崔洪霞就会帮她及时进行课堂复盘。“这节课老师讲的内容太多了,有些很简单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己处理、自己总结,加深他们的印象。”“有的地方不要讲的太快,尤其是新知识点更要重视学生消化吸收的程度。”字字句句点醒杨莉。崔洪霞也在其他教师的课堂上获益良多,化用为自己的“宝藏”。2014年、2017年崔洪霞分别获得了章丘优质课二等奖;2014年获济南微课程比赛二等奖;2017年参评的课例获济南“一师一优课”优秀课例,并入选了资源库;2021年崔洪霞又顺利拿下章丘优质课一等奖。

每周四是地理组的集体备课时间,崔洪霞带领老师们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学生核心素养获得为追求,按照“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精心备课,同时每周都会出一节先导课,以听课、评课、说课等方式收获了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地理组也在数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尤其在2020-2021年度,随着城乡差距加大、生源质量不断下降情况愈演愈烈,地理备课组同心协力,在高二年级所有期中、期末考试中均取得了章丘五所高中地理特招线第一、一段线第二的优异成绩。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时,在历城二中,章丘四中等名牌高中同时参与的情况下,崔洪霞又带领高三地理组取得40多所学校特招线第二名,被章丘教研室重点表扬。

每逢大课间,同学们都会扎堆到崔洪霞的办公室问题,文科班的学生底子差,崔洪霞经常牺牲休息时间为他们补课,一节课下来她的身体消耗不小,但崔洪霞还是始终如一地为学生耐心解答。在她送走的5届毕业班中,地理成绩均十分亮眼。2020年新高考首次落地时,崔洪霞所带的班级等级分80分以上的学生占比达到了20%,等级分70分以上的学生占比高达60%以上,可谓大获全胜。

在历年地理试卷中,地图总是占有较大篇幅,这对学生的地图运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崔洪霞平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和应用。在使用地图进行教学时,她总强调要“左图右书”“图文结合”,方便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有人说‘地图’是地理教育的‘生命线’,我非常认同这种观点,借助地图这个载体,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崔洪霞说道。

章丘七中校园内放置着毕业生赠送的日晷,这对崔洪霞来说是地理课上的“天然”教具,她常常在不同时间带领同学们看晷针影子的变化,以此学习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按照我们现在的坐标,冬至晴天时晷针的影子朝什么方向移动?”“如果这个日晷在新疆,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增大还是减小?”崔洪霞适时地抛出疑问,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中将知识点熟记于心,在试卷上碰到类似的题目亦会胸有成竹。

巍巍东岭山,悠悠青杨河。明月石罅照,书声逐浪高。尽管高三学业紧张,崔洪霞仍会抽出时间与学生一起到校内的东岭书院阅读,她认为,一个人的见识是学习地理的“限制器”,通过大量阅读书籍学生们能够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地理常识,从而更好地培养起地理思维,将知识融会贯通。崔洪霞也在阅读中学到了把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的技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海拔高度带来的气温差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无处不在的诗意美让学生又多了一个爱上地理的理由。

“无论我们学习成绩好与不好,崔老师都会一视同仁。”班上的郭方舒同学因为地理成绩欠佳,面对崔洪霞时总有些胆怯,崔洪霞却在每次小测后主动找她讲题,也常常鼓励她树立自信,“只要高考尘埃未定,一切皆有可能。”就连平时羞于表达内心情感的男生们也纷纷竖起大拇指,“崔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非常关心我们,因为她我们都想把地理学好。”据统计,从教17年来,崔洪霞教出了3000余名学生,其中不乏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重点高校的学生。

今年国庆假期,崔洪霞在校外偶遇了几个2020届毕业生,一见面学生们就热情地跟她打招呼,拉着她聊对高中生活的怀念,也聊对大学生活的迷茫,崔洪霞像当年一样耐心听他们倾诉,适时给出建议。平时戴着口罩走在路上,也有2012届毕业生将她一眼认出,让崔洪霞惊喜又感动。她的社交软件里添加了数百名学生的联系方式,即使毕业了学生们遇到困难也会下意识地向崔洪霞求助。“我们能感觉到崔老师是打心眼里对我们好,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操心。”

曾经有一名2013年毕业的学生回校实习,彼时的她已经是一名华中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了,她第一时间找到了崔洪霞:“崔老师,我以后想教地理,想成为一名像您一样的地理老师。”这样的学生不计其数,有的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直接选择了地理专业,究其原因,崔洪霞的影响功不可没。“我始终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教书育人,能被学生认可,甚至成为他们的精神力量,一切就都值了。”

2021年9月,章丘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国兴一行到章丘七中走访慰问崔洪霞,为她送上鲜花和慰问金。得知崔洪霞的身体现状和家庭情况后,刘国兴感触颇深,他充分肯定了崔洪霞为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对她多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同时也叮嘱崔洪霞保重身体,将组织的关爱与温暖传递给广大教师,激发大家工作干事的热情和信心。

“我会将组织对我的关心与厚爱化为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不竭力量,勤勉工作,奋勇争先,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与优异的教学成绩作为回报,努力成为新时期‘四有’好老师。”崔洪霞十分感激章丘区教体局“教师温暖工程”的推进,作为扎根农村的一线教师的一份子,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持续迸发立德树人的激情与活力,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虽然身体每况愈下,但崔洪霞始终乐得在艰辛中品味快乐。“遇到困难时我们总会想到崔老师,老师身体那么不好还在坚持,我们这点挫折又算什么呢。”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未必百世流芳,刻在学生心灵上的名字才能真正永存。崔洪霞希望自己不抛弃不放弃的性格能够感染到更多人,希望学生们未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正像她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我选择了教育,一生无悔!”

(文/新浪山东 王璐 图/王洪鑫 策划/张晓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