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宝安文学「深圳当代艺术博物馆」

互联网 2023-02-23 16:08:3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宝安日报宝安文学「深圳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6月23日,第十三届“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采风团走进深圳宝安。上午作家们一行走进宝安区新安街道,参观新安上合孝德园、醒狮馆和岭南胡琴艺术馆等,了解宝安文物保护及非遗文化传承,打卡由“老三馆”升级改造的“宝安1990”,领会宝安区新时代文化力量。

作为深港文化之根,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核心,宝安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扬帆起航。强大的创新能力,让宝安在产业经济、城市治理以及文化传承上脱颖而出。通过本次活动,来自全国的作家对宝安之美印象深刻。

上午,采风团来到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合孝德园,参观黄氏宗祠古建群、大王古庙、云野书塾、醒狮馆和岭南胡琴艺术馆等,观始建于明代黄氏宗祠始、听胡琴悠扬、体会上川黄连胜醒狮舞文化,与传统广府文化进行了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

千年来,新安上合村古建筑群是新安乃至宝安人文历史和精神的溯源地,是新安街道仅存的几处古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极具文物保护和文化发掘价值。上合村古建筑群原址包括黄氏宗祠、云野书塾、西庄书室、大王古庙、悦明宗祠、悦升宗祠、玉成书室等祠堂4座、书室2座、古庙1座,民居1069栋。村落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几座祠堂中保留有大量木雕、石雕,形象丰富多彩,雕刻生动精美,具有较高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其中,黄氏宗祠、云野书塾、西庄书室、大王古庙在1998年被公布为深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后在上合醒狮馆里,作家们感受了上川黄连胜醒狮舞的独特魅力。深圳市宝安区一带素有舞狮的传统,据了解,20世纪初,上川人黄连胜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独具风格的醒狮舞,开宗立派;2008年,上川黄连胜醒狮舞正式成为宝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公布,上川黄连胜醒狮舞榜上有名。

在同一栋楼里,作家们参观完醒狮馆,直接来到了岭南胡琴艺术馆,聆听悠扬琴声,了解胡琴的保护与传承。该馆是宝安区文化馆胡琴特色主题艺术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乐器制作工艺岭南传承基地和深圳市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培训基地、新安“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地标之一。在逐梦的新时代中,宝安守住了这一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贡献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据了解,在非遗传承发展方面,宝安区目前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个、省级10个、市级10个、区级24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6名、市级16名、区级22名。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俗等9个类别。各级非遗项目在全市均名列前茅,非遗项目总量多,种类齐全。

随后,作家一行随车游览宝安新安街道风貌,纷纷认为“新旧融合,传承发展”。走进新安文化新地标——“宝安1990”,获作家们点赞。伟岸气派、造型时尚、曲径通幽、闹中取静,文化馆、图书馆、音乐厅三座场馆里,呈“品”字形结构一字排开,由空中走廊连成一体……作家们漫步在“宝安1990”,一步一景,一步一惊喜,一幅幅幸福、美好、温暖、有格调的文化场景浮现在眼前。

安徽省作家协会原主席、安徽省文联副主席、著名学者型作家许辉表示,由旧场馆改造而来的“宝安1990”不仅有高颜值,还有高格调。这里既是新安的城市地标,也是宝安的文化地标,让城市更摩登的同时,也大大丰富和延伸了文化内涵,也希望这里能多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这里的居民也能更多受惠于“宝安1990”。

作为深港文化之根,宝安已有1690年历史。在采风团团长、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黄亚洲看来,宝安“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很好”,还能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保存下来了,“把根脉守住了,给我的震撼极大,看了很感动。”

作家们的这份感动,来自于宝安区政府对文化、对民生的大力投入。宝安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377处、74.27万平方米,场地8770片、616.88万平方米。宝安1990仅是其中的一处代表。宝安还是全国文化先进区和全国体育先进区、广东省曲艺之乡、广东省唯一区县级书香城市。全区公园总量达203座,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8%,滨海文化公园、四季公园、羊台山、凤凰山、海上田园、西湾公园等成为网红“打卡地”。

【撰文/视频】李嘉耀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