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战疫》「武汉婚礼纪」

互联网 2023-02-23 15:31:1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武汉战疫》「武汉婚礼纪」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医药专家会诊患者

医疗队员教患者练习八段锦

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临行前整理随队携带的“甘肃方剂” 1月28日,甘肃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甘肃省中医院8名队员随队出征,开展紧急救援工作。队员们除了积极配合医疗队完成疫情防控工作外,始终坚守中医人的信念,在救治中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方面的特色优势,为医疗队负责区域内的患者辨证开方,展现了中医人的自信与能力,获得同行和患者的好评。 个体施治取得更好临床效果 省中医院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姚双吉,除了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完成艰巨的临床值班、查房任务,还兼任协和医院战时医院医务处、专家组、中医药救治专家组成员,指导各病区患者辨证用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中药处方指导主要以协定方为主,多数患者的发热、乏力、干咳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苟占彪是省中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在出发去武汉前,他积极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该类型疾的相关资料,梳理出自己的诊治思路。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一位护士的爱人,被感染后发展成重症患者,持续发热不退。苟占彪为患者进行了中医药治疗,患者在服用中药后,体温逐渐正常。患者于2月21日治愈出院。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开展工作后,苟占彪立即与马国珍一起向医疗队及院方提出开通中医处方权限,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以期尽早对患者进行中医药辨证施治。 马国珍是省中医院脾胃病科(肝病科)副主任医师,他研究生期间攻读专业方向是温病和热病,在这次疫情救治中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中医处方权限开通后的第一次查房,他为病区18位患者辨证施治,并开出中药处方。马国珍说:“每位患者的症状、舌苔等病情变化与国家指导方不完全一致,只有做到个体施治才会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他对于热病初起,咳嗽、口微渴、舌红脉浮数者,予以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有汗出、身热、咳喘厉害、痰多者,选用麻杏石甘汤合定喘汤加桑白皮、葶苈子、白芥子加减;后期恢复期,不发热、干咳痰少、口舌干燥、舌红少苔、脉细者,用沙参麦冬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有大便干结或者夹湿者,大便干结酌加宣白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夹湿者加竹叶、白茅根。 截至2月28日,该院医疗团队共进行中医查房93人次,开取汤药217付,指导辨证用药发放该院免煎颗粒188人次,中医护理健康宣教660人次,带领患者练习八段锦127人次,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患者的认可。 中医护理不能少患者练起八段锦 第一批医疗队中的护理组队员也不甘示弱,她们带领患者练起了八段锦。八段锦作为一种具有运行气血、协调脏腑、强健筋骨、宁神定志、舒肝益气的传统功法,可通过有氧运动有效调节负面情绪。 护理人员唐锐、张燕琴、杜雨津、南英姬、胥飞在进驻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正式开展工作后,积极发起小组视频讨论活动,她们发现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起居失常、心肺功能下降、肌力下降、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缺乏疾病相关防控知识而出现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等护理问题。 “是到了中医护理大显身手的时候了。”通过进一步临床评估,护理队员指导能下床轻微活动的患者练习八段锦,并告知患者量力而行,从而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睡眠,缓解心理焦虑,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许多患者主动要求喝中药 省中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雷作汉,是我省支援湖北第三批医疗队队员、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在武汉期间,他利用中西医施治,全力挽救患者生命。 抵达武汉后,雷作汉担任沌口方舱医院一病区医疗组组长,负责197张床位,他认为,只有做到个体施治才会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雷作汉说:“这197位病人都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西药并用。我们根据患者的情况号脉、看舌苔,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药方和用药量等,还会辩证地使用中成药。” 中医施治要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但进入方舱医院后,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三四层手套,无疑对中医施治工作带来极大挑战。雷作汉克服各种诊治困难,综合辨证施治,他说,“防护服和手套对切脉带来一定的困难,不过我可以综 合考虑患者的体质、体型,看舌苔、问病情……从临床观察,喝中药的效果普遍反映良好,病人原有的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明显得以缓解。有许多患者主动要求喝中药,同时也没有发现患者有特殊的不良反应。” 武汉患者称赞甘肃中医 李彦龙是甘肃省中医院第六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员,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他说他碰到了许多“特殊”的患者。 呼吸一病区4床,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刚入院时,她的情绪非常低落,不愿与人交流,常常唉声叹气,独自呆坐,甚至拒绝医护人员为她进行检查和治疗。无论怎样劝说,她都无动于衷。 李彦龙猜测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让这位老人牵肠挂肚,这才导致她对自己的健康毫不在意。于是,李彦龙每次查房时都会刻意多跟阿姨聊几句。“今天感觉怎样啊?”“中午吃的什么饭?”“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在慢慢地接触中,李彦龙了解到,阿姨的儿子也感染了新冠肺炎,正在医院治疗。已经好几天了,她不知道儿子的具体情况,她既担心自己的病情,更时刻牵挂着儿子。 “面对这种境况,我们会反复开导,时时关心。有时给她拿点水果,有时放一盒酸奶,有时是一张手绘卡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阿姨慢慢打开了心结,跟我们熟络起来,也渐渐开始配合治疗。”李彦龙说。 经过十多天中西药物的治疗,她的病情得到控制,核酸转阴,肺部病灶吸收,症状消失。出院时,阿姨紧紧地拉着李彦龙的手说:“甘肃医疗队很棒,甘肃中医很强,感谢你们的付出,真心谢谢!”“虽然隔着口罩,但从她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她的真诚。” 12床阿姨是一位太极拳爱好者,入院治疗3天后效果并不理想,仍有低烧、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性格开朗的她显得有些焦虑,经常来问李彦龙,“我是不是病情加重了,怎么治不好呢?” 李彦龙一边安慰她,向她解释新冠肺炎病情的复杂性,一边考虑采取新的治疗方案。经过仔细询问病情、把脉望舌之后,他考虑患者为湿热为病,于是遵循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湿去热孤”的治疗思想,选用渗利之品通阳化湿,使湿去热孤则热势自愈,果真,三付药后症状消失。 阿姨恢复了往日的开朗,还经常热情地帮助医护人员和病区里的病友,有时也会在病房为大家表演一组太极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晓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兰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