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培训讲师「怎样做好培训讲师」

互联网 2023-02-22 20:27:5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培训讲师「怎样做好培训讲师」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的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

可见,教师讲课的语言艺术对听课学生的重要影响。

在这方面,对于职业培训师的语言艺术要求比对其他任何学科教师的要求都更高,这是由企业管理培训的性质、对象、内容、课时、标准等许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培训师艺术语言,一方面来自培训师讲课语言表达得准确、恰当和生动,另一方面则来自培训师讲课语言中速度的快慢、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巧妙变换和交替,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等有规律变化。

培训师的这种抑扬顿挫、富有韵律感的语言使教学具有鲜明的节奏,对学员的学习效果带来直接影响。

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种单调的声音刺激下,大脑皮层会很快进入抑制状态,而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和艺术性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打破大脑的抑制状态。

所以,培训师必须加强语言调控,讲究对语言的巧妙编排与合理运用。

1、注重内容安排的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课堂上信息量的疏密是构成教学节奏的重要因素。

信息量的疏和密直接影响学员心理感受的变化,疏给人舒缓、轻松的感觉,密则使人感到急促和紧张。

密而不疏,会给人以堆积感。学员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

如果一味地疏而不密,则会使人产生空疏感,学员情绪过于松弛,注意力就难以集中。

只有疏密相间,才会给学员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

所以,讲课内容的安排要区分详略并进行合理组合与布局,讲究信息的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一般说来,重点、难点要重锤敲,要学员精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以体现一个“张”字。学员易懂的非重点内容,则可在“张”中体现一个“弛”字。

张而不弛和弛而不张,都是不讲究节奏美的表现。

只有在紧张之中见松弛,激越之中见舒缓,学员才能在张弛相济、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2、控制讲课语言的轻重隐显和疾徐张弛

如何控制讲课语言的轻重隐险和疾徐张弛,主要应考虑讲课内容和学生实际。

一般地说,讲解教材中的重点和比较深奥抽象的内容,应放慢语速,增强音量;如果是浅显易懂或本身节奏明快的内容,应加快语速,放轻音量。

表现急切、震怒、兴奋、激昂、壮烈等基调的内容,可用快节奏的语言;表现宁静、优美、沉郁、悲哀、沉思等基调的内容,可用慢节奏的语言表达。

这样快慢交替,急缓相间,能渲染出与课程内容相吻合的课堂气氛,使学员产生情绪、情感上的摹仿,在心中激起相应的感情,大大增强接受的效果。

3、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有机组合

讲课方式的交替变换,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保持注意力。培训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巧于设计和安排讲课方式,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和合理搭配,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

这样安排,整堂课讲练结合,动静相生,表现出一种与学生心理相容的节奏变化。板书和课件的运用也是调整教学节奏的重要手段,对此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板书是培训师的书面语言,课件是培训师制作使用的多媒体技术语言,在讲课中合理运用,都能从视觉上刺激学生,增加信息接受的渠道。这种信息渠道的转换,会带来学员心理和行动的变化,使学员由听变看,由听变写,或边听边看边写等。

就是说,培训师可通过板书、课件引导和控制学生,使整个讲课进程保持适当的节奏。这里的关键是把握板书、课件与语言的有机结合。

在实际讲课时,有的培训师是先把整个内容讲完再板书、放课件,或者先抄好板书、放好课件而后讲内容。

这样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讲课的流程和效果。最理想的应是板书、讲课与教学语言密切结合,边讲边写或边放。板书、课件与教学语言的配合严密精巧,妙趣横生。

这样可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可以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培训师的思路和学员的思路合拍共振。

要适当注意板书出现的频率、书写速度以及课件变换频率,过大或过小,都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的节奏。

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说:“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为艺术性的活动,都必定具有审美意义。”

作为培训师语言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讲课节奏艺术,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因素。

因此,我们应当对它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充分发挥其在培训课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