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菏泽文旅局干了这些工作怎么样「鄄城 文旅」

互联网 2023-02-22 18:36:1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去年 菏泽文旅局干了这些工作怎么样「鄄城 文旅」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2019年,菏泽文化和旅游系统将“高质量融合发展”作为全年工作主题,强化“服务全局、质量效能、担当作为、守正创新、底线思维”五种意识,狠抓机关建设、 规划引领、双招双引、融合发展、效能提升等重点工作,砥砺初心、坚定信心、昂扬向上、奋勇前行,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朝着高质量融合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聚焦现实题材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

据悉,菏泽市各级国有文艺院团新创大型剧目6部,小型戏曲7个。其中,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创排的《南国之春》和郓城县创排的戏曲电影《跑旱船》入选第十三届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创排的《草根大师》获第十一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戏剧类一等奖。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创排的小戏曲《老兵》、《烈土》和市艺术研究所创排的《一块传家匾》入选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创排的小戏曲《自食其果》入选2019年度山东省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扶持项目。

牡丹区创排的《父母心》荣获“山东省乡村题材优秀剧目奖”。曹县创排的《梦圆“e”裳》入选“2019年全省现实题材及革命历史题材重点项目名录”。定陶区创排的《干娘》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内容,受邀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演出。成功承办全省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菏泽片区)展演活动,鄄城《爱在人间》、单县《争婆婆》等13个节目入选参加展演。此次展演菏泽市共获6个一等奖,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巨野《亲家会》等7个剧节目入选参加“放歌新时代——山东省乡村题材优秀文艺作品集中展演”;东明县《收姜维》等3个经典唱段参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省经典剧目代表性唱段演唱会”;大弦子戏《两架山》入选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枣梆传统剧目《天波楼》、《五世请缨》应邀赴山西参加“梨园之乡三团汇演”交流演出。菏泽艺术学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招生数量创历史新高。

持续实施惠民工程,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重点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市文化馆新馆、市美术馆、市地方戏曲传承中心以及张得蒂雕塑艺术馆筹建顺利。建成乡镇图书馆、文化馆分馆85个。全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建改建旅游厕所50余座。开展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工作,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文化惠民活动融入群众生活。全市“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8000余场,送电影下乡、进福利机构68000余场。成武县红旗剧院成功列入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首批试点。

市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全市3个乡镇、3个村、3个企业、4名推广人荣获全省“书香之乡”“书香之村”“书香企业”“阅读推广人”称号。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普及戏曲知识,传承戏曲文化,提升在校学生美育水平。市图书馆放映公益电影、戏曲、国学视频280余场,累计观看人数超5万人,开放童书馆,增加朗读亭和VR设备,新增建设图书流动站10个,完成国家图书馆资源对接,整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完成5个黄河滩区外迁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符合条件的21.19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接入数字电视信号,完成总任务的97%。先后组织80余人赴省内外开展乡村旅游学习交流。选派5名“第一书记”和2名乡村服务队队员到单县开展工作,组织剧团到帮扶村开展慰问演出活动18场,筹集资金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观光牡丹园,组织帮包村干部群众赴西安等地考察种植项目、学习先进经验。开展“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公益演出活动,组织市直院团为市直第一书记帮包村送戏到村演出100余场。

服务发展全局,牡丹文化旅游节高质量举办

借助第28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品牌效应,积极打造“双招双引”平台。在菏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第28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以“赏盛世牡丹,品魅力菏泽”为主题,为广大游客准备了文化展演、赏花游园、论坛峰会、艺术展览、民俗体验等6大类95项文化旅游“盛宴”。

期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花卉协会主办的2019世界牡丹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共举行菏泽文化旅游发展高峰论坛暨项目推介会等“双招双引”活动11个,签约项目26个,总投资795亿元,涉及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据统计,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共接待中外游客1057.68万人次,同比增长9.76%;实现旅游消费73.79亿元,同比增长15.57%,有力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升了菏泽形象和美誉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德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