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cp组合「好看的红配绿」

互联网 2023-02-21 15:32:20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颜色cp组合「好看的红配绿」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都9102年了,色彩界有一对CP的命运还是如此多舛,它们就是“红配绿”。

实际上,关于“红配绿”在民间的那些谣言也并没有几十年的历史。也许是受到早年一代人“红棉袄绿棉裤”和“东北大花布”等标配形象的影响,在随后的岁月中逐渐让人们形成了“红配绿很俗”的刻板认知。

大俗大雅的东北大花布

当然,红色和绿色这对“苦命鸳鸯”也并非从不被允许相见。每年圣诞节,“红配绿”就会被全球广泛地喜爱,并出现在世界各处。这样被人们认可并公开祝福的几率,可以说堪比牛郎织女了。

安迪·沃霍尔装扮成圣诞老人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

“红配绿”被标签化的程度明显非常严重。在大多数人眼里,它们似乎就是没有品位的象征。

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莫兰迪色”、“高级灰”、“大地色系”等众多被称之为高级的色彩搭配,虽足以彰显艺术家的审美能力,但“红配绿”才更能体现创作者的胆识与驾驭能力。

不信,就一起来看看大师们如何将“红配绿”运用得炉火纯青,甚至载入了史册。

1亨利·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作品

在色彩学上互为补色的红和绿,在色相环上遥相对望,整整相隔了180度。这样的特殊位置就使得它们二者搭配在一起时会产生极为强烈的视觉反差,营造出无与伦比的感官体验刺激。

亨利·马蒂斯《花瓶》

亨利·马蒂斯《红色的和谐》,布面油画,1908年

对于如此具有挑战性的色彩搭配,最不知畏惧的当属野兽派的画家们,其中以亨利·马蒂斯为代表。他曾创作过大量色彩撞击感极强的画作,而“红配绿”更是他的座上宾。在马蒂斯那里,“红配绿”这种色彩搭配根本就是绘画日常。

亨利·马蒂斯作品

2文艺复兴时期

实际上,红色和绿色从早期中世纪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都是贵族们才能穿的颜色。

其中,唯有真正的贵族可以穿着红色,其他上层社会的人们才能穿着绿色。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中可以见得,唯有那些有地位的人们往往才能身着红绿搭配的服饰。

而在当时,红与绿同时出现更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弗朗索瓦·布歇《蓬巴度尔夫人》,1756年

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木板油画,1434年

所以,“红配绿”在遥远的文艺复兴时期就有着纯正的高贵血统。而随着时代审美的变迁与制衣工艺的不断发展,人们可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宽,“红配绿”便逐渐被驱逐出了人类日常搭配的乐园。

3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花》,1978年

但艺术家们从未质疑过红与绿的色彩实力,除了野兽派们在“红配绿”中找到了自我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以外,波普艺术、抽象绘画等流派的艺术家更是用作品为世界续写了“红配绿”的精彩。

安迪·沃霍尔作品

安迪·沃霍尔作品

在这些大师的画作面前,你还一口咬定“红配绿”很俗气吗?看来,人们长期以来对“红配绿”的误会真是到了需要正确化解的时候了。它们曾在前人的时代里扮演着高贵的地位,在大师的笔下彰显极高的艺术造诣。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红配绿”,野兽派在艺术发展中那最具突破性的绚烂也将无处安放,就连圣诞节也许都会从这座星球上消失。

安迪·沃霍尔《Cats Named Sam》,1964年

著名书画家温尚光

北京大学MBA特聘导师

北京大学光华书画艺术协会顾问

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品鉴定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青年联合会艺术顾问

中国艺术协会(HK)名誉主席

林风眠研究会执行会长

尚光先生广东梅州人、己卯(1939 年)生, 1960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5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他出身书香世家,家学渊源深厚,其母黄齐馨女士为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诗人黄遵宪嫡孙女。

尚光先生的绘画作品,抱持着“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的创作精神,吸纳同时代师友的长处,融汇中西元素,别开生面。

他的书法,兼收历代名家之长,形成特有的风格而为世人所称道,为收藏家所喜爱。

尚光先生的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图录》。并为国内美术馆和维也纳奥中友协、北京大学等海内外机构及个人收藏。

尚光先生在徐邦达老师带领下,文革后期参与国家清理鉴评书画文物工作;在书画文物鉴赏方面,享誉海内外。

欢迎光临

● 尽享购物乐趣 ●

长按二维码关注商城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