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是战舞吗「花之舞冲榜」

互联网 2023-02-21 14:54:3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英歌舞是战舞吗「花之舞冲榜」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潮汕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舞后还有歌舞小戏,称“英歌后棚” 。

1.英歌在广泛的流传中形成不同的流派、风格,若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

慢板英歌

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长,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构成一组动作,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此外,还有“醉槌”英歌,舞者舞时形似醉汉,别具神韵。慢板英歌主要流传于我市的棉北、文光、城南一带。

中板英歌

中板英歌的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打七棒(英歌棒)构成一组动作的,也有打八棒、十棒、十一棒、十三棒构成一组动作的,锣鼓点与慢板英歌有明显的不同,前者鼓点中间,有停顿和拉长,后者则是连续敲点。中板英歌主要也流传于棉北、文光、城南一带,其特点是稳键中见潇洒,古朴中现圆活。

快板英歌

快板英歌的节奏快,鼓点紧,并随着队伍的阵势开合而多变,所用的英歌槌较短,运槌灵便,快板英歌一般分为三类,对打套式、普宁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对打套式是运用英歌本身具有的单槌、双槌等表演程式,溶进了南拳的单打、双打、三面打、四面打的拳路套式,由于南派武术的有机溶入,因而舞蹈动作显得特别勇猛威风。南山文派英歌的特点是参舞的队员不是全执舞棒,而是前部分的队员两手各执舞棒,后部分的队员则一手执小鼓,一手执鼓槌,槌鼓共鸣,热烈活泼。在舞蹈过程中,间或出现“渡江”的表演程式,使得舞蹈旋律具有峰回路转、浓淡有致之妙。这是南山文派独有的特色。南山武派英歌的队伍结构和表演形式,类同南山文派,所不同的是武派没有“渡江”形式,武派的特点是在阵图的变化中,每每出现一组由打二十多棒到三十多棒的“敲击组合”,突出“武”的威勇,使得场面更加雄奇壮观。

(一)英歌舞的成就

近年来,潮阳英歌舞先后应邀到北京、成都、浙江、香港、澳门、广州、汕头等地演出,备受赞誉。(1)1988年8月,应全国艺术院校第二届中国舞“桃李杯”赛比赛委员会之邀,潮阳县永丰英歌队来到北京后,8月3日在北京舞蹈学院广场进行一场试演,顿即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堪称一炮打响。8月5日,英歌队在“桃李杯”赛的开幕式上表演,情绪热烈,气氛活跃,更博得观赏者的连声喝彩。

北京的群众,对来自广东潮阳农村的英歌舞是陌生的。他们看见英歌队员画着李逵、杨志等梁山泊好汉的脸谱,还以为要演什么戏。但当英歌锣鼓一响,英歌队员舞槌击鼓,奋跃登场舞起来时,即令他们赏心悦目。一场精彩的表演,使得当地的群众,对英歌由陌生转为喜爱。他们觉得这种舞蹈很有气势。看过英歌表演的北京群众交口称赞:潮汕英歌真棒!就连能歌善舞的延边姑娘,也啧啧赞赏英歌舞得好。日本著名舞蹈家大屋政子看了英歌表演,也很赏识,热情鼓掌。英歌队员到商店买东西时,许多售货员都向英歌队员要票。满载英歌队员的车辆所停之处,都有群众围观。潮阳英歌在北京,不但受到国内外艺术专家、学者的器重,也受到首都群众的热烈欢迎,一时成为北京的“热门货”。

(2)潮阳英歌舞又展传统民间艺术风采,其突出代表之一的棉北后溪英歌队在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大秧歌”专场初赛中过关斩将,最终成为广东省唯一一支冲进专场决赛的民间舞蹈队伍,英歌队一行40余人今天赴京参加本月19日举行的决赛。来自乡村的潮阳英歌舞登大雅之堂参加全国性舞蹈大赛,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民间舞蹈同台竞艺,在潮汕民间艺术史上尚属首次。后溪英歌队积极“走出去”,参加省、市各项民族民间艺术展演,应邀参加港、澳、马来西亚等地大型会演,登上中央电视台汇演比赛,屡获金奖、银牌、“人气第一”等殊荣,名声在外也吸引了不少喜爱潮汕传统文化的个人与团体慕名而来。1999年代表汕头市赴澳门参加回归大庆,2005年参加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汇演获金奖。专家称其为“中国民族舞蹈之根”和“中国民族舞蹈之精华”。

(3)岭东英歌队是潮阳慢板英歌的代表,表演者形似醉罗汉,动作杂揉着太极拳和舞蹈,岭东慢板英歌被舞蹈专家认定为最接近古老的英歌风格。其表演慢中蓄势,浑厚大方,舞姿多样,传统味道浓郁。劲力短促,内蓄动静对比鲜明,舞者自身具有一定的动作内劲控制力。

该队曾在1994年2月参加汕头市春节文艺游行;2015年5月2日参加广东南方卫视经济科教频道《探寻 传承》节目摄制;2015年8月参加“行走中国·海上丝路新启航——2015年世界华文传媒汕头行”考察团潮阳区考察采访表演活动;2017年参加潮阳区迎新春创文明“闻鸡起舞”英歌舞表演;2017年、2018年连续两届参加汕头市潮汕民俗文化节汇演。

(4)近十年来,西岐英歌队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举行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取得了累累的硕果,饮誉海内外。例如1987年12月,西岐英歌队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现场接受当时的省委书记林若、省长叶选平的检阅;1989年9月,该英歌队以广东省代表队的身份参加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的全国首次大型民间舞评比交流活动———“中国舞蓉城之秋”比赛,一举夺得“最佳代表队奖”、“最佳节目奖”、“最佳方队奖”三面奖旗;1990年7月,该英歌队赴汕头市参加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开幕式,受到广泛好评;同年,西岐英歌队参加广东省庆祝建国四十周年优秀作品评选,获得三等奖;1991年12月,该英歌队赴汕头市参加“庆祝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暨扩大区域文艺晚会”;1995年春,该英歌队应邀赴广东省中山市参加该市举行的‘95慈善万人行文艺活动,其精彩的表演令人耳目一新;接着,该英歌队又作为潮阳英歌队的主力队,参加第二届“中国民俗民艺录像带汇映”,结果荣获优秀奖;1995年9月,该英歌队应香港市政局娱乐处的邀请,赴港参加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95中秋彩灯节,使西岐英歌队声威大振;等等,那具有浓郁潮汕特色的威武、豪放的英歌,令全国亿万电视观众刮目相看。1997年11月15日,西岐英歌队参加‘97潮阳英歌艺术节,作了精彩的表演。

为促进中泰友好交流,敦睦乡情,西岐英歌队在2019年12月4日至12月8日应邀前往泰国进行表演,在泰国期间,英歌队在唐人街、泰国中华总商会等地进行3场表演,表演赢到泰国国王和旅泰乡亲热烈欢迎和赞赏。

西岐英歌,不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而且深受专家、学者们的赞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民族艺术组织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艺术局专员、著名舞蹈艺术家贾作光先生,在观看了西岐英歌队的精彩表演之后,即兴为西岐英歌队挥毫题词:“为西岐英歌队赴蓉演出成功而题……英歌飘香万里”;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邢志汶先生的题词曰:“西岐英歌英雄之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总编辑部副主编孙景琛先生的题词曰:“歌忠义,斥奸佞,真乃英雄本色”;《舞蹈》杂志副主编胡克先生的题词曰:“祝贺广东西岐英歌队……民族精粹”。

普宁(1)在1953年,南山英歌便代表广东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当时杰出的老艺人陈瑞鹏,担任头槌,其后他还培养了大批英歌队员,作为英歌艺术的重要传承人陈瑞鹏已在数年前去世。1992年,南山英歌队应邀参加天津市“南开杯”广场艺术邀请赛,获得文化部等单位颁发的优秀证书,在1991年广东省岭南民间艺术汇演中,获得了最高奖金奖。

(2)泥沟英歌是普宁英歌中中板英歌的佼佼者,是普宁英歌中最闻名遐迩的一支。其技艺精湛,频繁受邀前往港澳地区、广州、深圳、潮汕各城镇,为当地的节庆增添热闹气氛,非常受欢迎。曾在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抽签仪式、中国旅游艺术节、澳门世界美食节等大型活动中大放异彩。

1953年英歌上县城表演受到好评。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表示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创作了“五星闪烁”的阵法套路,受到华南歌舞团的称赞。曾在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抽签仪式、中国旅游艺术节、澳门世界美食节等大型活动中大放异彩,同年12月,泥沟英歌又上省城,由中央电视台“东南西北中”制片组织天河体育馆拍摄了路套,浓缩提炼,在中央电视台播了5分钟。

惠来(1)“澳角英歌”今年11月份,应国内影视摄制单位的要求,前往浙江横店影视拍摄基地以群众表演团队的身份,参与电影《广州十三行》的情节表演,水平得到邀请方的肯定。浙江之行无疑对“澳角英歌”是莫大的鼓励

潮安(1)英歌舞惊艳亮相澳门国际幻彩大巡游为庆祝澳门回归18周年,17日下午15时,澳门大三巴牌坊举行了2017澳门国际幻彩大巡游。潮州市潮安区文里英歌舞惊艳亮相,文里英歌队舞动全城,穿梭于大街小巷,展现出独有文化。

女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潮汕地区。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矫健优美,柔中带刚。1957年,华美社区英歌队的青年导演陈汉隆,试图对这种民间艺术进行改革,突破只有男人唱英歌的传统,他在村里挑选了十几名女青年进行训练。这年春节,一支男女混合的英歌队首次出现在节日的游行队伍中,轰动了四乡六里。1958年,一支由四男四女组成的华美英歌队参加了汕头专区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并荣获第一名的荣誉。 1962年,陈汉隆设计出一套女英歌的动作,训练了几十名女青年,一支女英歌队正式成立起来了,并参加了当年的春节游行。

1958年,一支由四男四女组成的 华美英歌队参加了汕头专区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并荣获第一名;

1983年,贵屿镇 华美女英歌队接受广东省舞协录像;

1988年,华美女英歌队上县参加潮阳县民间艺术调演,北京舞蹈学院、省舞协有关专家专程莅潮观看;

1988年,华美女英歌队应召上县接待海外同胞,在潮阳县政府表演;

1990年,华美女英歌队参加潮阳县林百欣中学落成庆典活动;

1990年,华美女英歌队上县参加陈卓人先生、夫人纪念医院落成庆典活动;

少年英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