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美丽乡村主旋律 谱写中国乡谣好声音的歌「美丽乡村村歌歌词」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唱响美丽乡村主旋律 谱写中国乡谣好声音的歌「美丽乡村村歌歌词」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高级研修班的上课场景。
晚会一幕
专家学者们在茶山采风。
专题
12月15日,随着“茶花杯”全国词曲创作暨东莞市文艺创作沙龙高级研修班的圆满结束,为期三天的“茶花杯”全国首届美丽乡村主题歌曲征集推广系列活动(以下简称“茶花杯”)圆美落幕。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及东莞市的近百位词曲作家齐聚东莞茶山,共襄盛事。
作为全国率先围绕新时代美丽乡村主题进行歌曲征集推广的文化活动,“茶花杯”系列活动在专家学者的“把脉”下实现二次传播,并向全国发出新时代新农村音乐创作邀请,为乡村振兴助力,提升东莞茶山城市品质。
文、图/谢英君、茶山宣
率先在全国征集推广 东莞“新农村音乐”获赞
“茶山花/茶山花/对我说着知情话”“又是月弯弯/又是日头照/远方飘来了一支乡谣”“春满茶山/花开遍地艳/农家小院飞歌声/别提心里多舒坦”……一幅幅描绘美好幸福的新时代农村生活的画卷,通过这一首首悦耳动听的乡村歌曲一一展开。
从去年10月开始,东莞市茶山镇联合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东莞市文化馆正式启动全国首届“茶花杯”美丽乡村主题歌曲征集活动,共收到完整歌曲作品526首(有声作品129首、曲谱397首),应征作品描绘了祖国山水、田园、丰收、村落等美丽乡村的景象,呈现出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
12月13日的“我爱你,中国”全国首届“茶花杯”美丽乡村主题歌曲“十大金曲”推广发布暨“艺起来”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现场演唱晚会更是掀起活动高潮,这场听觉盛宴,营造出全国谱唱新时代新农村音乐文化氛围。
为了将新农村音乐文化氛围夯实,东莞茶山在发布推广晚会后,还策划了系列活动。12月14日,“茶花杯”全国词曲创作暨东莞市文艺创作沙龙(音乐类)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著名词作家、一级编剧王晓岭,著名作曲家李昕,国家一级作曲家、导演、策划人伍嘉冀,华语音乐家协会理事、著名词作家赵小源等全国近20个省、市及东莞市内,近百位音乐领域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新时代新农村音乐的发展与延续,为东莞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专家、学者对整个活动,以及所征选出来的一批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创作出的一批既接地气又有艺术高度的歌曲都表示充分肯定,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生产、宣传推广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把“十大金曲”宣传推广至全国,发挥东莞文艺名家推广对象在东莞文化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 谱写中国乡谣好声音
活动期间,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茶山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新时代新农村与歌曲创作”全国专家座谈会成功召开。
会上,专家学者围绕上述主题,以及各自的歌曲创作和艺术文化工作经验,结合刚成功举办的全国首届“茶花杯”美丽乡村主题歌曲“十大金曲”推广发布暨“艺起来”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现场演唱晚会,对如何推动东莞茶山乡村振兴发展,展现美丽乡村建设新成果进行探讨交流。
“东莞茶山率先在全国征集推广美丽乡村主题歌曲,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广阔背景下应运而生,活动很接地气,大有可为。”著名词作家王晓岭认为,从音乐、内容的定位来看,这次举办的首届“茶花杯”新农村歌曲征集活动,是全国未来建设美丽新农村的一个发展方向,加上东莞茶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能一直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这里完全可以实现打造新农村音乐文化品牌这个目标。
“这次座谈会可以说专家云集,大家都一致认可‘新时代新农村’这个概念,认为打造新农村音乐这个概念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品牌,这种品牌意识我们应该加强保护。”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词作家杨启舫说。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李昌明表示,像茶山这样的做法,目前在全国来说还比较少,“应该说我们和东莞茶山走在了前面。”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这是我们这一代的历史使命。为此,新时代新农村焕然一新的建设面貌,值得礼赞,需要讴歌。
专家一致建议可把“茶花杯”更名为“茶山杯”,可以把主题歌曲征集提升拓展为中国乡谣原创歌曲征集推广活动,并在文化振兴、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进一步锻造和提升活动项目,形成品牌项目,激励更多的广大音乐工作者谱写新时代“中国乡谣”。
茶山文旅资源丰富 大湾区中有辨识度
为了让新农村音乐形象实现二次传播,在“茶花杯”全国词曲创作暨东莞市文艺创作沙龙(音乐类)高级研修班中,学员不仅能参与论坛讲座、交流赏析探讨音乐作品,还深入到茶山南社村、牛过蓢古村和寒溪水村等进行实地采风,感受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红色文化,激发创作灵感,拓展创作思维。
第一次来南社村的知名音乐人刘亦敏是研修班的其中一名学员,她说,这次活动,让她深刻感受到茶山丰厚文化底蕴,充分领悟到茶山古色古香却不失现代化的内涵品味。
实际上,这种丰厚的文化底蕴,正是东莞领先于全国首次提出新农村音乐概念的优势。比如茶山自身散发着的岭南古乡气质,一直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南社古村落、牛过蓢古村落、东岳庙、寒溪水村等在精心的打造之下,与旅游文化相融合,传统文化得以活化,成功打造成具备岭南特色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
除此之外,东莞市茶山镇还树立了一批具有茶山味道的文化品牌,像一年一度的已经有500多年历史的茶山文旅非遗金字招牌“茶园游会”,已经从一个茶山市民的重要节庆活动,发展成为具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标杆的传统文化活动,除了激发东莞数万市民的文化传承意识以外,还吸引了几十万来自广深等地市民的注意力。可以说,茶山镇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越来越显露出其独特的辨识度。